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國SEC主席:並不是所有加密貨幣都涉嫌欺詐

美國SEC主席:並不是所有加密貨幣都涉嫌欺詐

文/李牧

近期,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最高官員似乎軟化了他對於首次代幣發行的立場。

(這位SEC主席還表示該機構近幾個月採取的措施實際上可能有助於整個行業的成熟發展。)

SEC主席傑伊·克萊頓(Jay Clayton) 於周四在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場活動中,進一步否認了所有首次代幣發行都涉嫌欺詐的說法。當時有人向他提出問提,問題的核心是詢問SEC對區塊鏈項目創始人採取執法行動是否等於SEC承認了所有首次代幣發行都屬於欺詐,他對此回答「絕對不是」。

克萊頓在關於「加密貨幣和首次代幣發行」的演講中發表了上述言論,而他在過去的聲明也值得注意,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他在2月份發表的聲明,他說他認為「每一個首次代幣發行」都是證券。克萊頓確實在這次學生集會談話中表示他相信「分散式賬本技術對金融行業來說有著難以置信的前景」。

這位SEC主席接著表示,該機構近幾個月採取的措施實際上可能有助於整個行業的成熟發展。

他對當時現場的人講到:

「美國證交會在華盛頓採取的做法對其他領域的分散式賬本技術產生了不利影響嗎?我毫不猶豫地認為是的,我希望那些措施能起到幫助,因為這項技術正在被用於詐騙,而且其被用於欺詐的程度已經很危險了,歷史表明,如果相關機構再不採取措施,政府可能在之後對該技術進行了嚴厲的打擊。」

克萊頓接著說到:「我認為如果我們不阻止詐騙分子,那麼監管機構就會面臨嚴重的風險,而在面臨風險時相關機構會採取嚴厲的監管行動,這種監管行動就會限制這類新證券的效力。」

關於實用通證的爭論

克萊頓在其他場合談論了行業術語的演變。他說通證銷售過程中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有人試圖將它們歸類為所謂的「實用通證」,這樣可以從表面上讓通證規避證券的定義。克萊頓因此重申了他的觀點,儘管通證實際上是有價證券,但幾乎所有的通證銷售者都聲稱在銷售的是一種產品。

他在周四的學生聚會上說,如果一家加密貨幣初創公司「提供的東西需要依賴於其他人的努力,那麼它應該被視作證券並接受相應監管」。

克萊頓作了一個類比來形容實用通證與證券通證之間的區別。「如果我為了洗衣服而持有洗衣通證,那麼這個通證就不算證券。但如果自助洗衣店為了自身發展先賣給了我10個一套的洗衣通證,而我買入這種通證後既可以在未來使用,也可以賣給新來的人,那麼這種通證就被視為證券,」他解釋說。

不過他認為這個定義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我們通過監管領域了解到,之前那種洗衣通證的使用方式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演變,」 他接著說到。「通證的使用方式可能會向證券的形式發展,但也有可能不會。」他還補充說,在此之外各國可能會嘗試推行主權加密貨幣,同時創業公司可能會以加密貨幣技術為基礎開發不同類型的應用程序。

克萊頓認為隨著行業的發展,通證被視為證券的情況也有可能發生變化,他還講道:「通證僅僅在當前被視為證券並不意味著在將來還會被視作證券,反之亦然。」

文章翻譯自Coindes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色財經 的精彩文章:

eToro高級市場分析師:加密貨幣價格與股票市場的關聯度越來越高 與貿易戰不太相關
區塊鏈人邀您共赴:新加坡區塊鏈人嘉年華

TAG:金色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