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雙一流大學水平參差不齊,有多個級別,第一梯隊才是真正頂尖一流

雙一流大學水平參差不齊,有多個級別,第一梯隊才是真正頂尖一流

說到國內頂尖大學的代名詞,以前是985和211,現在就變成了雙一流高校和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批複的42所雙一流大學和95所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來看,總體實力依舊代表高等教育頂尖層次,然而哪怕是雙一流大學,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

從教育部批複的雙一流大學建設時間來看,由於42所大學自身實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教育部給出的時間和目標也是不一樣的,要真正達到世界頂尖大學水平的,國內還是屈指可數的,按照各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進度來看,可以將它們分為五個梯隊(非官方數據,僅供參考,讓各位網友加深對雙一流大學的理解)。

第一梯隊:五所。分別是清華、北大、浙大、復旦以及中國科學院大學(該校雖然不是985/211,但實力可媲美清華北大,建設起點很高),教育部給出的建設時間來看,這五所大學的目標基本一樣,都是在2050年全校進入世界頂尖一流大學水平,而不是特定的領域或者學科;這五所高校才能和世界其他名校一爭高低。

第二梯隊:六所。分別是上海交大、哈工大、中國科大、西安交大、南大和中國人大;這6所高校可以看作第一梯隊的「候補隊員」,根據教育部的要求來看,它們分別都有自己的獨有的描述,比如上海交大到2050年要成為世界卓越的一流大學,哈工大要成為有核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大學;突出的是學校自身的特色,做大做強,而不是整體都挺近世界頂尖一流大學。

第三梯隊:十所。分別是華科、武大、南開、同濟、川大、中山、北師大、蘭大、東大以及北航。從教育部的要求來看,這10所大學的小目標就是2050年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前列(注意是「前列」),也就是擠破頭皮要挺近世界大學排名前50,就好比是大躍進,任務很艱巨,小編覺得困難重重,比如西部地區的教育重地-蘭州大學,日漸沒落,留不住人才,就怕到時第三梯隊都留不住。

第四梯隊:十所。分別是山大、重大、廈大、中南、北理、天大、華理、華師大、電子科大和中國農大;這10所高校和第三梯隊的相比,任務顯然就輕鬆了許多,小目標就是到2050年整體實力能夠達到世界一流大學水平,就是世界大學排行榜前100名;從中有很多高校好好努力,進入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第五梯隊:十二所。分別為大工、吉大、西工、湖大、民大、海大、東北大學、西農、鄭大、雲大、新大和國防科技大學。這12所高校在雙一流大學排名中也是墊底的,部分大學還是照顧性進入雙一流的,實力比一些211大學還差些,要說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那可能性幾乎是沒有,所以教育部就沒給這些大學定下時間和目標,看樣子是希望他們能穩住當前就不錯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學范 的精彩文章:

這所教育部直屬的非211大學,改名來回折騰,網友調侃沒文化

TAG:同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