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柳永《迷仙引》:花開花落,憑誰做主?

柳永《迷仙引》:花開花落,憑誰做主?

柳永《迷仙引》:花開花落,憑誰做主?

點擊「桃李國學苑」 ,邂逅一份美麗

柳永《迷仙引》:花開花落,憑誰做主?

作者:過常寶 教授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所著《依然舊時明月》以散文化語言解讀唐詩宋詞,用優美的文筆體驗古典詩歌中的細膩溫情:「那一輪浸潤過唐宋風流的月,正是我們永恆的精神故鄉。」

花開花落,憑誰做主?

柳永《迷仙引》:花開花落,憑誰做主?

柳永《迷仙引》:花開花落,憑誰做主?

柳永《迷仙引》:花開花落,憑誰做主?

菩薩蠻

才過筓年,初綰雲鬟,便學歌舞。席上尊前,王孫隨分相許。算等閑、酬一笑,使千金慵覷。常只恐、容易蕣華偷換,光陰虛度。 已受君恩顧,好與花為主。萬里丹霄,何妨攜手同歸去。永棄卻、煙花伴侶。免教人見妾,朝雲暮雨。

史上與歌妓關係最為密切的文人,大約就是柳永了。在他大半輩子的漂泊生涯中,一座座青樓歌館就是人生的驛站,無處不在的淺斟低唱構成了生命的韻律《樂章集》中留下了大量的詠妓詞和懷妓詞,這首《迷仙引》即其中的名篇,它借一位歌妓之口,真切地勾勒出一幅動人心弦的生命姿態,表達了詞人的一往深情。

這是位十分惹人喜愛的歌妓,甚至公子王孫們為買一笑而豪擲千金,也被她看得平常了。是什麼讓男人們如此動心呢?從「便學歌舞」和「千金慵覷」來看,既不是她的精湛技藝,也不是她的殷勤逢迎。

柳永《迷仙引》:花開花落,憑誰做主?

那麼,是她的年少。所謂「才過筓年,初綰雲鬟,便學歌舞」,恰到好處地暗示出了一種初諳風情卻天真猶存的情態。正是這種原初的感性,悄然撩撥開了由燈紅酒綠所裝飾的人生假面,滌除了歡場中的虛情假意。此時,千金買笑,也許只是男人們發自內心深處的愛憐。

不加掩飾的感性,展示了女人的美麗,但它同時也暴露出女人的柔弱——「容易蕣華偷換,光陰虛度」。生命是短暫的,美好的年華轉瞬即逝。

古人將女子比花:「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代悲白頭翁》)所以,美麗和短暫,交織成了生命的本質。

年輕的歌妓在青春之花開得正艷時,就已經聽到了颯颯的東風隨雨而來,看到了洛陽城東零落滿地的殘瓣。

柳永《迷仙引》:花開花落,憑誰做主?

美麗而脆弱的生命,

只有依靠溫情來維護。

柳永《迷仙引》:花開花落,憑誰做主?

古代妓女們由於不受倫理的約束,能從迎來送往、真真假假之中,體驗到溫情,並將自己表現為溫情的符號,承擔著文人的感性理想。一顆年輕而敏感的心,尤其能感到情感對生命的意義。而走馬燈一樣的「煙花伴侶」所帶給自己的,只是一個又一個溫馨的夢境,又一個接一個地在黎明破碎。

於是,她渴望有一份穩定的情感,能為柔弱的生命遮風擋雨。

「已受君恩顧,好與花為主」,人生陌路上的兩情相悅,令人著迷,也令人懷疑,所以,這是一個顫抖著生命恐懼和希冀的呼喚,這個聲音是如此的微弱,又是如此的急切。它是一片風雨之中即將零落的花瓣的呼喊,它的深情和憂傷能夠洞穿歷史的迷霧,使我們感動和震憾。

但是,當這位年輕的歌妓請求憐愛自己的恩客「好與花為主」時,她又能得到怎樣的回答呢?

柳永並沒有給出回應,一個充滿了憂傷和希望的乞求,就這樣飄散在風中,沒有結局。

柳永《迷仙引》:花開花落,憑誰做主?

年輕的歌妓在溫情中尋覓終身的歸宿,而大多數流連於歡場的文人,所尋覓的只是片刻的溫情。即便鍾情如柳永,所能給予那些深情的回報,也只是一個個愧疚。萬里丹霞,攜手歸去,不過是一個夢幻般的泡影。

這個美麗多情的歌妓,將生命的另一重本質——虛幻和無助,呈現在我們面前。

柳永《迷仙引》:花開花落,憑誰做主?

古代文人以家庭承擔倫理價值,而從聰慧多情的妓女那裡尋找情感的寄託,因此,歌妓也就成了文人情感的化身。

詩人對歌妓情感的體認有著不同的階段和程度。

南唐西蜀詞中,歌妓們主要是作為寂寞文人的溫情體驗來體現的,它是文人性情和處境的投影。但在柳永筆下,歌妓的情感減少了即情即景的因素,更加生活化,不再具有放縱、落魄、歸隱等象徵意義,而是真正的兩情相悅,文人和歌妓是平等的情感主體。因此,歌妓的情感被表現得更具體、更細膩,並且具有如下三個方面的特點:感性、深摯、純真。如「應念念,歸時節。相見了,執柔荑,幽會處,偎香雪」(《孤塞》),就非常直觀地展示出一種快樂而隱秘的情感體驗,沒有其他任何目的;再如「脫羅裳、恣情無限。留取帳前燈,待時時、看伊嬌面」(《菊花新》),其中所流露出的珍惜時光、分秒守護之情,有著前所未有的深摯。

本詞則刻意描繪了歌妓情感的純潔和真率。感情傾訴不是漂泊生涯中的相憐相惜,而是基於青春短暫、「光陰虛度」的恐懼,是一種最為本能的人生姿態。女主人所謂「免教人見妾,朝雲暮雨」,其中固然有著身世之感和倫理負疚,但「朝雲暮雨」這個典故來自楚襄王和巫山神女的故事,它有著一夕相愛卻終生離散的悲劇意義。因此,這個典故中所包含的對愛情的本能焦慮,沖淡了世俗社會對歌妓情感的道德理解。

由於情感的自然樸實,才能有萬里丹霄攜手歸去這樣美麗的憧憬。由此看來,「已受君恩顧,好與花為主」,彷彿在描述著一個一見鍾情的故事,一個充滿了幻想的初戀故事,情感意蘊極為單純。感性、深摯和純真,使得歌妓的情感超越了道德評價和習俗觀念,具有了真實而普遍的意義。

我們不知道這個故事是否發生在柳永自己身上,但這樣的情景對他應該不陌生,並且使他難以忘懷。

柳永《迷仙引》:花開花落,憑誰做主?

柳永《迷仙引》:花開花落,憑誰做主?

柳永《迷仙引》:花開花落,憑誰做主?

「已受君恩顧,好與花做主」,它所寫出的只是歌妓心靈深處的一個呼喚,而且是一個沒有回應的呼喚。年少歌妓深情中的甜蜜夢囈,可能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消失在時光中。

造成這一悲劇的原因不只是薄情,它是命運,是歌妓的命運,也是柳永的命運。在短暫而無常的人生中,沒有人能夠真正承諾什麼。註定了的悲劇性,使得這個深情呼喚不能成為事實,只能成為依戀和悔恨的端由,於是也就使這份情感更加純粹和深摯。

所以,它不是一個故事,它是一個人生姿態。從這個姿態中,柳永和我們都看到了自己,這才是它所以令人感動的根源。

柳永《迷仙引》:花開花落,憑誰做主?

選自《依然舊時明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年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主創團隊

柳永《迷仙引》:花開花落,憑誰做主?

柳永《迷仙引》:花開花落,憑誰做主?

柳永《迷仙引》:花開花落,憑誰做主?

主持人楊春俏

責編李喆

美編馮浩然

柳永《迷仙引》:花開花落,憑誰做主?

taoliguoxuetang

柳永《迷仙引》:花開花落,憑誰做主?

公眾號主編:李山

總監:楊春俏

編輯部主任:海彥、宛陵

文章原創|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

taoliguoxuetang@163.com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訪問課堂首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