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原子彈爆炸前,如果沒有這項秘密行動,二戰歷史將被改寫

原子彈爆炸前,如果沒有這項秘密行動,二戰歷史將被改寫

1945年8月,隨著廣島和長崎的兩聲巨響,人們終於意識到了核武器的威力。二戰期間,除了美國的"曼哈頓工程"最終獲得了成功,距離掌握原子彈技術最近的恐怕就要數納粹德國了。

由於數據問題以及盟軍的竭力阻止,德國最終沒能造出原子彈。不過到戰爭後期,德國手裡還是擁有相當數量的高純度放射性物質。如果德軍用這些放射材料造出"臟彈",同樣可以對盟軍士兵造成嚴重的傷害。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負責"曼哈頓工程"的相關人士向盟軍總指揮艾森豪威爾將軍上書,希望能夠制定相關計劃加以應對。

在核武器研發領域,美國有奧本海默(左),德國有海森堡(右)

戰後解密資料顯示,這項秘密計劃被稱為"薄荷行動"(Operation Peppermint),旨在預防德軍可能發動的放射性物質攻擊。有人可能會覺得盟軍小題大做,畢竟當時德國對核武器也只是處在摸索階段,想製作"臟彈"是不是早了點。事實上,盟軍諜報人員獲悉,德軍將在1944年6月對即將登陸的盟軍投擲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毒藥,亦或是用同類物質攻擊英國。雖然這項情報的可信度並不那麼高,可盟軍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認真進行了戰前準備。畢竟,"臟彈"一旦出現,造成的任何後果都是難以承受的。

探測輻射用的蓋革計數器

為了安定軍心,最高統帥部並沒有將相關情報通報給參加登陸作戰的部隊。艾森豪威爾親自與丘吉爾商議此事,並提出向英國派遣秘密防化部隊用以待命。英國人知道後自然是滿口答應。很快,第一批核輻射探測器和蓋革計數器(一種專門探測電離輻射強度的記數儀器)就運抵英國。同時,準備同登陸部隊一起行動的專業防化兵也在緊張地培訓中。除了上述準備外,許多醫療機構都接到命令,要求密切注意噁心、疲勞、白血球異常等癥狀。如果疾患大量出現,要第一時間向上級報告,以便相關部隊採取措施。

如果德國在諾曼底登陸時使用"臟彈",後果不堪設想

隨著1944年6月6日的到來,世界上最大的海上登陸作戰開始,近300萬盟軍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奔赴法國諾曼底。恐怕當中的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們身邊除了朝夕相處的袍澤外,還有不少核生化專家以及經過特殊培訓的防化部隊。萬一納粹分子"狗急跳牆",他們將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處置。不僅如此,天空中盟軍也安排了大量偵察機、觀測機巡邏,仔細甄別有無異常氣體、雲霧等飄向盟軍登陸場。萬幸的是,讓所有人心驚膽戰的"臟彈"攻擊、生化攻擊並沒有出現,同盟國成功開闢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

"薄荷行動"為日後的核試驗,與對日核打擊提供了不少經驗

雖然先前大量的工作未能派上用場,不過美英等國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德國的"臟彈"危機消弭後,所有"薄荷行動"的資料、數據全部歸檔併入了"曼哈頓工程",為日後首枚原子彈爆炸檢測提供了第一手技術資料。而在廣島和長崎遭到核打擊後,盟軍也按照當年"薄荷行動"所積累的經驗,取得了核爆炸地區許多寶貴的數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坦克世界 的精彩文章:

能扛又耐打,二戰時期誕生的這款保時捷,很多人都不知道
二戰曾經碾壓德國坦克的蘇聯TD,無法大規模生產,卻作用巨大!

TAG:坦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