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手下文武雙全的奇才 屢立戰功 可惜沒等到明朝建立就死了

朱元璋手下文武雙全的奇才 屢立戰功 可惜沒等到明朝建立就死了

元末明初這段風雲際會的歷史時期,也是將星雲集的時代。常遇春、徐達、李文忠···眾多的將領數不勝數,他們是大明王朝基業的重要奠基人,也是歷史的見證者。在朱元璋眾多的名將之中,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將領,他的故事同樣比那些開國名將更為精彩!

他就是被朱元璋喻為「浙東屏障」的胡深!

胡深,字仲淵,處州龍泉人。年輕的時候就特別的聰明,很有智略,而且跟為難能可貴的是,胡深還通曉百家經典,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奇才。

元朝末年,各地起義不斷。胡深也敏銳察覺到了天下的大勢,發出了「浙東地氣盡白,禍將及矣」的感嘆。但他並沒有因此而選擇沉淪,而是召集鄉里子弟,組建部隊用來自保。當時元朝將領石抹宜孫在處州擔任萬戶鎮守,任命胡深擔任參軍事,招募上千人的部隊前去征討當地的山賊流寇。

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龍泉地區發生叛亂 ,胡深聯合章溢一起前去討伐叛亂,當時縣鄉的流寇全部都被胡深平定。因為胡深幫助石抹宜孫平定了處州地區的流民叛亂,後來被朝廷封為元帥(義兵元帥,類似於民兵首領)。

十二月的時候,朱元璋親自帶兵攻打婺州,當時已經擔任了元帥的胡深,急忙帶領上百輛裝滿糧草和兵器的車輛前去援救,但剛到松溪的時候,卻因為一些原因無法對婺州進行救援,最終被朱元璋奪下婺州。

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朱元璋大將耿再成進攻處州,坐鎮處州的石抹宜孫派遣元帥胡深,葉琛,參謀林彬祖,鎮撫陳中真等人與耿再成交戰。起初的戰況,胡深一行人尚且可以穩住,但是後來胡大海趕到之後徹底扭轉了戰鬥的局面,胡深等人被擊潰,處州城被朱元璋奪下,而石抹宜孫和葉琛等人全部逃走,胡深見大勢已去,便決定帶著龍泉,慶元,松陽,遂昌四縣歸降朱元璋。

朱元璋見胡深來歸降,自然也是十分的開心。在和胡深促膝長談一段時間之後,朱元璋任命胡深擔任左司員外郎,並且派他回到處州,召集自己的部隊,攻打江西。在平定了江西之後,胡深還親派自己的親軍指揮鎮守江西吉安。

後來處州苗蠻發生叛亂,耿再成被殺,朱元璋派胡深聯合邵榮一起,平定了當地的叛亂。雖然平定了,但是偶爾還有山賊作亂,胡深便在處州募集了一支萬人以上的部隊,然後帶兵攻打山賊老巢,活捉賊帥,徹底平定了當地的叛亂。

但是隨之而來,另外一個問題出現了。

張士誠派大將謝再興進犯東陽,當時在朱元璋麾下擔任左丞的李文忠任派胡深擔任前鋒,殺退了謝再興的進攻。胡深當時還建議李文忠「以諸全為浙東籓屏,乃度地去諸全五十里並五指山築新城,分兵戍守」。

後來的事實證明,胡深的策略是正確的。不死心的張士誠又派大將李伯升前來攻打,但是卻因為諸全修建的新城池太過牢固,只好敗走。至此,朱元璋才真正意識到胡深的軍事才能,為了嘉獎胡深在諸全之戰的功績,特別賞賜了他一匹好馬。

後來方國珍的兒子方明善帶兵攻打溫州土豪周宗道,胡深奉命出兵迎擊方明善,並一路拔下瑞安,進擊溫州。當時胡深的攻勢把方明善嚇唬住了,方明善無計可施,只好拿出三萬歲銀送於胡深,希望胡深能夠撤兵,而胡深在得了三萬歲銀之後,這才帶兵返回。

此時胡深的人生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似乎只要繼續現在的勢頭,以後必定能幫朱元璋建立一番偉業。但遺憾的是,胡深好運氣到頭了!

元朝大將陳友定帶兵攻打處州,胡深親自帶兵出戰應敵,由於準備及時,所以胡深的處州駐軍擊敗了陳友定的大軍,並奪下了浦城,松溪城,活捉了當地守將張子玉。一時風頭無二。得勝的胡深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寫信建議朱元璋調集廣信,撫州,建昌三路兵馬,然後謀劃奪取閩地。

朱元璋派廣信軍指揮朱亮祖帶兵出鉛山,建昌,聯合左丞王溥與胡深的部隊匯合。當時朱亮祖希望速戰速決,奪取建寧,但是陳友定的大將阮德柔一直閉門不戰,胡深建議朱亮祖緩一緩再攻打,但是後來阮德柔的部隊屯兵到錦江,威脅胡深腹背,朱亮祖派胡深緊急出戰,結果卻被陳友定的精銳截住並陷入夾擊的局面,胡深拚死突圍,但是卻因馬蹶被絆倒,被陳友定殺害,享年五十二歲。

後來朱元璋和宋濂談及胡深的時候,曾評價他是「浙東一障,吾方賴之」,能獲得朱元璋如此的評價,胡深的人生也可以說是相當圓滿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涯讀涯史 的精彩文章:

這兩父子雖然在歷史聲名不顯 卻在明朝創下一記錄
張居正獨掌大權後 想推薦此人擔任內閣大學士 他卻直接辭官回家

TAG:涯讀涯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