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甲申易樞什麼事件,慈禧太后是如何將共同執政的奕?趕出權力核心的?

甲申易樞什麼事件,慈禧太后是如何將共同執政的奕?趕出權力核心的?

原標題:甲申易樞什麼事件,慈禧太后是如何將共同執政的奕?趕出權力核心的?


作者:趙培文,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1861年咸豐帝死後,任命以肅順為首的八大臣為顧命大臣,輔佐年幼的同治帝,但不久,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政變,將八大臣一網打盡,權力盡收其下。而慈禧當時之所以能夠與八大臣抗衡,更多的依靠的是恭親王奕訢,在二人的聯手下,慈禧成功登上了大清朝的權力之巔。

奕訢(1832—1898),愛新覺羅氏。其為道光皇帝第六子,咸豐皇帝的異母弟。咸豐元年(1851年)被封為和碩恭親王,1853年在軍機大臣上行走,1859年被授予內大臣一職,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後,被任命為與英法兩國議和的全權大臣。1861年奏請建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並主持總理衙門的日常工作,同年辛酉政變發生。在辛酉政變後,奕訢被任命為議政王,掌管軍機處與總理衙門。在辛酉政變後,由於慈禧太后羽翼未滿,因此,對於權力尚未表露出野心。但顯然慈禧已有對付奕訢的想法,時值19世紀60年代,清朝開始洋務運動,以奕訢為代表的洋務派贊成「以夷制夷」,並對李鴻章、曾國藩等人的洋務運動大力支持,而慈禧也正利用這一點,開始通過頑固派制衡奕訢。



和碩恭親王奕訢


同治四年(1865年),慈禧終於開始她的第二次政變,奕訢被罷免議政王等職務,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奕訢與慈禧之間再無任何緩衝,且對於頤和園的修建,奕訢並不贊成,所以慈禧對其更加不滿。此時的奕訢無疑已經感受到了慈禧的威脅,根據《翁同龢日記》記載:光緒十年十年三月初四日,「恭邸述醇邸語請旨,則十月中進獻事也,極瑣細不得體。慈御謂本不可進獻,何用請旨,且邊事如是,尚顧此耶。意在責備。而邸猶刺刺不已,竟跪六刻,幾不能起」,通過翁同龢日記可知,為緩和與慈禧關係,奕訢對與慈禧的大壽可謂是大費周章,但慈禧對於奕訢這個潛在的威脅,是不可能放下屠刀的,和當年的辛酉政變一樣,慈禧在等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動手。


慈禧太后


光緒九年(1883年),法國與越南簽訂《順化條約》,該事給清廷造成極大震動,而在越南遭受法國入侵後,作為越南的宗主國,清廷理應出兵,但奕訢認為與法國開戰不妥,勝算的可能性很小,同時在前線,由於清軍的保守作戰,清軍在前線節節敗退,對此,主戰派對奕訢口誅筆伐,慈禧的機會終於來了,光緒十年三月初八(1884年),在慈禧的授意下,日講起居注官左庶子盛昱上奏《疆事敗壞請將軍機處交部嚴議》,要求嚴懲以奕訢為首的主和派,對於前線失利要負全權之責,慈禧隨後以「委靡因循」迅速罷免奕訢軍機大臣等一切職務,隨後慈禧以自己的親信奕譞為軍機處領班。



中法戰爭

僅一周時間,慈禧便將大清朝的中樞神經大換血,但之後奕譞等慈禧親信的表現顯然不及易奕訢,因此當時人道「中樞以駑馬,代蘆服以柴胡」,以此諷刺慈禧的用人不堪與野心。但無論怎樣,慈禧通過此事,成功的消除了自己的絆腳石,確立了自己的極權統治,中國第二個「女皇」由此誕生了。


參考資料:


1.袁燦興:《軍機處》


2.孔祥吉:《甲申易樞與中法戰爭》,《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89年第1期。


3.高曉穎:《從辛酉政變到甲申易樞--晚清政局研究》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桂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清朝時期的「首崇滿洲」指什麼?有哪些表現?
面對 「人臣無外交」原則,律勞卑毫不買賬,最後他還是被迫妥協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