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我們所認為的2018年——智能手機篇

我們所認為的2018年——智能手機篇

我們所認為的2018年——智能手機篇

我承認,到了如今這個時候聊2018年的智能手機市場展望其實有點遲了——畢竟現在這個當下2018第一波新機潮已經到來。從3月開始,從要價大幾千的旗艦到起售價還不到一張深圳飛北京機票錢的千元機都和我們見了面,甚至在我們印象之中應當屬於「將來式」的驍龍845、驍龍636這樣的處理器都變成了「正在進行式」。

時間都去哪兒了?

我們所認為的2018年——智能手機篇

好吧其實時間去哪兒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一波新機潮更加方便我們去展望或預測在2018年諸君都能買到些什麼樣的智能手機,或者說難聽些——必須忍受什麼樣的智能手機。

不管你喜不喜歡都得接受的屏幕

我們所認為的2018年——智能手機篇

放在十幾年前,這個世界對於一個預算充沛的智能手機買家是非常友好的。在預算充足的前提下,我們百花齊放的華強北可以讓最挑剔的手機買家滿載而歸。在那個時代挑選手機是個麻煩事,首先是智能與非智能,哪怕是要選購智能手機,也有大把平台讓人選擇。甚至當年如日中天的Symbian平台,都有S60、UIQ等等分支。

然而在2018年,智能手機的選擇就少得多了。對於那些想買個中高端乃至旗艦登記產品的用戶們來說,能進入他們視野的智能手機大抵會分為「劉海屏」和「帶魚屏」兩種。其中前者將會成為中高端智能手機上非常常見的特性,甚至我們覺得在接下來的發布會中「劉海屏」的始作俑者iPhone X會被反覆當所「吊打」的對象。用了劉海屏的廠商們會如同一個嘮叨的老媽子一般,用一百種方式在Keynote上強調自己的「劉海」比iPhone X更窄以及自己的屏佔比比iPhone X更高。

我們所認為的2018年——智能手機篇

啥?挺在乎屏幕解析度?抱歉,以目前智能手機屏幕的發展結合我們的展望,2K級別的解析度應該依舊算是旗艦手機的「天花板」。當然可以確定的是索尼Xperia肯定會在今年準備一款4K屏幕的智能手機作為年度最強旗艦,至於國內廠商們大多會停留在「夠用」的FHD級別,對於那些「劉海屏」們來說更是如此。當然我們並不排除國內廠商推出2K解析度級別的「Plus」類機種,但是更高的售價註定了它們最終只會作為「門面」存在,在全系出貨量中只佔非常小一部分。

啥?中低端機型?那自然是老老實實的全面18:9咯。體面些的機型會用上FHD+解析度但要價會去到1500元上下,售價千元以下的基本溫飽的智能機款買家大約就只能接受HD+解析度啦。

說點好消息吧,比如功能與性能

我們所認為的2018年——智能手機篇

性能是不會「足夠」的,這輩子都不會「足夠」的。

從2017年開始,我們就很少在評測文章裡頭說「性能夠用」這種評價了,至少在中高端產品中我們不再使用這個表述。因為自從以《王者榮耀》為開端,「吃雞」手游泛濫為後繼推動力量的當下,智能手機的性能從以往的枯燥跑分變成了實打實的遊戲流暢度。確實單一元器件的性能不能完全決定最終使用體驗,但這並不能成為廠商「打磨」老舊過時硬體的理由。

除了高中低端產品的性能全面升級,智能手機製造方甚至上游供應鏈的廠家(比如高通)也會開始找上遊戲開發商。在之前高通就坦言會和遊戲開發方以及智能手機製造商展開更多的合作,針對遊戲多下功夫——OPPO R11就是個例子。在2017年下半年我們也看到了更多手機廠商加入到向遊戲開發商「塞錢」的隊伍中來,並且以遊戲的優化為重要宣傳賣點。

我們所認為的2018年——智能手機篇

那麼性能上去了,功能呢?

抱歉,在智能手機功能這一方面我們只能夠確定2個一定會成為絕大多數廠商標配的東西——雙攝和面部識別解鎖。

雙攝這東西流行起來早就不是一天兩天的東西了,甚至不久前發布的華為P20 Pro還用上了3顆後置相機。確實後置相機的數量和實際成像效果不一定直接掛鉤,但是通過多顆攝像頭實現的更多功能性和玩法對廠商的營銷。就如許多人在馬路上看到4個排氣管的汽車就會覺得很牛X一個道理,哪怕那車子在快速路上會被當年的深圳小巴甩得無影無蹤。

但是更重要的是,雙攝乃至多攝在今年中會取代屏幕尺寸成為廠商們區分同一款產品不同衍生型號的手段。最明顯的例子便是三星Galaxy S9系列和華為P20系列,在攝像頭硬體配置這點上拉開更多的差距,其實能夠更好地提振「Plus」或「Pro」們的銷量。畢竟當下會去買一台旗艦智能手機的人們大多不差那幾百上千,只不過除了更大的屏幕和更大的電池,攝像頭模組的差異更能說服他們選擇更高端的產品罷了。

我們所認為的2018年——智能手機篇

至於面部識別解鎖,這個自然不用說。在SoC廠商的鼎力支持下,智能手機製造商們將人臉識別解鎖這東西輕鬆地普及到了所有的高中低端產品中去。但是與蘋果Face ID的複雜比起來,Android手機廠商們的面部識別解鎖大多還只停留在2D平面圖像識別上。在一眾Android廠商中,vivo X21加了個紅外補光,但是實際上的原理和Face ID依舊不是一碼事。

但Android粉絲們也別急著失望,據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告訴ZAEKE知客,某廠商今年準備在自家的智能手機上應用與Face ID同樣技術水準和安全性的面部識別技術。所以也許在今年某廠商的某款產品上,我們能見到Android手機的「Face ID」喲。

說完了以上,功能配置值得聊的就只剩下3.5mm耳機孔和「人工智慧」這兩個東西了。前者在高中低端上的命運大有不同,那些頂級旗艦手機們大多視3.5mm耳機孔如糞土,紛紛殺之而後快。

所以如果你想買個頂級旗艦,又認為3.5mm耳機孔是個剛需,那麼請繼續將你的目光鎖定在三星(或者LG?)身上。因為包括華為、小米、HTC甚至索尼(沒想到吧)都開始幹掉3.5mm耳機孔了,指望這些廠商們在後續產品上自打臉又加回來顯然不現實。更何況去掉個3.5mm耳機孔還能促進周邊配件的銷量,BOM省一波配件賺一波,豈不美哉?

我們所認為的2018年——智能手機篇

有意思的是,在物料成本更加吃緊的中端和低端產品上,廠商們反而不會吝嗇3.5mm耳機孔這種東西。其一是對於銷量巨大的中端產品們來說,自己的目標客戶群體手上會保留有大量的舊配件——其中自然包括完全可用且好用的3.5mm耳機。各位不妨想像以下,若是OPPO R15丟掉3.5mm耳機孔,那麼不管媒體老師們怎麼在評測文章里大談未來趨勢,終端用戶的投訴都會塞爆OPPO的電子郵箱。

「老子的耳機明明好得很,怎麼說不能用就不能用了呢?」

這很有可能也是OPPO與vivo在R15與X21上繼續使用MicroUSB介面的原因。

Type-C牛逼么?當然牛逼。

廠商知道Type-C牛逼么?當然知道。

那為啥不用?因為這兩家的局實在是布得太大。全國千千萬的門店,以及遍布火車站裡的「閃充加油站」里大概沒幾個能特別普及Type-C介面的。加上用戶手上積攢的一大堆數據線與充電寶,讓這兩個謹小慎微的廠商更加有理由在自己如此走量的產品上保守。好在這些年華為手機在國內的暢銷讓人們開始了解Type-C這種全新的介面形態,即便將那些複雜的技術名詞拋開,「正反隨意插」的特性都會讓更多人覺得牛逼。

所以Type-C這東西我們覺得在今年的中高端產品上會真正地成為主流,甚至就連vivo在之前秀APEX概念機的時候都說了會將上面部分特性放到旗下的新品中去。伸縮鏡頭什麼的雖然不太可能,但是成本不高卻對營銷有著利好的Type-C介面卻很有希望,也許今年的Xplay7就用上了呢?

至於OPPO嘛,我們也不知道他們心裡打的什麼算盤。

認手機,只能靠背面

我們所認為的2018年——智能手機篇

蘋果總是能改變世界,比如以iPhone X改變了全世界99%的智能手機的正面設計。一時間「劉海」手機如雨後春筍,走進個手機賣場就彷彿走進了韓國小姐的選美現場——她們可能身著不同樣的華服,可那張臉真的沒啥區別。

對於整天在鍵盤上打字多於用嘴巴與其他人交流的網友們,「iPhone X」們大約是要被打下十八層地獄千刀萬剮下油鍋。可歷來在國內,一台長得像iPhone的手機總是能比那些有著原創設計的手機賣得更好,尤其是在二三四線的城市中。正如深圳非高峰期的道路上時常能見到的,掛著廣東/湖南/江西那些二三四線小城市牌照的眾泰SR9與陸風X7一樣,人家的核心競爭力就是長得像很貴的東西的同時還賣的便宜。

賺不到錢過不下去日子,談什麼操守、信仰和追求?

還好,智能手機不止有正面還有背面。大家都知道在2018年大家都會變成iPhone X的私生子,那麼不如在背面用調色的手段搞出點辨識度。當下流行的玻璃機身甚至進一步方便了廠商的調色工作,以往廠商們在金屬機身上大概還要考慮下某個顏色和金屬搭不搭配或是噴漆的耐久度,如今玻璃機身時代就只是一張菲林貼膜的事情而已。並且和煞費苦心的噴漆比起來,菲林貼膜還更容易「調戲」光影和做漸變色,好看之餘也方便設計師天馬行空。

說到手機背面,指紋識別模塊自然就是個繞不開的話題。

在手機正面屏佔比飆升之後,將指紋模塊放到背後或是屏幕下方就成為了比較合理的解決方案。當然2018年還有某些螳臂當車的廠商在正面「下巴」上硬塞指紋,但是時代的洪流會讓它們成為異類。廠商和用戶對正面屏佔比這一概念的追求和宣傳,會進一步加速「下巴指紋」的滅亡。

我們所認為的2018年——智能手機篇

至於後置指紋和屏幕內指紋這兩個方案的爭奪,其實也是挺激烈的。首先後置指紋設計是谷歌「欽定」的解決方案,搭配上成熟可靠的電容感測器,後置指紋們普遍在識別解鎖速度上遠遠高於屏幕下的指紋模塊。另外由於實現原理的關係,屏下指紋對於那些生活在較為寒冷地區或手汗較多的用戶們依舊不夠友好,識別率和識別速度比背部方案差了不止一個量級。

但這並不意味著屏下指紋設計會因此「擱淺」,因為從高通到新思再到匯頂,各大供應商們都在針對這一技術攻關。全球第一台量產屏下指紋手機vivo X20Plus屏幕指紋版尚是新思一枝獨秀,可到了X21屏幕指紋版上就輪到匯頂與之分庭抗禮。不久前頻繁放飛自我的小米CEO雷軍還在微博上有意無意地放話稱小米7會用上屏幕指紋,引得米粉們激動不已。所以在2018年我們認為屏幕指紋技術會開始普及,但是真正成為智能手機業界標配,大概是2019年的事情了。

看似穩定,實際充滿多變的未來

我們所認為的2018年——智能手機篇

在過去的1~2年里,智能手機實在是發展得太快了。不管是新工藝的處理器也好,還是整天被視作是未來的人工智慧與5G,都在以非凡的速度接近我們的生活。以前人們總擔心智能手機會越變越大,可實際上這1~2年智能手機們卻發展出了不同形態的屏幕,而實際外部三圍尺寸卻並沒有啥明顯變化。

也許人類的手能接受的移動設備尺寸終究是有極限的?

在過去的1~2年里,廠商們大多都接受了當下智能手機的極限尺寸,轉而開始瘋狂壓榨已經十分有限的手機內部空間。在這一過程中,「全面屏」便是結果之一。土豪如蘋果甚至在iPhone X上開始試驗多層PCB電路板和異形電池,這也是iPhone X在更小機身內實現更大電池容量的原因。比起什麼「劉海屏」和「結構光」,我們甚至覺得這才是iPhone X對智能手機產品最大的貢獻。因為它在更小的footprint和profile裡面放進了更多東西,從而提升著手機的「含金量」。

我們所認為的2018年——智能手機篇

這麼做確實會帶來更高的成本,可好在從2017年開始,富起來的人們開始不那麼在意手機的售價了。那些整天嚷嚷著手機太貴,巴不得845機型只賣999還要送個市售價2999的藍牙耳機的傢伙大多是些買個茶葉蛋都能和老奶奶討價還價的主。對於更多的消費者來說,只要一台產品能夠打動他們並且有自己的特色,那麼售價往上走兩步其實也相當容易接受。

確實追求「性價比」的群體不會消失,可這部分群體和那些追求個性和特色的群體會進一步分化。前者會拿著千辛萬苦搶到的1099的紅米Note 5,熟練地在網路上用鍵盤笑話那些買Mate RS的土豪人傻錢多;後者會在自己的豪華轎車裡吹著空調與友人談笑風生,然後用自己加一倍價錢買來的Mate RS上打個電話,讓自己的助手或秘書訂下周末去倫敦喂鴿子的來回頭等艙機票,根本不會注意到旁邊擠成沙丁魚罐頭的公交車裡的前者。

未來聽起來很遠,但實際上卻非常近。對於Android廠商們來說,2018的產品形態基本已經成型,大的改變十有八九會被放在2019年。

為啥?因為2018年的iPhone還沒發布啊。

我們所認為的2018年——智能手機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AEKE知客 的精彩文章:

小米要在自己最擅長的地方「梭哈」,所以便有了紅米Note 5
Galaxy S9+的一切都很美好,但我依舊心如止水

TAG:ZAEKE知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