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小二畫嘮:以墨色濃淡表山水情韻

小二畫嘮:以墨色濃淡表山水情韻

根據小二畫嘮語音直播整理收錄

我不是藝術的創造者,

我只是藝術的搬運工。

小二畫嘮,我們今天接著聊。

小二畫嘮3.30

親愛的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又到了咱們小二畫嘮的節目了,那今天是周末,咱們來聊一聊一張明朝時期的中國古典人物畫。

它的作者是誰陳老蓮,那我們之前也介紹過他的葉子,是我之前讓大家練線描的時候可以去臨摹的,讓我們就來看看他的畫。

大家看一看這張畫,這張畫就是陳老蓮的,陳老蓮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畫家,又名蓮子,老了以後自己號稱自己叫老蓮。

他在南方,特別是在浙江地區,是屬於特別有名的,因為他就出生在那。

明朝崇禎皇帝掛在了景山的歪脖樹上之後,他也就去當了和尚,但是估計是俗事未了啊,然後後來就還俗了,之後就靠賣畫為生。

他的畫都特別好,都會畫,而且畫的別具一番風格,特別是人物畫,畫的特別好,而且特別是到了後期,屬於形象特別誇張,然後姿態迥異,然後性格特點特別突出,只要我們一看到這張畫,看著特別怪異,特別詭異,包括石頭樹花人,都感覺和我們看到傳統的繪畫是不一樣的,那我們第一想到的人,那就是陳老蓮。

我記得在念書的時候老師一直跟我們說,陳老蓮的作品,拿到國際上都是別具一格的,都是被國外人認可的。

我之前也講過,中國畫很多時候不被國外人認可的,但是陳老蓮的作品是一定被外國人認可的,他特別當代,而且特別的,用西方繪畫說,構成感特彆強,圖示感也特彆強。

那咱們就來說說這張畫的題目,題目叫什麼呢?叫《鬥草圖》,這幾個姑娘,這幾位女性在幹嘛?在鬥草,鬥草是什麼呢?

鬥草其實是一種遊戲,而且這種遊戲說白了,大家其實小時候都玩過,但是我們斗的不是草,我們斗的是什麼,在北京有一個遊戲叫「拔根」。

就是在秋天的時候,樹葉都落了,特別是楊樹,我記得我們家院門口就兩棵楊樹,然後秋天的時候掉下來一大堆葉子,然後我就跟我姐姐一塊,我們倆就「拔根」,看誰的樹葉的葉柄,能把對方的拔斷。

這種遊戲特別好玩,小時候每次玩都特別開心,每次都把贏的那個留下來,等第二次接著拔,但是第二次一拔就斷了,那時候不懂,其實就是水份流失了。

這個鬥草就是這種,但是鬥草分兩種,一種叫文斗,一種叫武鬥。

那在什麼時期呢?為什麼要玩這個呢?這個其實是一個民俗,端午節時期的,而且這個最早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魏晉南北朝雖然是動亂,但是確實是我們民族大融合,和文化、思想最繁榮最興盛的時候。

為什麼?因為四分五裂了嘛,然後這個時候就各種思想都起來了,救國的思想啊,治理國家的思想都起來了,思想大繁榮和民族大融合的時候。

這時候像各種都開始了,什麼喝酒的喝酒,拔草的拔草,都有了這各種活動。

而這種活動特別到了唐朝以後,漸漸成為了我們這樣的小孩,然後還有婦女,小孩是因為小時候沒玩具玩,就玩這個,那婦女估計也是沒事幹,成天三個女人一台戲,累了也來斗一斗。

但是這種鬥草,確實能唱一台戲,我們講了剛才這種「拔根」的遊戲,它是武鬥,武鬥適合小孩玩,小孩和小孩之間,咱倆比比誰的厲害,然後,你看,我把你拔斷了,你看你輸了吧,你得聽我的,我老大。

這直接用武力解決問題,那這個婦女之間她們比什麼呢?她們就得文斗。

那文斗怎麼斗呢?我們就來看看這張畫

大家看這兩位女性,一個拿著扇子,然後另一個袖子里有一堆花,鬥草也不是全指的草,到了文斗的時候其實就是指的百草百花,都藏袖子裡頭。

然後大家比一比,你把你的好東西拿出來,我把我的好東西拿出來,然後大家看誰有文化。

大家看一下,這五位女性,她們各有各的姿態,寬大的袖袍里都裝著她們藏好的,準備來斗的百花,然後每一個人拿出來一個,都要非常有講究。

而且我們看她們身子底下坐的是什麼,一個是席,這種編織物,從不同的席上也能看出她們的身份不一樣。

有的就坐個芭蕉葉,芭蕉是最大的嘛,芭蕉代表什麼呀,家大業大,有的是騾馬,芭蕉又叫什麼呢?解憂樹,對吧。

這些小姐、姑娘都在她們的閨房裡頭,不能出門,然後天天看不見人,就會有怨氣,有怨氣怎麼辦呀?那就把這個怨氣跟芭蕉樹聊一聊。

然後還有那就是席,席地而坐,像這個席他好像缺一個東西,沒畫一個東西,就是這個方席,四角是有壓席的,不然這風一吹,就吹跑了,這塊缺個東西,我也是剛發現。

席地而坐都坐踏實了,咱們就得拿出來斗一鬥了,怎麼都呢?不是說你拿一個梅花,我拿個桃花,我們拿出來的花,我們還得有講。

說白了,言是鬥草,其實是鬥文化,不是說拿出來什麼花就行了,其實拿出來的東西都有講的。

比如說掏出一朵畫,枝幹上就一朵花沒有別的東西,那叫什麼呢?她說:我這個叫蘭,那為什麼叫蘭花的蘭?因為蘭花就是一根枝子出一朵花。

然後那還有,說你這個叫蘭,那她也抽出一個,說我這個叫穗,就像麥穗一樣,左右上下長的都是花苞,就一堆,就像咱們之前講的碧桃一樣,這是穗。

然後這倆女的就杠上了,你不是叫穗嘛,行!然後接著就抽出一個說,我這個叫兄弟穗,就是上面一個下面一個上面一個下面一個,這是先有哥哥再有弟弟,這叫兄弟穗。

那又有人就拿出來說了,我這個叫夫妻穗。夫妻穗是什麼?我們之前講的那個並蒂蓮花,兩個頭的蓮花。

那有了這個夫妻穗了,那人家還說有這個老子兒子穗,爺爺孫子穗,就是說一個大花包一個小花苞,就這種斗。

那還有人還說有仇人穗,就兩個花苞相對著。就是通過這種斗貧的形式,說這是一種娛樂也好,是一種相互逗著玩也好,是一種勾心鬥角一樣也好,就是這種東西,像我剛講的這個是哪有呢?是在紅樓夢裡頭有記載的。

這就是端午節的一個娛樂方式,不像現在的娛樂形式這麼多,那個時候只有這些,這種比較有意思的活動。

然後五月端午的時候,正好又是花都開了,大家就能去尋覓不同的花,看誰找的奇特,新、奇、特,就像誰找到了四葉草一樣,就很幸運,就是這個意思。

像有些地方,比如我們家鄉端午節的時候就會有五毒廟會,為什麼呢?因為端午節熱了,蟲子都出來了,蟲子都出來怎麼辦呢?

那這個五毒廟會上肯定要賣東西,賣什麼呀?賣香包,香包裡頭就裝了這種中草藥,帶在身上香氣撲鼻,沁人心脾,天開始熱了啊,對你的身體是很舒服的。

然後還有你戴在身上之後,蚊蟲就不會叮你咬你了,然後我們祖先老祖宗,就把這些事情,這些東西,當成一個好玩的事情來做。

就像他們去采這些花的時候,其實也是采這些草藥擱到身上,其實也是可以這樣理解的。

那這張畫的意思就是這樣,然後這張畫我們看一看,其實畫的是非常非常的有意思的,人物都是通過這種線描的形式,白描的形式畫出來。

畫出來之後稍微地用一些淡墨進行輕輕的一個分染,分染完了之後設了一些淡彩,但是呢,他在頭髮上下足了文章。

我們講了頭髮,在中國工筆畫裡面,都是用淡墨一遍一遍染出來的,大家等回頭上完課,小助手把這個高清圖發到群里,大家可以看一下。

這個高清圖裡面,他那個頭髮畫的是非常非常的細的,而且這個墨色都非常非常透的,這是我一直在講的這一塊,很重要的。

還有就是後面的這個假山,假山從小到大,從底下往上走,越往底下越尖,越往上篇幅越大,而且這種構成的形式特別好看,讓人覺得那麼奇特,而這個山又是一角貼住,又不是把整個的這一邊都佔住,還留了一個小氣口。

這個起口就讓這張畫活了,不染的畫就會覺得這張畫好窩心,感覺這個石頭好重啊,就把這個小氣口一去掉,就把這個石頭減輕了很大的一個分量。

大家看,就是這一塊。然後接著就是上面的松樹,大家看松樹也特別特別有意思,這種大蒲扇的松針,然後畫完了之後,又用綠色稍微的染了一下,就很簡單了。

然後每一個石頭也好,樹也好,然後樹榦也好松針也好,他都非常的圖式化,然後畫出來就非常非常有意思。

大家看這種人物的造型和這種石頭的造型,就很怪異的,大家都可以認為陳老蓮畫的,是非常非常有才氣的,非常非常厲害的一位畫家。

包括他的用線,在人物畫上的用線可以達到一個爐火純青的地步,我們大家其實可以看一看。

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個,這個女的穿的上衣,和她的裡邊的套裙、裙子,大家看這兩個墨色都是不一樣的,包括粗細,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出來,墨色都是不一樣的,然後粗細也是有變化的。

這個變化在哪兒?大家看這主要的這個大衣褶是粗的,然後底下那些小的,輔助的,都是細的,所以我一直也跟大家說,畫畫之前一定要分清主次,包括畫山水也是。

你找出大輪廓,那個是主要的,該粗的粗,該重的重,裡面的輔助的這些小皴法小線,那是配合你的主的大輪廓和大結構的,不要去搶你的主線和朱輪廓。

基本上這張畫就跟大家聊到這了,畫線描的朋友可以好好學一下這個,這個線描畫的真的是不錯的,大家真的可以練一練。

除了手的造型不對,倒也不能說不對,這是中國繪畫的一種方式方法,它有它的特點,等哪天我跟大家聊一聊,中國人物畫畫手也是特別有講究的,雖然造型跟西方的不一樣。

雖然這種畫法是錯的,和這個實體實物是不對的,但是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一種美,形成了自己的一種審美方式,自然的就好看了。

那行,今天咱們小二畫嘮就聊到這了,咱們明兒見。

小二畫嘮4.2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親愛的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剛剛念了一首詩,杜牧的《山行》。

這首詩記得是我小學的時候老師教的一首詩,而這首詩講的是一個秋天的故事。

秋天呢,這首詩什麼都有了,寫了山路寫了人家寫了白雲寫了紅葉,構成了一幅和諧而統一的畫面,這首詩應該配什麼樣的畫呢?那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

這張畫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叫《丹林詩意圖》,作者是蕭照,南宋山西陽城人,他的作品畫的非常好,好的哪?因為他的師傅很出名,他的師傅叫什麼呢?叫李唐。

李唐這個人的《萬壑松風圖》畫的是非常非常好的,而蕭照遇見他的師傅是非常非常巧合的。

當時,在靖康之變的時候,我們看《射鵰英雄傳》里都有,郭靖,楊康,靖康之變。

靖康之變之後,農民起義軍為了反抗女真,然後建立了義軍,蕭照就加入了義軍,在加入義軍的時候,偶有一天認識了逃難的李唐。

蕭照素來仰慕李唐,之後蕭照就拜其為師了,後來跟著他一直逃到了南宋,然後在南宋學畫的時候,後來技藝大長,被特招入了南宋的畫院。

進了畫院之後他的作品就很傳世了,比如說什麼《秋山紅樹圖》,包括咱們這個《丹林詩意圖》啊,還有後面最為出名的是《中興瑞應圖》,這張一會咱們會跟大家聊一聊,這十二張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

那咱們還是老規矩,看畫之前先看印。

這個印,大家一看都非常非常的熟悉了吧,圓的「古稀天子「,乾隆的,然後「八征耄念之寶」這也是乾隆的,「太上皇帝之寶」這還是乾隆的。

然後我們看看右邊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獲澤畫惟宗李唐

獲澤說的是蕭照,為什麼叫他獲澤呢?大家想一想,中國古代稱人有時候不直接叫他的名字,比如說,胡曉松,不會稱胡曉松的,那肯定稱小二,要不就子永年,或者他出生地在哪,比如說我出生在彭城,那就彭城小二。

所以乾隆這首御制詩就單單指的蕭照。

蕭照畫,「惟宗李唐」,就是蕭照畫畫以李唐為宗師,為老師。

丹林詩客寫相羊

丹林是什麼,就是紅樹葉,就像咱們這張畫一樣。寫相羊,相羊就是徘徊著的意思。

似其志遠高間者

就是屬於高人,這種出世入世的人,但是最後一句話給拐回來了。

十二何傳瑞應詳

瑞應詳是什麼意思,就是我們剛才跟大家說的,就是他一張比較出名的畫,《中興瑞應圖》。

說到這個瑞應圖,就必須說到一個人,宋徽宗,他在靖康二年的時候,很早就制定了一個叫太宗誓約的傳說,原因就是為了東京汴梁失手之後,他歸咎於卿宗,當時不是卿宗和徽宗一塊嘛。

他就立了一個遺詔,就是高宗,南宋的第一個皇帝,那麼這個瑞應圖這十二張圖,就是十二個說法,全部都是有映射的,要高宗當皇帝,就像當年陳勝吳廣出師一樣,得有名。

陳勝吳廣在魚肚子裡頭掏出來一個,陳勝王,然後又挖出一個什麼獨目的人,反正中國古人從起義軍到皇帝,他做任何事情都得出師有名。

而這個出師有名不僅僅說,以前說是有什麼「老天讓我當皇帝了,我是天的兒子,叫天子「。

還有就說我這個皇帝是有傳位詔書的,就像雍正。

到了高宗那他一定得弄出這十二個所謂的太宗誓約,徽宗讓我當皇帝,那當皇帝就有十二個與之相應的內容,那這十二個內容又是什麼呢?

這十二個內容就分別描寫了高宗繼位之前的十二段場景,每一段的都記載了他當皇帝之前的祥瑞之兆,而且每一段都有這麼一個人叫曹勛,他的讚美之詞。

然後比如說第一個,第一個他寫的是什麼呢?叫:誕遇精光。啥意思啊,就是高宗這個皇帝,他出生的時候徽宗的妃子分娩的時候,生他的時候,突然精光一照,有四位神仙保護著她,這就是第一兆。

第二張就是說有神人告訴趙構的母親,你要用新的飯喂他,不要用剩的飯,就形容他的身份是很高貴的。

第三個叫:騎射舉囊,就是以前趙構沒當皇帝的時候,他是康王,他非常非常的英勇。就是說他非常非常的厲害。

然後第四個就是靖康元年2月康王出世為質,就是說你不聽話把你兒子給我拿過來當人質,這個春秋戰國時期特別特別多。

但是說把康王送過去之後,這女真人都害怕,說,喲他太英勇了,不行,得換人,就換了叫肅王的人為質,這個就說明他與眾不同。

還有第三張圖講的是靖康十一年的時候,又派他去,然後臨行前的時候,他的宮女就看見他身邊有四大神在護佑著,但其他人沒看見,就說明這個女孩她有天眼。

還有就是說這個時候他又要去為質了,他就得北上,悲傷的時候他就騎了一匹馬,然後有一個人就陪著他去。

這個人是刑部的一個尚書,叫王雲,王雲互送他北上。這個時候到了一個叫崔府君廟的地方,這個崔府靈君就告訴他,你不要北上,說你到了那會不好的。

然後這個時候,當地的老百姓就懷疑這個王雲是女真的尖細,就把王雲殺了,就說明有神護佑著趙構。

然後第七個了就是說他媽跟他爹去狩獵了的時候,然後就心裡想「我這個兒子能不能當皇帝啊?我還是擲棋子問一問「,然後就把康王的名字寫到棋子上,然後就與棋子一起扔到棋盤上。

然後最後唯一就是上面寫著康王名字的棋子落到了九宮格里,這就預示著這個康王一定會繼承大統,成為皇帝。

她還把這個事告訴了她老公,宋徽宗就很迷信就問卜了,說這個好這個非常非常滿意,我就覺得這康王一定能繼承我的大統。

還有就是說康王的命大,康王不是沒北上么,就金兵就追他,找他,然後一個老婦人就騙過了搜他的人,讓康王得以安全脫身,也是說他真命天子,命大怎麼著的。

再就是說靖康二年,康王射箭問卜,就說這幫人特別不自信,幹什麼都得都得問卜,射箭也得問卜,然後連發三隻箭全部射中了,全都射中了一個叫飛仙台的地。這一射中了,這既顯示我的武功好,又顯示我的命好,我天子是吧。

還有就是康王打獵射中了一個白兔,當時金國的國號,五行上白,然後這康王一下把白色射中了,就說你的這個白色一定敗。

再後來就是康王帶軍得渡過黃河,康王剛過了黃河,估計是逃過去,黃河水就化了,然後沒被追上。

第十二個最絕,就是也是靖康元年的事,都是他們沒敗家之前,然後這個康王就被任命為天下的兵馬大帥,這一夜康王就做夢,卿宗脫下了皇袍,給他披在身上,這康王披上龍袍當皇帝了。

所以說這十二張圖,十二個寓意,十二個讚美之詞,就是寫宋高宗趙構的。

所以這個乾隆說,你這好那好你畫的又好,你內容又好,然後已經也高,但是你是拍馬屁的,所以略有貶義的意思,所以說乾隆他作為一個統治者,他也會看到之前這些統治者不好的地方,也會以史為鑒。

然後咱們大家來看看這張小畫,畫不大一個小冊頁,青綠山水,畫的還是挺好的。樹法石法都是很精細的,特別是右邊的這個樹法,是用了點頁法和夾葉法相互配合,搭配的。

特別是樹用了這種圓的夾葉法,然後後面的樹又用了兩種點葉的,一種是橫著的一種是這種個字型的,把這個畫右半邊,比較重要的地方畫下來。

然後樹下面有一個高士在地上坐著,然後旁邊兩個小童陪著他。

左邊也是一個夾葉配著一些乾枯的,耷拉下來的樹,這主要表現一個秋景么。

然後這個青綠山水配的不是那種大青綠,是小青綠,沒有那麼多的配色,就是簡單的一到兩遍的石綠配一下,然後石青也是比較淡淡的。

比較有意思的地方,我認為是他後面的這種雲,這種雲我們講過,其實雲有好多種的畫法,有留出來的,勾出來的,畫出來的,像這種的就是勾出來之後,再分染的。

這種雲有點像工筆的這種雲的畫法,然後在雲的疊嶂裡面又冒出一些山,把層次表現的比較豐富,山體表現比較厚,關鍵是厚。

什麼叫厚,其實就是讓它有縱深感,我們通過山水畫的三遠法,可以表現出來,高遠深遠平遠,那我們這個雲的也是非常非常關鍵的,這個雲能讓你的空間感拉得更深更長,可以更為細緻的刻畫。

因為咱們中國山水畫山啊樹啊,都要畫的虛虛的,唯一能畫的細緻的是什麼?雲。大家看這張畫的雲就非常非常細緻。

而且像這種雲的勾勒法大家看一看,他不是沖一個方向,是好幾個方向,然後相互疊加,疊加出來形狀沒有變化,這樣的讓雲更有層次,完了之後,山裡的雲不是沖一個方向的,是日照香爐生紫煙,就是這種感覺,所以這是他比較妙的一個地方。

後面用一些淡淡的這種青綠,稍微弄了弄,遠山稍微勾了勾,皴了皴,都用了一些長條披麻皴,也看出畫家的技法也是畫的很好的。

還有就是大家看一下最左邊的樹,我一直想跟大家說,你畫這種樹的時候,最左邊的沒有葉子的樹,大家看,我為什麼要讓大家先臨芥子園,臨芥子園就是為了掌握筆法。

但是他的墨色都是一樣的,我為什麼要大家回來再臨高清圖,目的是什麼?就是讓大家掌握墨色,大家虛上眼睛看,其實這個墨色是不一樣的。

越往枝幹上,它的墨色就會越重,越往主幹上,墨色越淡,所以大家在畫的時候一定要分出墨色的淺重。

然後還有大家看,甭管你上多重的石青石綠,這個樹,這個石頭沒有特別重的地方,除非你打苔點稍微重一點,所以一定要慎用重墨。

那好,咱們今天的小二畫嘮就到這裡了,咱們明兒再見。

小二畫嘮4.3

親愛的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那咱們今天聊一聊什麼呢?咱們聊聊中國畫的用墨。

一直也沒有跟大家系統的聊過中國畫的用墨,所以我看到大家在繪畫的時候,這個重墨濃墨用的是最多的,而這種黑黑到了一個層次,就是能用多黑就用多黑,恨不得整張紙上都是黑的。

咱們也沒有系統地跟大家聊過,所以今天的我想通過一些實例來跟大家看一看,咱們這個中國畫的墨色。

首先我們先回憶一下昨天的那張畫,昨天的《丹林詩意圖》,我跟大家特地聊過,這張畫上基本上沒有重墨。

即使畫青綠山水大家也看到了,它的墨色都是相對的淡墨,而這種淡墨的層次是特別特別的多,說到這我就想到一個問題。

就是我在咱們小二畫嘮的公眾號里有一個基礎教程,第一篇就是如何開始調墨,我想大家在畫畫之前,先看一看如何調墨,如何做到一筆用盡。

首先大家看這張畫,一張畫小青綠山水,那這張畫大家看看, 很協調,很柔和,它最重的地方是這個樹的苔點,樹是這個樹的胡椒點,和這個山上面苔點。

這個就是它最重的地方,而整張畫的很多的墨色,都是以它為一個分界,然後全都弱於它。

但是在弱於它的同時,這些墨色都是有變化的,大家看看,石頭的變化,然後樹的皴法,這些墨色都比這幾個點淡了很多,而且在淡墨裡面他又分了很多很多個層次出來。

比如說我們看這個前景,這個前景的地方他畫到哪兒了?外輪廓的墨色,是我一直講外輪廓很重要,外輪廓的墨色是紅色的,然後綠色的皴的是裡面的結構,這裡面的結構和外輪廓這兩個對比,兩個墨色是不一樣的。

那在這種不一樣的裡面,它形成了一種墨色的變化,那這種墨色的變化,色的變化和線的變化,那自然形成了石頭凹凸的變化。

這種凹凸的變化,再加上染色,那自然就形成了這個畫面的起伏感,在一個小的範圍裡面就有這種變化,就像一個小宇宙裡面,一個小塊裡面就是一個小的生態環境。

而這個小的生態環境裡面有出生,然後生長,然後成熟,然後繁衍,然後到死亡,然後這個墨色也是這樣。

在這一個小局部裡面,能從重墨然後淡墨然後結構,各個方面就從墨里就能反應出來,這就是好的畫即使截一個局部,都是很好很好的,都能讓我們來細細的琢磨。

那這張吳昌碩的大家看,墨色的變化就很大了,但是他的墨色變化是前景和後景的一個變化。

前面一棵松樹和後面一棵松樹,他用這種墨的乾濕的變化,濕就是淡墨,干就用焦墨,然後把這個松樹前後的關係表現出來,然後再往後,石頭直接用最淡最淡的墨,把這種層次表現出來。

而且畫的時候不僅僅是乾濕的結合,我們講中國畫,說一聊寫意你得乾濕結合,什麼叫乾和濕。

那大家看,干,這個松樹枝他用的比較乾的墨,那濕他用的淡墨。但是難道就是只有松樹枝用的干墨,其它地方就沒有重墨的么?

那他為了相互呼應怎麼辦?大家看這個樹的苔點上,他用了幾筆重墨,自然這個畫就相互襯托搭配了,不然只是葉子,松針是重墨,那其他地方沒有相互呼應的地方,那這畫也相對的有點單調,而且我們講過,也是不平衡的一個表現。

那同樣的道理,後面的淡墨有了,那如果沒有後面的這個石頭相互襯托一下,那這個淡墨也是單調的。

那淡墨和重墨之間的需要一個過渡怎麼辦?就是一顆石頭後面,有一顆比最遠石頭重一點的,比前面那棵樹淡一點的石頭,這三種墨色,三種大的墨色相互呼應,才使這張畫相對完整,墨色的相對完整,濃淡乾濕都有。

而且墨色焦濃重淡清的變化也都有,這是比較豐富的,可以說這張畫用做飯來講就是,香油,醬油,味精,胡椒粉全都齊了。

吃的屬於重口味,那剛才講的那張屬於比如說我們吃的淮揚菜,比較清淡,吃的是原本的味道,就是這種。

那然後這張畫大家看,過年的時候咱們講過,這個黑就直接在黑的一個層次裡面,不停的變化。

就是黑到極致,但是黑裡面又分很黑,黑一點,次黑一點這種變化,就是咱們中國工筆畫的一個特點,又黑又透,黑到極致,然後黑的裡面又有很多很多層的這種層次感。

這就是我們第一張可以說是這種淮揚菜的原口味,那我們這個就是在辣的裡面,可以說是中麻,重辣,麻辣,不同的辣,那都是非常非常辣的。

所以我們說這張畫就是在一個重墨的環境裡面,要分出不同的層次,就是辣椒都是辣椒,但辣還分最辣的,比它稍微次一點的,比它再次一點的,這樣大家應該就能聽懂了。

所以說我今天的舉的這幾個例子,我也就想跟大家說,用墨,我們中國畫講究墨法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前一段時間一直在跟大家強調的是筆法,注意用筆,用線,強調到用線在中國畫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那我也慢慢的忽略了一些用墨的地方,那今天正好一塊來跟大家再講講用墨,用墨我個人跟大家推薦,還是希望大家去用研的墨。

研的墨好在哪,我也跟大家講了好多遍了,一個是乾淨,第二個層次多,層次特別特別多。

比如說大家畫山水,用松煙就足夠了,純松煙就特別特別好,又便宜又經濟又實惠,然後研出來的墨,就研一點,就足夠你畫一張小畫的了。

而且它的層次,墨色特別多,就畫遠山的話,我跟大家之前講過,就你比里有墨,然後你在你的筆洗里涮一下,然後你再直接畫後面的遠山,等幹了之後那個灰灰的感覺,那個遠山虛虛的,效果就特別特別的棒,也特別特別的好。

墨汁屬於現代的一個日用產品,真正能夠達到這種層次的,有,但是說真正那麼好吧,確實相對差一些,既然我們學習臨摹的是古畫,我們最好能和古人一樣,去用古人的這些東西,去體會到古人畫這些畫時候的一些基本的感受。

這樣才有助於大家去畫,所以我跟大家說,甭管畫石頭畫樹,你的墨千萬別太重,淡一點就不夠了,不夠了咱再補唄,重一點就行了,所以一開始不要直接拿著黑墨就去畫。

這是畫山水,那畫工筆也是同樣的一個道理,一開始染色用淡淡的墨染,然後染兩遍之後,比如說為了讓它突出一個效果,可以稍微重一點,然後再染。

包括畫這個我們工筆畫也是,我們分重彩淡彩,所以你一定要畫到了重彩,知道這個大紅色怎麼畫,黃色怎麼畫,這個綠色葉子怎麼畫,畫的非常非常重彩,都上的石青,石綠了。

這時候你再回來畫淡彩,你才知道到一個什麼程度,就是你吃完眼了知道咸,才知道什麼叫適中,什麼叫淡,你不吃鹽你不知道這個咸是什麼味道。

所以通過這種比較簡單的一個比較,也讓大家了解一下咱們中國畫的基本的一個用墨,所以今兒就跟大家稍微聊到這,我們明兒見。

小二畫嘮4.4

親愛的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又到了咱們小二畫嘮的節目,今天是清明小長假開始放假了,北京也迎來了入春之後的第二場雪,雪下的非常大,整個北京城這個點交通已經癱瘓了。

有沒有還堵在路上的朋友們?是不是南方的天氣已經非常非常暖和了?北京已經又回到了這個初春立春的氣溫了,那好吧,那咱們今天接著聊咱們的畫。

我們之前那和大家聊了蕭照畫,聊了蕭照的《丹林詩意圖》,然後又聊了蕭照的《瑞應圖》還聊到蕭照的老師,李唐。

那我們今天就聊一聊這位老師,李唐。李唐是南宋非常非常出名的一位畫家,河南孟縣人,一直是以賣畫為生,後來在宋徽宗時期被發現了,進入當時的畫院,宋徽宗當時的畫院格調是非常非常高的,進入的要求也是非常非常高的。

是在宋徽宗的統治監督之下建立的,而李唐他善畫山水人物,學的是之前的范寬這一類人,自成一派,特別是他創造了大斧劈皴,是一直沿用到今的。

我們今天講的就是他的這張畫,這張《採薇圖》。

圖太大,發不過去,我只能給大家截一下,回頭等咱們小二畫嘮結束之後,小助手會把這個圖給大家發到咱們的群里。

為什麼大?因為它前後都被收藏了好多回,被這些收藏的人不停的題字,然後不停的加,手絹就特別特別長。

這個就屬於李唐的代表作了,他出名是在什麼時候呢?其實也是中年以後,四十八歲才去參加當時在東京汴梁,這個開封地區,這個皇室,這個畫院的考試,你得入了我的法眼,考試過了才能成為我的畫院的一個畫家。

不成想他在這個考試中就過了,而且是宋徽宗親自審閱,宋徽宗這個不是好皇帝的大藝術家,他對藝術的把控是肯定要比乾隆厲害的多得多,所以他一眼就挑中了李唐。

把他引入了畫院,而且後來宋徽宗的兒子,我們講的,叫康王趙構,我們講了瑞應圖就說的趙構。

這個李唐也在康王那待過,後來趙構當了皇帝之後,他那也就跟隨著趙構到了杭州,然後也指點過,教過趙構畫畫。

那咱們這個圖的內容是什麼?大家看,就是倆人坐著,然後又是樹又是石頭,然後在林間坐著。

這是誰呢?這倆人又代表的什麼意思呢?

這個是一個傳說,什麼時候呢?商代的兩個人,這一說又是好幾千年的事情了,商朝的兩個貴族,伯夷和叔齊,他們兄弟在幹嘛?

在林間找吃的,找吃的之後,然後找不著了,最後餓死在首陽山的故事。

而這個題目,採薇是什麼意思?

采,就不用說了,是個動詞,然後薇是什麼,就是一種野生的豌豆,用來充饑用的,最早記載就是史記的伯夷列傳里,就講的他們兄弟倆,寧可餓死也不食周朝飯的故事。

這個故事是怎麼回事呢?其實說出來也挺有意思的,就是這倆人互為兄弟,而且都德才兼備。

他們就相互欣賞,然後都認為對方比自己強,但是他們那時候還封閉,當國君誰都不願意當,就相互讓來讓去讓來讓去,都認為對方才是繼承王位的最好人選。

然後就都請他們的父王傳位給對方,最後實在僵持不下了怎麼辦?倆人就都跑了,那當爹的怎麼辦呀?說這也沒辦法,那我只能傳給我另外一個兒子了。

然後這倆傢伙才覺得終於這個事放下了,然後等到他們完事之後,覺得這事踏實了之後,紂王當了皇帝了,紂王當老大了。

但是紂王推行暴政,他們又認為商紂王是個不好的皇帝,然後聽說周文王善待百姓,他就想,那我得去投奔周文王,等到了目的地的時候,周文王沒了,人死了,那周武王在周文王還沒入土為安,就率領著大軍來討伐商紂。

然後這哥倆就覺得你周武王這樣做不對的,你父親去世不久,你應該去好好的守孝啊,不能大舉興兵事,這是不孝的。

然後他倆就開始反周武王,說周武王做的不對,那周武王肯定不會聽他們倆的,周武王就很生氣,就要殺了他倆,那旁邊得有人不讓周武王做昏君。

那這個人誰呢?就是姜子牙,姜子牙就把這事給攔下來了,救了他們,後來周王打下了天下,討伐了商紂王,商紂王也死了。

那這個時候,這哥倆說,我堅決不做周朝的臣子,他倆就隱居在首陽山了。

隱居到這吃不上飯了怎麼辦?就天天就只能找一些野果子,還有這些碗豆啊,然後來吃來充饑,後來餓死在了首陽山,就這麼一個故事。

這個也是反映了中國人的一個氣節。畫的內容,講的這段故事,就是這麼一段,史記裡面的一段故事,出自伯夷列傳里。

那對於我們當代人,除了了解這個繪畫的背景,內容,可能大家更感興趣就是他的繪畫的方法,繪畫技法是怎麼表現的。

其實大家看,像這種長條手絹類的畫,對我們來說其實是特別適合臨摹的,因為它其實是一張相對完整,但有相對不完整的繪畫。

為什麼講相對完整呢?相對完整,其實大家看,一整張橫條其實畫的是很滿的。

但是又相對不完整,不完整在哪啊?就是因為這個,比如說樹也好,石頭也好,他都是畫的半半揚揚的,一棵樹要麼就見樹根不見主枝,要麼就是看不見樹根,總是有那麼不完整的地方。

這個也就是咱們這個手絹特別有意思的地方,相對完整,但是又相對不完整,讓你看到這個地方有時候你畫內東西看完了,我覺得它還有畫外的東西,這些畫外的東西,會讓你產生很多很多的想像力,然後會讓你浮想聯翩。

首先我們來看看人物,人物其實是分三塊。

第一個就是他的衣服,我一直跟大家說,中國畫這些線特別有意思,有意思在哪呢?

一個是它表現出輪廓,遠近,然後疏密,更重要的大家看,這張畫里有韻律有節奏。

大家看每一道線,比如說從腦袋下來溜肩膀的這條線,其實是很圓潤的,然後緊接著到了胳膊腿旁邊兒的這些線,他還要表現出他的力道,用筆都是由細到粗,由粗到細,特別是外輪廓,特別特別粗,這就表現出了一種力度,這就是毛筆的剛柔並濟,以柔克剛,就這種感覺。

然後第二個部分就是胳膊,就是他的臂膀,他的露出來的皮膚的地方,手啊,腳啊,面部啊,五官啊,這些地方。

用相對的軟一些的線,和相對勻一些的線,看看之前衣褶的線跨度都特別大,由粗到細由細到粗,跨度特別大。

而這個手、皮膚包括腳,這些地方都是基本勻稱的線條,而且墨色相對淡,這樣就形成一個對比。

然後還有就是毛髮了,毛髮就是非常非常細緻的,非常細緻的這種勾法,把毛髮勾勒出來。

這就是對人物的三種表現手法,用這三種線表現出來人物的整體的一個特徵。

周圍的這些石頭,樹,其實他都是用了這種很寫意的手法,但是在我們初學,比如說我們學著人物的朋友,從這張畫上能學到很多東西。

那我們畫山水的朋友,也能從這張畫上學到很多東西,比如說我們看,這背後的這棵松樹,那這棵樹大家看,它的外輪廓和它的內輪廓,內部的皴法,他的用筆是不一樣的,外輪廓都是很粗的,而裡面皴的就很細,而且墨色也很但,這樣它的主次關係就處理的很好。

昨天我們不是講到了墨色么,像這一棵樹的墨色就用的很棒,然後往上追一追,上面半拉突然殺出來了一棵松樹,這棵松樹是最右邊的這棵松樹。

右邊的松樹我們看,外輪廓自不必說,但是大家記住,中國畫還是講陰陽向背的,不僅僅西方繪畫講素描,講光影,我們中國畫也講光影,而且我們講光影比他們早了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年呢。

那大家看這棵松樹,我們講過松樹的皴法用什麼,用鱗片皴,也叫魚鱗皴,但是這棵樹左邊是暗的,右邊是亮的,他把亮部的地方稍微皴了皴,但是留出來了。

然後左邊是暗面,他把暗面給皴出來了,這就是陰陽向背,對不對。

我們中國老祖宗很早就講究這個光,我們中國畫不是不講光,我們講光,而且我們講得比他還講究,而且我們是散點透視的光,我們是胸中有丘壑的。

不像西方繪畫,西方繪畫是焦點透視,一張畫就表現出一個焦點,相對的有一些局限性,這是這一塊。

那松針自不必說了,光我們講松針就已經講了好多種畫法了,這塊大家多多的去再把我們之前的什麼《歲寒三友圖》啊那些圖都看一看,吧這些松樹都總結總結。

再往下,再往左,像這個夾葉的樹,他也做了一個示範,這個畫的這一種夾葉的樹法,然後也設了色。

而且在樹窩窩裡面題了小款,在宋朝時期不像咱們現在,現在人的繪畫恨不得一張畫題一堆款。

文人畫像那個時候他們還是比較謹慎的,而且款題的也都很小,就藏在樹葉里呀,藏在某個地方,不被人發現,或者是不能被人輕易發現。

清明小長假咱們搞了一個畫詩的活動,有獎的,具體的內容歡迎大家進入咱們小二畫咯的公眾號,裡面會有相應的鏈接。

那好,咱們今天的小二畫嘮就到這裡,咱們明兒見。

小二畫嘮4.5

親愛的各位朋友們,大家晚上好,今天是小長假的第一天,北京的雪都化了特別特別冷,下午出去挖了野菜,發現北京的天還是那麼冷,很多的野菜都沒有長出來。

但是這一股寒意也不能改變大家對小二畫嘮的熱情,然後小二畫嘮今天終於出了視頻版了,大家也看到了,如果沒有看到的朋友,可以到咱們小二畫嘮的公眾號里,今天小二畫嘮講了一張畫,《椿萱圖》,就是在清明節這個日子有特殊意義的,大家回頭可以看一看。

今天聽課的朋友多不多啊?今天是周末,是不是大家沒有那麼忙啊?那我們今天接著開始跟大家聊聊畫。

咱們今天聊一張什麼畫呢?咱們來聊一張明朝的,之前講過這個畫家,叫「陳老蓮」「陳洪綬」。

陳洪綬,我們講過,明末清初的一位大畫家,我們叫他陳老蓮,因為他號「老蓮」,晚年號「老池」,是明朝人,明朝滅亡之後當了和尚,當了和尚之後俗心未改,凡塵未了。

然後又還俗,靠賣畫為生,畫法是非常非常的了得的,尤其畫工筆人物,畫的非常非常好,而且他的畫別具一格,對後世的海派影響是非常非常大的,我們講過那個畫《十萬圖冊》的任熊,也是受到他的很大的影響的。

那他的代表作就是我們之前講的《水滸葉子》,包括我們那天講的《鬥草圖》,那我們今天還講他的一張畫,這張畫兒的名字叫《玉蘭柱石圖》。

一看到這種畫,大家是不是就覺得肯定有些講法對不對?石頭啊,玉蘭啊,那朵花是什麼呢?海棠花。它一定有它的寓意。

大家先看右上角,玉蘭柱石,這就是它的名字。

然後就是這張畫我們看一下,玉蘭花、海棠花啥意思啊?玉堂富貴,我們之前講了中國人會把很多的畫聯繫起來,把這些諧音,美好的寓意,放到他們的畫裡面。

那玉堂富貴自然也是一個非常非常有意思的,有寓意的一句話。

這一句話出處在哪兒呢?在漢代的皇宮有玉堂園,玉堂指的就是翰林院。我們在看各個的古代的電視裡面會講,翰林院的什麼什麼什麼的。

其實他的意思是指「高升」,高升指日可待,特別把這個送給當官的,或者是送給公司的職員,公司的部門經理,告訴他:你高升指日可待啊。可以這樣理解。

然後古人會把玉蘭花象徵為這種玉堂,還有他會把牡丹花象徵成這種富貴,而且這種玉堂不僅僅是這種玉蘭花,還有什麼?把蘭花也象徵這種玉堂。

然後把桂花啊都放到一塊,就是玉堂富貴。但是這個就這兩個。

石頭我們都講過,石頭,吉祥安康啊,然後福壽啊,這些意思。

而這張畫的石頭,我們講的是太湖石,比較齊,比較特,完了之後講我們之前講過太湖石,太湖石的特點的是皺、漏、瘦、透,這是它基本的一個特點。

然後主要是以白色的為多,少的會有一些什麼青黑色的,還有黃色的,黃色的那是最為稀少的。有一些會把它直接作為這種頑石,放在家庭裡面小的地方。

像這種太湖石又叫窟窿石,也叫假山石,是這種石灰岩的石頭,然後遭到長期的侵蝕之後,慢慢自然變了,變了很多形狀,又分水性的和石性的,水石和干石這兩種。

水石是在水裡面經過水浪、波濤的洗禮出現的這種比較怪異的,還有一種就是通過長年的歷史的變化形成的,千姿百態,中國文人也是特別特別喜歡的。

而且在中國四大名石裡面,太湖石還屬於比較名貴的。

我們之間講了玉蘭花,我們讓大家去勾玉蘭花的線,我們把玉蘭花分成兩種不同的墨色,那我們今天就簡簡單單的通過這張畫,來看看魚啊蘭花應該怎麼畫。

我一直跟大家講,玉蘭花瓣的線一定要用淡墨,大家看這張畫的墨色是不是用淡墨,然後大家看他旁邊的葉子,葉子是用重墨,這兩種墨色直接改變了它的質感。

然後再往下,大家看看他的枝幹,陳寶蓮直接用墨,一筆畫出來,讓他的質感跨度更大,而且大家看他的葉脈上的,葉子上的線,完全是兩種質感。

主脈上的這根線很挺拔,然後外輪廓的線確實是那種根據葉子的形,慢慢的把它畫出來的,有變化有結構的線,所以和整個就是在中國畫繪畫裡面線的作用。

表現不同的質感,葉子要是挺拔,那肯定主脈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家多看看這張畫玉蘭的線,和自己畫的玉蘭的線比較一下,我們找一找差距,我們在畫的時候,多向他靠近,看齊。

然後還有就是花瓣,花瓣裡面,我們講過這個花瓣要用芽綠進行分染,那芽綠分染的話,大家看,淡淡的把結構分染出來,當然了這個也是因為時間長,一個是時間久了,這是明朝時期的畫,第二個他染的,也就是這種,用這種淡淡的芽綠,把這個花的結構分染出來。

分染出來之後,然後前面的花瓣用白進行接染,接染之後把這個玉蘭的凹凸感就染出來了。

那有朋友問,說,這個花瓣上怎麼有這些小方框是什麼東西?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啊。

大家看到這個小方框了,這個小方塊是什麼呢?這個畫因為時間長了,而且是絹本的,時間長了之後就會有破損,之後在修補的時候,就會用一些絹什麼的來進行一些修補,這個都是很正常的,在不同的畫里,我們都會碰到的。

那還有,大家看就剛剛發的這張圖,就這兩個葉子,兩個葉子的綠色的顏色是不一樣的,大家看出來了沒有?

這就是讓大家多觀察,一個葉子是新葉,叫小芽葉,是用嫩黃色,嫩綠色,然後下面這個稍微時間長一點,長大一點的,就用了深一點綠的這個顏色。

所以大家在畫的時候要注意一下。但是從這個玉蘭花來說,到了這個時期,其實這個花已經馬上就要凋謝了,因為玉蘭花是先開花再長葉子,葉子都長出來了,這個花基本上就是最後的了。

海棠花的畫法相對玉蘭花基本相同,只是他在海棠花的花頭上,用胭脂進行了一個接染,它的背面。

大家一定要清楚,它的正面是用白接染的,它的背面就是用胭脂進行一個分染。

葉子上也進行了分染,把這個正面和反面進行了一個分染,大家看一看。

正面基本上都用的這種花青重一些的,墨色重一些這種顏色來進行分染,然後反面他都用這種比較淡的一些,這種比較嫩黃的顏色進行分染。

所以我們大家在畫畫的時候,或者自己創作的時候,一定要分清楚正葉和反葉,這樣的話,以自然為詩,根據把握自然的客觀規律,然後再加以藝術化的處理就可以了。

最後一步其實就是畫石頭了,這個石頭其實還挺好畫的,大家看,石頭很簡單,他都是用線先勾出來的。

勾出來之後然後進行分染,大家看一下分染,分染是怎麼分的,大家看把凹的地方,就像我們染花一樣,染葉子一樣,一定是分染,分染底的地方。

分染完之後,然後再進行一個統染,大家看這個大窟窿裡頭,先一層一層分染,分染完之後,然後用墨進行一遍統染,把這個整體的石頭的前後凹凸關係染出來,之後這種結構都分染完了,統染完了,然後整體再罩一遍淡淡的墨,這石頭就畫成了,這石頭特別特別好畫。

所以這張畫大家看,就這樣很簡單的描述了一下,完了之後蝴蝶,蝴蝶也是用這種工筆的表現手法把它畫出來的,不難,喜歡的朋友其實可以去試一試。

高清圖回頭咱們發到咱們的群里,大家可以打一個A4的就足夠了,或者A4稍微大一點點的就夠了,然後就可以在絹上畫就可以了,這個是非常簡單,非常方便的。

咱們講了那麼多畫,那麼多工筆畫,這是我第一張告訴大家可以去臨摹的,第一張告訴大家可以直接用高清圖列印出來去臨摹的,很方便,而且這些基本都是我講過的方法。

想試一試的朋友就可以去畫一畫試一試,這種方法還是比較易學的,簡單的,還是很規矩的工筆畫,無非就那個枝幹,那個枝幹不要緊,大家就可以這麼拿毛筆畫就行了,沒事的,干一點的毛病就行了。

那咱們今天聊畫就跟大家先聊到這,咱們明兒再見。

▌藝庫APP

藝庫,為藝術愛好者提供藝術資訊和優質的藝術教育。由專業藝術機構大韻堂打造,助力活躍在藝庫平台的藝術家實現藝術夢想,幫助藝術愛好者在線學習,推動當代藝術發展。陪伴這個時代最有夢想的人,順利的完成他們的藝術夢。

下載藝庫APP,立即報名聽課,先人一步,掌握更全面的藝術知識,提高更優質的藝術素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庫 的精彩文章:

小二畫嘮:紙上聞鳥語,墨中透花香
這些巨人打哪來?又為什麼要來

TAG:藝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