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陝西精品文物之四神紋玉鋪首

陝西精品文物之四神紋玉鋪首

西漢四神紋玉鋪首(玉獸面紋鋪首)首體大,高39.2厘米,寬35.6厘米,厚14.7厘米,1974年興平縣漢武帝茂陵附近出土。為整塊青玉雕琢、碾琢,以浮雕和鏤空技法表現,由於年代久遠,青玉表面有侵斑,可能是藍田玉。

西漢四神紋玉鋪首(玉獸面紋鋪首)是鑲嵌在門扉上的飾物,屬建築構件。多為獸首街環之狀,還有其他形制,如蠡狀、獸吻狀、蟾狀、龜蛇狀、虎形等,皆取善守聞及鎮凶避邪之意。鋪首在戰國時期就已出現,基本都是作金屬製成,玉質鋪首是漢代才出現的一種新型玉飾,在滿城漢墓、廣州南越王墓均有發現。據《漢書·哀帝紀》孝元殿門銅龜蛇鋪首注云:「鋪首作龜蛇之形,以銜環者也。」從而可知漢代建築物的大門裝飾鋪首比較流行。

該玉獸面鋪首有一對睜瞪的眼睛,以寫實表現,眼珠作球形,顯露出晶瑩的光輝和眈眈的威力;鼻形扁寬,末端為卷形,可能是銜環的鈕,鼻樑兩旁的鼻筋與眉紋框相連,它的粗細與剛柔是性格和情感的表現;上露一排牙齒,顯出一種威武與兇猛,額頭上的雲紋,佔主要位置,是惹人注目的紋樣。四周所雕四神,次序井然,代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從該件鋪首可以看出雕刻家根據人們的習慣心理和鋪首的裝飾作用,而予以突出表現,其裝飾到門上,可以守好門戶與趕走邪惡。背面平素無紋,有一突起的長方形鈕,鈕上有供穿樣用的孔,用於固定在門上。

西漢四神紋玉鋪首(玉獸面紋鋪首)雕工精細,紋飾搭配和諧,是一件藝術性很高的實用工藝飾品,在建築史和工藝美術史方面均佔有重要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奉先唐風 的精彩文章:

TAG:奉先唐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