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傷害比死還可怕!

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傷害比死還可怕!

最近一期的《奇葩大會》邀請了心理學家武志紅聊了聊#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傷害#,一句「家會傷人」點醒和戳中了很多人的痛處。

「原生家庭」這個詞被人們再一次的關注。

通俗的講,原生家庭就是親生父母兄弟姐妹組成的家庭。

再生家庭,是自己長大成年後跟自己的伴侶子女新組成的家庭。

著名的的家庭治療師維吉尼亞?薩提亞曾經說過:「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一生。」

而一個破碎的原生家庭,就像撒在心裡的一把碎玻璃渣子,即便多年後傷口癒合,肉里還是隱隱作痛。

「原生家庭帶給人的影響」有多可怕呢?

《歡樂頌》中樊勝美,一個被原生家庭深深拉入泥潭無法自拔的女人。

在家人眼裡,她儼然是一台「賺錢機器」,她的父母總是跟她要錢貼補哥嫂一家,因為對父母的愚孝,她一次又一次滿足的他們,她的哥哥嫂嫂也跟伸手要錢,小侄子也要靠她來養著。

雖然痛恨重男輕女家庭帶給自己的不公平對待,但同時又被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漸不受控制的成長為自己所討厭的那種人,陷入痛苦輪迴。

豆瓣曾有一個「父母皆禍害」小組,小組成員多是在家庭生活中確實受到不公正待遇,如直接肉體傷害 ,間接人格傷害 ,父母間的矛盾、爭吵、家庭暴力,或對孩子不關注、冷漠造成的傷害。

以及試圖控制孩子的人生,或更為嚴重的猥褻子女、性別歧視等精神傷害。

1

我從小被我媽打了N次,青春期和我爸頂嘴,我爸把一壺剛燒開的水,往我身上潑。肩膀全燙傷了。我媽帶我去醫院,因為要花錢,我媽又在護士面前狂罵我。

2

他們吵架,內容和我沒關係。可是我媽威脅我爸說他敢走出家門就馬上勒死我,繩子都拿出來了。我爸抬腳走了,我媽把我拖到面前拿著繩子對著我比划了一個多小時。

我長大後明白她是想讓我爸回來看到她要勒死我,然後過來阻止,可是我爸沒有回來。那一個多小時是我生命中最艱難的一段時間,那年我上小學三年級。

3

上幼兒園的時候因為我弄丟了10塊錢大冬天讓我穿個內褲跪門外面,因為我一直在外面哭於是我爹把我踹下樓梯了。

上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因為背不出來音標被我媽拿凳子往我身上摔,同學來家裡叫我一起去上學,她讓同學在旁邊看著然後繼續打我= =

上初中的時候因為和同學發簡訊所以被我爹拿皮鞋抽臉+牛津字典砸頭。

還好高中他們都老了打不動我了但是我媽還是因為我沒有按照她的要求寫數學作業而是寫了英語掂菜刀追我,還朝我臉上摔了一個瓷碗。

後來因發布內容過於戾氣負面被刪掉,但是組內網友的真實家庭經歷卻令人觸目驚心。

很多父母知道以後都說:「我養你長大這麼辛苦,你為什麼不拿我當恩人,反而拿我當仇人?」

可是,事實就是,你養我長大沒錯,在那些我不得不和你在一起,我的世界裡只能倚賴你的日日夜夜裡,你除了養我長大,也曾經深深地傷害過我、踐踏過我、吞噬過我、利用過我……

只是這些,你都沒有意識到,也不曾看見過。

就像武志紅老師在大會上講過的一樣:

生命力如果被看見,才是好的生命力,才能有創造有愛,但如果生命力沒被看見,那將會衍生出來恨、憤怒等負面情緒。

武志紅老師在節目中還說一個人的原生家庭給他帶來的影響是世代相傳的。

為什麼?

因為我們身上所體驗到的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更多的可能是幼年人格塑造時所造成的一些不可逆的傷害。

父母總是以為一味的打擊我們,可以促使我們奮進,

但最終導致我們缺乏自信心,極度內向;

父母從來不和我們溝通,比如上學時,回家跟父母分享在學校的趣事,父母卻不屑的說「得了,把注意力放在學習上」,

次數多了,就形成了什麼事都爛在肚子里,跟人疏遠的性格;

這些「童年陰影」會伴隨著我們長大,甚至可能影響到我們的下一代。

它會影響你,繼而通過你,去影響你的婚姻,再通過你的婚姻,去影響下一代的原生家庭。

毀掉你童年的父母,他們的童年可能也被毀掉。

這就是原生家庭代代相傳的可怕之處。

千萬不要小瞧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人都是看到什麼,就會習慣什麼;習慣什麼,就會體現什麼。

我父母不相愛,我也不相信愛情;

從小父母就告訴錢很臟,我也討厭金錢;

我父母說為人不要太愛出風頭,我也不能隨意發表自己的看法;

我父母說安於本分最重要,我還是不換工作了;

因為原生家庭不幸福的緣故否定愛情不敢結婚的人,從來不在少數。

父母感情不合或離異,直接在子女面前辱罵配偶,並把對配偶的怨恨發泄在子女身上。

當兩個成年人把對婚姻的不滿,當做垃圾倒在孩子身上時,孩子幾乎是崩潰的。

這些爭吵會粉碎孩子弱小的心靈,尤其是安全感、自信心、親密關係等方面。

這有個極端的例子。

小蓮的父親要求她從小考第一,但凡考第二不問青紅皂白就是一通打。班上男生給她寫情書被父親知道了,反而辱罵小蓮不知廉恥勾搭男人。

小蓮早早嫁了人,人人都說不般配,她卻看中他人老實,跟她爸一點也不一樣。

小蓮以為有了家一切都會好起來,每當她情緒失控的時候,辱罵丈夫、同事、朋友的時候,跟她爸罵她的時候一模一樣。

更可怕的是,當她的女兒出生,她幾乎就是她爸附體,雖然小蓮已經儘力控制,卻還是抵擋不住內心的恨意,她動不動就情緒失控,常常黑著臉責罵:「哭什麼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她不過三歲的女兒已經學會了看她臉色行事,有一次,她女兒似乎是想幫她洗碗,笨拙的把餐桌上的碗拿下來,卻失手打破,她臉一沉,正要發脾氣,她女兒已經嚇得簌簌發抖,哭泣著說:「媽媽,不要生氣,不要打我,不要趕我出去,我馬上收拾乾淨。」那一刻,小蓮心如刀割。

她努力的想要逃離原生家庭卻以失敗告終。

我們口口聲聲說著自己不要成為像父母那樣的人,但最終卻往往不知不覺就活成了他們的翻版。

不僅僅是那些傷害和踐踏會傷人,犧牲自我的愛,更是原生家庭里最大的傷害。

哈爾濱有一個單親母親,從兒子中考一直陪讀到兒子考研。

孩子兩次考研兩次失敗,為了母親,他還想再考。

但嚴重的抑鬱症,使他再也考不下去了。

孩子持刀自殘,母親奪刀相救,結果誤刺母親,險些要了她的性命。

據說這位母親本來是一個性格開朗、工作幹練的基層婦女幹部。當她下決心進城陪讀的時候,剛剛40歲出頭。

她拒絕再婚,辭掉工作,賣掉房子,把自己生命的全部都押在了兒子身上。

結果她換來的不僅是孩子考試的失敗,也毀了孩子的人生。

母親為了孩子,過度犧牲自己,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沒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單自己活得累,而且還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精神壓力和負擔。

聯結最緊密的愛,以犧牲自我付出很大的代價,同時卻在進一步破壞彼此的生活,讓父母和孩子都無法活出自我。

那麼,如果我們不幸生於糟糕的原生家庭該怎麼辦呢?

當然,要跟一個差勁的原生家庭和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我從來不會說什麼「感謝苦難」之類的屁話。

苦難就是苦難,很讓人討厭,沒必要感謝它們。

我想說的是,即便是生在一個糟糕的原生家庭,你也要有讓自己變得幸福的能力。

無論父母對你做了什麼,無論父母是無心還是有意,那些都是已經封印在人生里,不可更改的過去。

不要重複回憶你曾承受過的苦難,也不要過分放大它給你帶來的不安,踏踏實實地專註於現在就行了。

原生家庭的傷害不可被治癒,但是可以被接受和釋懷。

成為自己,而不是做為父母贖罪的祭品。

只有意識到這點,才能從原生家庭中,贖回自己。

「人一生有三次出生。第一次出生,是精子與卵子的結合,創造了一個生命;第二次出生,是母親把我們生下來,進入一個已經存在的家庭系統;而第三次出生,就是我們成為自己的決定者。」

來路不由己,但前路可期,生活的主動權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

你不再是「壞蛋」手裡的無辜受害者,你可以自己控制局面。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靠自己找回來。

就像思達說的:「快不快樂這件事情,在於你有沒有改變它的能力和權力」。

看更多戳心好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讀寶典 的精彩文章:

在中國不去努力上好學校,真傻
沒錢女人在婚姻里沒有自由和尊嚴

TAG:夜讀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