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的爆點——那種互聯網初期的熟悉感

區塊鏈的爆點——那種互聯網初期的熟悉感

百家觀點

翻譯:西溪明月

來源:紐約時報

【要在今天的世界尋找這樣的人。這些人在不辭勞苦地為這一技術(區塊鏈)建設基礎而設施、標準和工具。】

區塊鏈的擁護者表示,這項技術的應用不僅僅局限於創造加密貨幣。

任何還記得20世紀90年代末「互聯網初期」繁榮景象及其隨後如泡沫般破滅的人如今可能都會有種穿越的感覺,因為圍繞著「加密貨幣」、「區塊鏈」等出現了類似的繁榮景象。

但對這些新詞背後的新興技術持支持態度的人認為,這項技術所得到的關注毫不為過,他們還在SXSW(西南偏南是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每年舉辦的媒體和技術大會)上對此作了闡釋。

今年的會議上有數十個與「加密」相關的討論小組以及數十場相關活動,他們的標題從相對保守的「區塊鏈邂逅現實」到較為空洞的「為什麼區塊鏈技術的價值10倍於互聯網的價值」,各不相同。

許多發言者承認,該技術令人興奮,但同時也引起了大量投資者進行投機、半成熟的「虛擬代幣」價格飆升以及越來越多不可靠的宣傳者進行資本積累。

但類似於二十年前互聯網最終不負眾望改變了全球範圍內商業和交流方式——儘管許多早期努力進取的互聯網初創公司倒在了路上——他們認為區塊鏈以及虛擬貨幣的潛力也是無窮的。

Pelle Braendgaard——最早的搜索引擎AltaVista的早期員工,他說道:「2013到2015年我不斷在講區塊鏈的狀態類似於1994年的web。去年的ICO瘋狂類似於1995年Netscape(第一個瀏覽器) IPO讓每個人陷入集體癲狂的樣子。我認為現在我們正在接近1996年,當時大家仍然非常瘋狂,但是很多真正庫的東西也正在開發之中,不過其光芒被這種瘋狂給遮蓋住了。當然,這種比較是不完美的,而且也不會是線性的。」

對於大家沉迷的、最想拿出解決方案來證明圈內人對區塊鏈的痴迷不是盲目的,不是無腦的火熱,Pelle Braendgaard對此也有經驗談,「新的複雜技術令我們這些網蟲著迷,但是我們往往又會太過痴迷於解決方案的優雅和創新,所以到頭來往往很難解釋或者推銷這個東西。

在1994年的時候我是這樣向人解釋我對互聯網的痴迷的:

互聯網是一種繞開審查傳送數據的手段。其做法是將數據分解成數據包,然後從一個節點發送到另一個節點,直到到達最終目的地,然後再重新進行組裝。這太酷了!

我在2013年是這麼解釋自己對比特幣的痴迷的:

比特幣是繞開審查或者看門人將錢從一個人轉給另一個人的手段。其做法是你拿著一個私鑰通過點對點網路將交易傳送出去,這個網路上成千上萬台計算機都會競相通過加密的方式把它包含到一個交易的區塊裡面,網路上的其他人都信任這個區塊。

這兩個問題的說法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都不是問題。但對於我們這些偏執狂來說這的確是個問題。不過對於大部分「正常」人來說這是問題嗎?

至於那個對解決方案的解釋,就互聯網來說,今天已經沒人在意。而到了將來,區塊鏈也會是沒人在乎的情況。

這兩個故事的關鍵是它們確實都是正確的,但是對解決方案的痴迷程度要遠遠高於實際問題。」

紐約的一個風險投資人Jalak Jobanputra說道,「有許多底層技術(區塊鏈技術)正在構建,它們適用於各行各業,每一個受到互聯網影響的行業同樣也會受到該技術的影響。」

更多應用

歸根結底,區塊鏈就是一種資料庫——或「數字賬本」——分布在遙遠、獨立的計算機之上。

比特幣,第一種也是最受矚目的加密貨幣,其支撐技術便是區塊鏈。

以太坊——創建於2014年,晚於比特幣5年——是第二種交易最多的加密貨幣,其開源軟體平台通過添加可編程元素使區塊鏈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從而使所謂的「智能合約」(在智能合約中,複雜的指令可以被編碼為數字賬本,並在預設條件得到滿足時自動執行)有可能開創無數的可能性,而不僅僅是創造不受國際限制的虛擬貨幣。

電影製片人、SingularDTV(一家為娛樂行業創建區塊鏈應用的公司)的創始人之一Kim Jackson說,「除貨幣外,你還將看到更多應用。」

在名為「區塊鏈及去中心化世界的影響」的小組討論上,Jackson表示,區塊鏈技術能夠減少中間機構的數量,使藝術家可以更快地接觸到觀眾,並保有對其作品的控制權。

她說,分銷權、版稅管理、定價及其他條款都可以被「標識」進單個數字單元,然後重複出售,一經售賣,條款立即生效且可被追溯。

Jackson稱,「這降低了對中間機構的需求,並拉近了粉絲與藝術家的距離。」

彌合信任的鴻溝

支持者認為,區塊鏈推動去中心化的潛力是理解其功能的關鍵點之一。他們說,該技術可以免去從銀行、金融到零售、船運等各行各業的中間人——或中心把守人。

「區塊鏈最有價值之處是可以用於彌合兩家公司間的信任鴻溝」,從而減少對第三方認證的需求,總部位於奧斯丁的區塊鏈公司Factom的董事長David Johnston說。

在一個名為「可量化的區塊鏈商業價值」的SXSW會議討論中,Johnston以抵押貸款行業為例說到,區塊鏈及其數字賬本能夠大大減少驗證財務信息及發起新房屋貸款所需的人員和步驟。

許多大公司已經在體驗區塊鏈技術了。去年,由微軟、因特爾等公司聯合組成了「企業以太坊聯盟」,共同制定相關標準、開發應用程序。

儘管如此,區塊鏈的多數現實應用仍處於概念階段或很少被採用。然而與初期的互聯網時代類似,這並不能阻止因各種炒作而引發的狂熱的投機性投資。

Coinmarketcap.com(提供加密貨幣報價的網站)數據顯示,上周三(3.14)比特幣交易價格約為8,400美元。自12月創下2萬美元的歷史新高以來,其價格大幅下降。以太幣上周三(3.14)的交易價約為620美元。自去年初始階段,以太幣在2017年由原來的每個8美元左右的價格攀升近10,000%,並在兩個月前創下1,400美元的歷史新高。

同時,成千上百的公司——包括一些並無產品只有一些粗略的商業計劃的公司——已經在利用投資者的慾望來推動下一個加密貨幣熱潮。

他們通過所謂的「首次代幣發售」(一種眾籌形式,公司製造可交易的數字代幣,並基於未來可用於購買其產品或服務這一可能性將其出售給投資者),已經籌集了十幾億美元。

促進良好行為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說過,至少一些ICO和加密貨幣支持者正在違反安全法,該機構最近在廣泛調查這種籌資機制。

一些州的監管人員也在打擊可能存在的與加密代幣相關的詐騙投資項目,其中德克薩斯國家證券委員會最為積極。

以太坊的創始人之一Joseph Lubin在SXSW討論會上說,他相信新興的加密貨幣行業存在「欺詐」操作,也歡迎監管檢查根除這些行為。

「美國證監委員會在人們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監管,這點做得很謹慎,」他說,「我想這樣會規範人們的行為,這樣的做法也很健康。」

然而,Lubin說投機者對區塊鏈有著極大熱情是好事,因為這樣可以提高人們對該技術的無窮潛力的認識,並激發人們在「良性的反饋循環」中進行更多的研究與創新。這番評論是他在一個題為「為什麼以太坊將改變世界」的會談上提出的。

「不斷攀升的價格牽引著人們的注意力,」 Lubin(加拿大企業家,他開創了構建以太幣應用的公司ConsenSys)說,「所以我們的系統不斷發展,並帶來了價值、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是件好事。」

項目採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識區塊鏈 的精彩文章:

「朝生夕死」的區塊鏈

TAG:零識區塊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