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談安全的自動駕駛就是在耍流氓

不談安全的自動駕駛就是在耍流氓

因為優步和特斯拉的兩起致人死亡的車禍,關於自動駕駛安全性的爭論重新燃起熱度,只是爭論沒完沒了,死者卻已經離這個世界遠去,不禁讓人唏噓。新生事物有它必然要經歷的過程,這個過程可長可短,主要還得靠社會力量能否牽引它往正確的方向發展。

自動駕駛不等於無人駕駛

如今廠商在展開宣傳的同時,往往把自動駕駛形容成無人駕駛,這就犯了一個原則性的錯誤,事實上兩者是絕對不可以畫等號的。但是駕駛者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式,主觀上認為自動駕駛就是可以不管不顧的無人駕駛,很多事故都是由於意識上的鬆懈所導致。

特斯拉在最新披露的關於3月23日Model X致死事故細節中提到,駕駛者在事故發生6秒前,並沒有檢測到雙手放置在方向盤上,事發前,駕駛員曾在5秒的時間內可清晰看見150米外的隔離帶,在此期間,駕駛員本應該做出反應,但遺憾的是,他並未採取任何行動。

說白了特斯拉在告訴你,雖然我們有Autopilot自動駕駛輔助功能,但是請記住重點在輔助兩個字上,並不是自動。車輛在行駛過程中要做主的永遠是人,即便開啟了Autopilot功能,雙手也得時刻保持在方向盤上準備隨時接替工作。

所以說,以特斯拉為代表的自動駕駛還達不到獨立思考的能力,更不用說無人駕駛了。但是廠商對於消費者購物心理的研究表明,噱頭有時比技術是否成熟更重要。

80、90後的年輕購車人群為什麼更看好自動駕駛,因為他們渴望成為新技術體驗者。面對汽車保有量和出行半徑增加而備受道路安全壓力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年輕購車人群對自動駕駛技術接受力較高,他們都帶有一種極客精神,比較喜歡能提高安全、降低駕駛壓力的新科技,而自動駕駛技術恰恰能擊中這個痛點。

所以在培養了大批信仰粉兒之後,儘管麻煩不斷,但自動駕駛的上升勢頭仍然無法阻擋,事故之後停止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的也只有豐田一家企業。

還沒到該衝刺的時候

一項新技術的誕生當務之急要解決的是實用性,對於自動駕駛來說,安全就等於實用性。如果在安全性上還存在瑕疵,消費者原本就很脆弱的信心會被極大削弱從而造成市場長期的旁觀與恐慌。

自優步自動駕駛汽車在亞利桑那州發生致命撞擊事件後,各大核心自動駕駛技術供應商正忙於解答外界對於感測器和軟體可靠性的質疑。亞利桑那州州長已經無限期叫停Uber在當地運營自動駕駛汽車。此外,豐田、英偉達等公司也重新論證它們的自動駕駛測試。供應商也坦承,自動駕駛汽車的很多系統目前尚不完善。

但是,廠商們並不准備放棄雄心勃勃的計劃,Waymo預計今年年底之前會把比特斯拉更好的自動駕駛技術投入到商業中。希望Waymo口中的更好並不是理論上的更好。

果真如此的話,百姓哥只想問,衝刺的意義是什麼?難道只是為了先人一步搶佔市場么?當我們還沒做好「上路準備」的時候,公眾冒著生命風險當小白鼠來測試這一技術真的沒有問題么?

相比科技企業的激進,傳統車企在這方面顯得穩健很多。在談到安全性時,沃爾沃汽車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在自動駕駛領域,中國比美國落後4年。」但無論怎麼發展安全始終是第一位,李書福特彆強調「智能汽車首先要確保安全」。「事故提醒我們,無論我們開發多快,安全是首要任務,」他說,「如果安全得不到保證,那麼就不應該有自動駕駛汽車。」

寶馬汽車公司董事會成員彼得博士則表示,在開發無人駕駛技術時,經驗也是關鍵。「這是一個常識性問題:你是會相信那些已經證明了『我們能夠將安全的汽車帶入市場』的公司,還是會去相信一家剛剛推出了第一款車的公司?」

事實上一些基於互聯網背景的汽車製造商為了取得領先而抄近道,對於技術安全性的重視程度根本不夠,自動駕駛還遠遠沒有到需要向民用市場衝刺的程度。

目前來說,穩步、安全的發展應該是優先考慮的事情,不論測試還是開發都應該在可控的環境中進行,在有經驗的工程師手中進行,而不是在消費者手中進行。這不僅是對車主負責,更是對其他車輛和行人負責。

儘管本次優步和特斯拉的事故令人遺憾,但自動駕駛無疑是大勢所趨,還需利用更多先進技術,持續提升車輛的安全性。未來只有在企業不斷推動技術發展、消費者對自動駕駛更加理性以及各國政府加強自動駕駛法律法規與路測監管三方共同努力的情況下,百姓哥相信再有十年時間,自動駕駛才有機會真正參與普通人的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姓評車 的精彩文章:

從Uber撞人事件看國內無人駕駛發展之路

TAG:百姓評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