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蒙古人攻大城時為何必先取小郡,所謂精銳的探馬赤軍竟是炮灰部隊

蒙古人攻大城時為何必先取小郡,所謂精銳的探馬赤軍竟是炮灰部隊

窩闊台曾經自豪地說:「自坐我父親大位之後,添了四件勾當……一件,各城池內立探馬赤鎮守了。」

探馬赤軍是在蒙古帝國、元朝時發揮重要作用的一支軍隊。最初時他們充當先鋒部隊,為成吉思汗征戰各地;元朝時他們戍守各地,為蒙古人掌管天下。

蒙古人攻大城時為何必先取小郡,所謂精銳的探馬赤軍竟是炮灰部隊

探馬赤軍常給人一種精銳部隊,特種兵的感覺,又加之其發音獨特、軍士來源模糊,以至於很多回族學者都認為探馬赤軍是由中亞色目人組成的蒙古精銳騎兵。

不容否認,中亞色目人為元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但是探馬赤軍和色目人的關係真不大。《元史》中記載:「若夫軍士,則初有蒙古軍、探馬赤軍。蒙古軍皆國人,探馬赤軍則諸部族也」。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蒙古軍是由享受國人待遇的蒙古人組成,探馬赤軍則是被征服的民族。也就是說,蒙古大軍每征服一地後,女人和牛羊馬匹淪為蒙古人的財產,而男子則被編入探馬赤軍打先鋒。

蒙古人攻大城時為何必先取小郡,所謂精銳的探馬赤軍竟是炮灰部隊

在人們印象中先鋒都是大將的專屬職位,比如霍去病、徐達等,但是先鋒部隊卻通常都是炮灰,比如闖王李自成為了保護他的老兵,不惜給百姓放糧讓他們打頭陣,當先鋒。

由於打先鋒的傷亡非常大,探馬赤軍需要不斷補充新兵。最初時,蒙古人從兀魯、忙兀、弘吉剌、亦乞剌和扎剌兒五部中以抽籤的方式抽取部隊,所以探馬赤軍的高級將領主要來自這五部。

後來蒙古大軍征戰四方時,「凡攻大城,先擊小郡,掠其人民以供驅使。乃下令曰:每一騎兵必欲掠十人。人足備,則每名需草或柴薪或土石若干。晝夜迫逐,緩者殺之。迫逐填塞,壕塹立平。」

蒙古人攻大城時為何必先取小郡,所謂精銳的探馬赤軍竟是炮灰部隊

中亞的色目人是很有可能被徵召進探馬赤軍的,但他們卻是被當作奴隸和炮灰來使用的。只有在忽必烈時代,為了完成對宋朝的征服,他們大量徵召中亞色目人組成「西域親軍」,也就是所謂的「回回探馬赤軍」。

在完成對各地的征服後,蒙古軍的將士大多不願意離開草原,更不願意放棄牛羊,去過農耕民族的生活,而且蒙古人口稀少,不足以佔領和控制各個被征服的地區。

在這種情形之下,窩闊台賦予了探馬赤軍一個新的任務就是作為軍事統治的核心力量鎮守各地,監視和控制那些被征服的民族。這也成了窩闊台一生中最得意的「四件勾當」之一。

蒙古人攻大城時為何必先取小郡,所謂精銳的探馬赤軍竟是炮灰部隊

總的來說,探馬赤軍是蒙古軍隊中的炮灰部隊。因為只要取得勝利,就會有新的炮灰補充進來,老先鋒就可以退列二線,因此先鋒官們打仗也是拼勁全力。

在政治地位上,探馬赤軍將領沒有身居高位的,而且在蒙古強大後,黃金家族成員以及蒙古名將們鮮有打先鋒的戰例。

蒙古滅宋之後收編了大量漢軍,探馬赤軍則從先鋒部隊變成守衛部隊,所以他們始終沒有機會被蒙古統治者當作精銳來訓練和裝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料不輯 的精彩文章:

從菜販到商業巨子,兩袋黃豆成就上海灘興旺百年的第一商場
為了救助窮人教會想出一招妙計,幾百年後卻意外造就一個超級賭城

TAG:史料不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