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名家張德印談書畫人生風險

名家張德印談書畫人生風險

經常有人說,書法繪畫只是動動筆而已,會有什麼風險,然而,卻有很多人不知道其背後的風險有多少,為什麼說書畫是一個高風險的職業,當一名書畫家所面臨的風險到底有多高?最近書法繪畫家張德印給出了答案,聽聽張德印如何談畫家的風險人生。

經濟風險

張德印認為,如果說書畫就是一場賭博,那麼書畫家則是用一輩子的時間、精力和資金來投入,甚至還包括自己的生命,全都押在了自己所熱愛的書法繪畫藝術上,成則一字千金,敗則分文不值。我們往往看到的是成功書畫家的風光,卻很少看到他們的窮困潦倒。事實上,大部分書畫家都是過著非常清貧的生活。還有一些,喜愛書法繪畫、想當職業書畫家的人,因為經濟所迫,無法以書法繪畫維生,只好改行或從事裝修設計等行業,以求得生存。還有人想著先掙錢,等錢掙夠了,再專心從事書法繪畫事業,可一輩子過去了,錢還是沒掙夠。

學書畫的人大多數都有過想當職業書畫家的夢想,可由於各種原因,最終能真正成為職業書畫家的卻是寥寥無幾,其中多數都是因為經濟的原因而最終放棄。

精神風險

有人說,書法繪畫雖然能愉悅和美化生活,但是,書法繪畫本身卻是一個過程相當痛苦的行業。因為每一位書畫家,想要創作出好的作品,就必須要有與眾不同的思維和眼光,看到常人一般所看不到的東西,就像習武之人一樣,經常會有走火入魔的危險。

書畫家大多都有精神分裂症,玩得好就是有超常的眼光和天分,玩得不好就有可能被人說成是精神病或者瘋子。

創作也有風險

書畫家在追求自身進步的同時,也在接受不斷更高的挑戰。例如時代的演變對書畫家自身、書畫技巧的進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書畫家的繪畫風格是否又能隨之迎合市場、大眾喜好口味的變化?許多職業書畫家,都很難能做到自由自主地去書寫畫。想寫什麼想畫什麼,想怎麼畫怎麼寫,並非能夠隨心所欲。為了能有更好的收入,必需寫一些畫一些別人喜好的、商品性的畫來迎合大眾市場和人民的需求。而每一位書畫家在創作的過程中,隨時可能會面臨靈感的枯竭。這對於書畫家而言,是最令人痛苦的一件事情!

自認藝術有風險

藝術不光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更是一個高競爭的行業!就像體育比賽一樣,所有的人都是沖著那塊金牌去的,然而冠軍只有一個,剩下的大多不會有人記得。真正靠藝術出人頭地的很少很少,一個世紀也產生不了幾個大師,其他的人大都是過眼煙雲,充其量是一個匠人而已。更有甚者,如果其作品不被藝術界或市場認可,一輩子就只能苦苦地"自娛自樂"而已,好一點的,也許在自己死後,還能正名被稱為"藝術家",更多的人則是白白給葬送掉了自己一生的藝術生命和勞動成果。

培養風險無法控制,且不說成為書畫家的門檻有多高,光培養一個書畫家就需要付出很多!這個過程也讓很多人望而生畏。假使每位書畫家一年365天,每天都需要練習書法繪畫12小時,那麼一年裡所需要的練習時間,就需要花掉4380小時,而從一位初學者到小有成就,至少都需要幾年或者十幾年的時間,有些書畫家甚至忙碌了一輩子,卻只是默默無聞,並無多大的成果。

真假拍賣更有風險

書畫家的一幅作品賣出去之後,他為此投入了多少成本很難確定。作品中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非常高,且不說一個書畫家的成長、學習時間長達幾十年,完成一幅作品往往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 或者幾幅書畫中只能成功一幅,能賣出的書畫更少。這些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該怎麼計算呢?

書畫家的一幅作品,在拍賣會上成交只有幾分鐘的過程,但這幅作品的創作周期是漫長的。比如畫家一幅油畫今年賣了12萬元,但是之前10年的付出時間一直為這幅畫做準備、練習、寫生和繪製草稿等。整整10年後才有了這12萬元的收入,能把這12萬元的收入全算作他一年的收入嗎,並不是這樣的。

收入有風險

張德印曾在調研中發現,收入也有很大的風險,他曾在網上看過一篇文章,是關於寫現代社會怎樣能發財致富的,上面專門有一條提醒大家:千萬別走藝術這條路。

為什麼會有人這樣說,也有人認為,藝術界名人的身價很高,有世界級的大師還有國內的著名書畫家,他們大多非常的富有,大明星的身價,出場費和書畫的價格也高的驚人,的確如此,可你知道這是多少萬分之一嗎?絕大多數的書畫家並不是高收入者,特別是眾多年輕書畫家競爭激烈,賣書畫是很不穩定的,甚至是偶然的收入。

張徳印說出其中收入不太好的書畫家,可能比其他職業的人更窮,比如現在北京的宋庄畫家村,至今還有為數不少的個體畫家,一年半載也賣不上幾幅畫,每天靠一包挂面過日子。個體藝術家首先要解決的還是生存問題,還談不上高收入。書畫家的確不是掙大錢的職業。甚至還有可能一直是個"窮畫家"。有些畫家甚至窮極了一生,只是書畫了一輩子不知名的書畫,毫無所獲,還會面臨眾多誤解,外行人的不理解、歧視和偏見,書畫家還必須忍受。書畫家由於個性凸顯,

他們的穿戴、言行舉止,有時會與眾不同,經常會被常人看成不正常或另類。也有一部分書畫家情感豐富,生活浪漫,會給人們兒留下一個不良的印象,會認為他們花心、輕浮,有悖常理的行為。

晝夜伏案更要面臨各種疾病

有許多書畫家的生活極其不規律,寫起來畫起來可以一天不吃,長期如此落下了胃病。靈感來了,寫入迷、畫入迷了,更可以一夜不睡,長期這樣就漸漸養成了"夜貓子"的習慣。再者由於長期低頭,伏案工作,或長期舉手書寫繪畫工作,就有得上頸椎和肩周病的可能。這都是書畫家特別容易得的職業病,對身體害多益少。由於書畫家大多是處於生活困苦的境況,能靠賣書畫養家糊口的人不多,為了有一定的經濟來源必需另找一份工作,甚至有的書畫家還會找多份工作。

可以說,書畫家並不好當,首先就得學會如何"操勞"!事實上,哪怕是過去還是現代,除了為數極少的一部分,書畫家們基本上都生活在"飢餓"之中。當一個人選擇了書法繪畫這條道路的時候,某種程度上,他便是選擇了過一種"飢餓"的生活。這種飢餓狀態在兩個層面上發生著:肉體上和精神上。相比於按部就班的工作,從事書法繪畫藝術相對來說無疑是自由的,而且看似充滿了浪漫的藝術氣息,在世人眼裡甚至也帶有某種光環,但是這種自由和浪漫的光環背後,作為某種代價所呈現的肉體和精神同時懸空;沒有穩定的收入,常常陷於貧困,連三餐都時常成問題;生物鐘顛倒,作息紊亂,以及由此而來的健康敗壞;藝術上的追求和生活的窘迫,所形成的巨大壓力催生種種神經官能症,感情問題和精神問題始終處於緊張兮兮的走鋼絲狀態,隨時都可能兩腳踩空。這難道不是一個高風險的職業嗎?

張德印對書畫人生的風險感悟頗深,對多種書畫風險的創析與客觀描述的也比較現實,也悟出了很多人生格言:「瑤池聚仙我聚善,代代相傳保平安,人生在世有酸甜,春夏秋冬心底寬;粗茶淡飯解饑寒,知恩圖報義當先;人生並非天才命,勤學苦練非等閑;慎獨靜思言而行,知足常樂笑問天。」

張德印1963年生於河南,自幼好書法,博臨歷代碑帖。各體皆能,尤善行草,作品流暢瀟洒,天真率意,剛柔相濟,方園互補。現為河南省德風文化藝術中心主任、德風書畫院名譽院長、鄭州市戲迷協會會長、鄭州市天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德風收藏館館長、北京京華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文化產業報名譽社長、中國書畫名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書畫研究院鄭州分院秘書長。著名書畫經紀人、書法藝術家、河南新年戲曲大賽總策劃、全國書畫電視大賽總策、和諧盛世·百姓之福歌舞大賽總策劃。

張德印愛好書畫文化藝術活動,編著出版了《情融丹青》、《中國書畫名家作品集》、《書畫名家河南行》、《中原書畫行》。先後得到雷正民、關布、唐玉潤、張海、陳天然、龔柯等諸多大家指導。作品多次參加書畫大賽、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中韓、中日、中新國際書法交流展、國際書法名家作品展等重要和大型的展出;在中國美術館等三處成功舉辦過個人書法展。多次被中國書法名家協和一些部門組織的大型書展聘為評委及藝術顧問。近幾年來,在書法領域不斷研究創新,風格傳統求實創新,字跡渾厚、洒脫、秀麗、健美。一生熱愛生活,追求藝術之美,用心靈去寫去創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會界 的精彩文章:

齊晨曦:山間四時 游凈影寺

TAG:商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