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騎士團長》
這次的村上新書,還在預售就已購入,一收到就趁熱開讀,但由於瑣事繁忙,還是花了兩周才看完。
《刺殺騎士團長》故事脈絡較作者之前的小說減重了不燒,之前有兩條或多條線共同推進的習慣,這次是一條線說到底:「我」是一名畫家,暫時以畫肖像畫為生,因婚姻變故離家,經曆數月旅行,來到了東京附近的一座山中隱居,居所是日本名畫家的舊居,偶然發現了閣樓上的一幅名為「刺殺騎士團長」的畫後,隨之必然打開了現實世界和理念世界的通道。
這幅作品畫風奇詭、呼之欲出,讓「我」深深震撼,在探尋這幅畫究竟為何的過程中,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盒子,好的壞的東西統統涌了出來。
村上君三寶の
西式料理、爵士樂,各式神奇女子
細細品味,這篇故事中也頻頻出現了村上君自己鍾愛的事物,好比他作品的固定三元素,總是自然的穿插在主人公的生活中和情節發展中,那就是:西式料理、爵士樂,以及各式神奇女子。這是這片小說的第一層表象。
村上君似乎喜歡烹飪,每每他故事中的主人公莫不會切、煮一番,基本都有意麵、洋蔥、番茄,還有洋酒。同時主人公思考或意識流進行中時,總是喜歡聽一些非常高端的世界名曲,大部分是爵士樂。
至於各式神奇女子,則構成了是更重要的不可缺少故事元素,她們中大部分屬於或多或少跟「我」發生了奇妙的相遇或親密關係一類,另一類則是之於「我」非常重要的靈魂伴侶,讓「我」無法忘懷。這也生動體現了普遍的男性的擇一真愛之人終老,而取次花叢也偶爾回顧的習性。
能否讀懂所謂哲學元素?
現實、理念、隱喻
雖有套路,但村上君的小說從不流俗,不會讓讀者有」也不過如此「的感慨。因為很快你就品到了不同與任何人風格的哲學與歷史元素。
「刺殺騎士團長」這部小說的創作背景是南京大屠殺期間與德國蓋世太保水晶暗殺行動。這是那幅畫的現實,是人不得不去思考的暴行,不思即是「惡」。這也不是村上君作第一次承認並致敬南京大屠殺那段歷史了。據說在《奇鳥行狀錄》里也有類似章節,不過這本書我還沒讀過。
在現實生活中,「我」經歷病遭遇了長途旅行和一系列謎一樣的人,在驚悚的半夜鈴聲呼喚下,我和鄰居挖開了老廟後的一個大石堆,並從此打開了潘多拉盒子,一個午夜,畫作中的騎士團長出現在了我的起居室中,身長60厘米,身著白衫,與畫中人物並無二致,騎士團長說他是我的理念,因此僅我可以看到。
後來,在一位非常重要的小姑娘失蹤後,為了找到她,我根據騎士團長的指示,去看望老友的父親——名畫家亦即」刺殺騎士團長「的畫作者,在保養院刺殺騎士團長以召喚茄子男,通往另一個理念世界的入口。茄子男告訴我他不是理念,是一種隱喻,不能為我引路。進入這個世界後,我還碰到了雙重隱喻的粘性生物,好在漆黑一片的逼仄環境沒有看到真容(有種世界奇妙物語與妖怪大全的感覺)。
人物篇
代表人物:我——畫家(婚姻失敗,四處遊歷後承蒙老友幫襯定居在山間,一心想完成從商業肖像畫到真正的畫作的跨越,卻因為發現了一封塵封的巨作而捲入一團困頓)
靈魂人物:雨田具言——」刺殺騎士團長「畫作家,雨田政彥的父親(納粹統治期間留學維也納學習西洋畫,歸國後性情大變,終日蟄居,轉畫日本畫,並成名畫家,現年90餘歲,在休養所頤養,已然到了分不清椰子和腦殼的地步)
隱含的靈魂人物:我的妻——柚(結婚六年,提出」再也不能和我一起生活「而導致我離家,周遊北海道,並演發了日後一系列故事)
橋接人物:大學老友—— 雨田政彥 (畫家雨田具言之子,卻在美術上並無建樹,作為好友借給我父親在山間蟄居的住宅,與我經常小聚商量,是推進劇情的橋樑人物)
關鍵人物一:鄰居——免色涉 (50多歲的成功人士,瀟洒得體,滿頭銀髮、高智商高情商高財富,因為發現可能是昔日戀人生下自己女兒的人家而搬到對面的一位神秘男士,總體不失為一位好鄰居)
關鍵人物二:小女孩——小理惠 (疑似免色的女兒,在我教繪畫板上學畫,因到家中畫肖像畫而相熟,在故事中失蹤後,我費盡心力營救的小姑娘)
理念人物:騎士團長(我和免色從山廟的洞口釋放的理念人物,要求我殺掉他已完成某種閉環的虛擬鬼怪,心地不壞,幫助了我和小理惠)
觸動我的一句話
免色君說很羨慕」我「,原因是——你具有足夠的能力希求得到很難得到的東西。而我在自己的人生中只能希求一旦希求即能到手的東西。
於是縱然平庸,也無可替代。


TAG:宏立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