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關於中風,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關於中風,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有關中風的最新研究成果,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Cell Rep:基因療法有助於治療中風等大腦損傷

DOI: 10.1016/j.celrep.2018.02.102

關於中風,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最近,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種能夠促進大腦機能恢復的關鍵基因,該發現或許有助於治療中分以及脊髓損傷等疾病。

最近這項由來自UT西南醫學中心O"Donnell腦科學研究所的做出的研究表明,大腦星形細胞中一種基因的開啟能夠幫助腦細胞快速地從損傷中恢復。

根據該研究的作者,來自UT西南醫學中心的神經學系主任Mark Goldberg博士的說法,這項研究雖然主要檢測了脊髓損傷的情況,但對於一系列其它大腦損傷同樣具有借鑒意義。

"我們都知道星形細胞能夠幫助大腦以及脊髓從損傷中快速修復,但我們並沒有充分理解這些細胞激活的機制。如今,我們能夠分析細胞活性開啟或關閉是否能夠促進傷愈的過程"。

這項發表在《Cell Reports》雜誌上的文章發現星形細胞中的LZK基因能夠促進膠質細胞增生。在這一過程中,星形細胞能夠在受損神經元周圍增殖並且結痂。

科學家們敲除了星形細胞中的LZK基因後,發現該類細胞的損傷反應受到了限制,而且脊髓的傷口明顯增大。此外,通過在受損傷小鼠體內過表達上述基因則能夠激活星形細胞,表明LZK基因參與了膠質細胞增生的過程。

當然,針對這一結果還需要更多的實驗去證實,包括疤痕組織的形成是否會加快神經元的恢復,以及這一過程是否會影響神經元的連接性。

2. Nat Genet:鑒定出32個人基因組位點與中風風險相關

doi:10.1038/s41588-018-0058-3.

關於中風,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中風(也稱作卒中)是世界範圍內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但對這種疾病的分子機制知之甚少。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利用來自520000多人的DNA序列鑒定出人類基因組中的32個位點與中風風險相關聯。相關研究結果於2018年3月12日在線發表在Nature
Genetic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Multiancestry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520,000 subjects identifies 32 loci associated with stroke and stroke
subtypes"。

德國慕尼黑大學中風與痴呆研究所主任Martin Dichgans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鑒於單個突變改變中風風險的程度是非常小的,因此這就需要大量受試者來發現這些突變。我們的研究團隊使用了眾多科學家在過去幾年裡建立的大量數據集。"

這項研究是由一個被稱作MEGASTROKE的國際合作組織的成員合作開展的,該組織旨在鑒定出導致中風的遺傳因素。研究人員收集了29項大規模研究(收集了世界各地不同種族人群的DNA樣品)的數據。在這些人中,大約有67000人已經歷中風發作,剩下的45.5萬人作為對照。

利用全基因組關聯薈萃分析,這些研究人員在人類基因組中發現了多個與中風風險相對應的位點,在這些位點中,僅有10個在之前的研究中報道過。這些研究人員還發現通過這種分析確定的幾個基因已成為中風患者經常服用的抗血栓藥物的靶標,儘管這些鑒定出的位點中的一些可能是替代的之前尚未探究的用於中風治療的潛在靶標。

慕尼黑大學的Rainer Malik在這份新聞稿中表示,"這些遺傳發現代表了為這種非常複雜的疾病開發個人化的基於證據的治療方法而邁出的第一步。它們為幾種與中風相關的新型生物通路提供了證據,這些通路可能導致人們發現新的藥物靶點。"

3. 中風前後堅持工作有助於促進大腦健康

關於中風,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在最近召開的2018年美國國際中風年會會議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對於中風患者來說,發病前後參與工作的話會提高大腦的健康程度。

"大量研究揭示中風會提高患痴呆症的風險,但中風前後參與工作或許會對患者的大腦健康產生影響。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比較了中風患者的就業情況、大腦健康以及認知能力下降等之間的相關性"。

作者招募了252名中風患者參與實驗,並且掃描分析了他們在中風早期、一年之後以及兩年之後的大腦健康狀況。結果顯示:中風前沒有參與工作的患者相比參與工作的人群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要高3倍。除此之外,沒有工作的患者的神經缺陷更為嚴重,抑鬱症指標以及炎症指標相對更高。

大腦掃描結果顯示:發病前沒有工作的患者大腦會皮層厚度變薄,白質區域的體積也相對更小。此外,沒有工作的患者更容易產生II型糖尿病以及高血壓等癥狀。

在為期兩年的研究中,4.4%的參與者死亡,8.9%出現了認知能力下降的癥狀。而參與工作能夠有效降低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

"這項研究想要傳遞的信號是,沒有工作或許是導致認知能力下降以及死亡的風險因素之一",作者們說道。而該研究的局限性在於僅僅將中度的中風患者囊括入研究樣本,並沒有對更為嚴重的中風患者進行相應分析。

4. Lancet Neurol:兩項簡單測試能夠診斷中風的原因

DOI: 10.1016/S1474-4422(18)30006-1

關於中風,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最近一項研究揭示,通過一種簡單的血液檢測手段能夠檢測致命性中風的發病原因。

上述檢測手段結合常規的大腦掃描檢測能夠提供遺傳學信息估測中風患者複發的風險。

專家們認為這項新技術能夠徹底改變醫生們治療由於大腦出血而發作的中風患者的方式,即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ICH)

ICH是最主要的中風類型,佔據全世界範圍內50%的病例,其中一半以上的患者會在一年之內死亡。

利用血液檢測以及大腦掃描成像的技術,作者能夠對患者大腦澱粉樣血管病(CAA)的發生與否進行鑒別,而上述癥狀則是導致中風或者痴呆的高風險因素。

CAA是由於澱粉樣蛋白在大腦血管中出現了沉積。來自愛丁堡大學的研究者們利用CT掃描技術對100多名出現腦溢血中風的患者進行了掃描,並且收集了其血液樣本對APOE基因進行了檢測。眾所周知,APOE蛋白與大腦澱粉樣血管病的發生具有重要的影響。

通過結合簡單的CT掃描技術以及遺傳學血液檢測手段,研究者們能夠準確滴鑒定患者的腦溢血癥狀是否是由於CAA引發的。

這項新的研究能夠幫助鑒定ICH高風險的患病人群,同時也能夠在全師姐範圍內提高ICH的診斷技術。該研究的作者之一,來自愛丁堡大學的Mark

Rodrigues博士稱:"腦溢血的診斷是患者健康護理的重要一環。我們的發現表明通過結合常規的CT掃描技術以及APOE基因檢測手段能夠鑒定出哪些患者的腦溢血是由於CAA產生的,這類患者ICH複發以及痴呆症發生風險都相對更高"。

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Lancet Neurology》雜誌上。

5. JACC:帶狀皰疹或會增加個體患中風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doi:10.1016/j.jacc.2017.05.015

關於中風,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韓國首爾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感染帶狀皰疹(水痘病毒的"復活")或能增加個體患中風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據美國CDC數據顯示,在美國,每三個人中就有一人會在其一生中的某個時間患上帶狀皰疹,任何出水痘的人都會患上帶狀皰疹,然而隨著個體年齡的增長,其患帶狀皰疹的風險就會增加。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韓國國家健康保險服務醫學檢查的資料庫中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篩選出了新患帶狀皰疹、中風和心臟病發病的患者。

在2003年至2013年間,研究人員共對519,880名患者進行跟蹤調查,在研究期間有23,233名個體都患上了帶狀皰疹,隨後研究人員將最後一批共23,213名個體與相同數量的未患帶狀皰疹的患者進行匹配來作為研究對照。研究者發現,帶狀皰疹患者更傾向於女性個體,而且常見的中風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因子,比如老齡、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膽固醇水平都在這些患者中非常常見;然而該研究組並不太可能吸煙,而且酒精攝入水平較低,鍛煉水平相對較高,而且屬於較高經濟社會階層的一部分。

研究者指出,帶狀皰疹或能增加個體41%的心血管疾病事件混合風險(包括心臟病發作和中風),其中增加中風風險35%,心臟病發作風險59%;在40歲以下的人群中中風風險最高,相對較年輕的人群患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相對較低;研究者還發現,在患帶狀皰疹開始的第一年裡個體患中風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最高,但隨著時間延續這種風險就會隨之降低,然而在未患帶狀皰疹的對照組種,這些風險都是均勻分布的。

最後醫學博士Sung-Han Kim指出,後期我們還需要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來闡明誘髮帶狀皰疹患者中風和心臟病發作風險增加的分子機制,當然更重要的是,臨床醫生需要知曉帶狀皰疹患者的其它患病風險才能夠精準施藥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

6. Cardiology:新技術可有效治療中風

關於中風,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中風是一類很危險的疾病,而中風癥狀的複發則更為危險。其中心顫(心臟不正常的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是引發再次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如果醫生能夠準確診斷心顫患者的癥狀,那麼就能夠有效預防中風的發生。然而目前在臨床實踐中還難以做到。

如今,由來自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年的研究者們利用電子醫療記錄預測人們因心顫再次中風的風險。相關結果發表在《Cardiology》雜誌上。該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來自斯坦福大學的生物醫學數據專業副教授Nigam Shah博士。

研究者們分析了斯坦福轉化研究綜合資料庫中包括的數千名中風患者的醫療數據。結果顯示,在總共9589名中風患者中,有5%曾被診斷出心顫癥狀。

研究者們此前已經開發出了一套成熟的數據處理流程,能夠對臨床的數據進行分析。利用該流程,作者們提取了臨床注釋以及標記,並且進行了歸類整理。其中包含了患者的一些生物醫學相關參數,包括年齡、體重等等。之後,通過比對這些數據以及患者是否被診斷患有心顫的數據,作者們總結出了7個相關的風險因素:年齡、肥胖程度、心臟衰竭、高血壓、冠心病、心臟波等等。

研究者們相信,他們的這套系統是一種簡單的,判斷患者是否存在再次中風風險的方法。如果能夠在臨床上得以應用,那麼將會對中風患者提供進一步的診斷與治療幫助。

7. 血型會影響我們患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

關於中風,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了血型與心臟病以及中風風險之間的關係。具體來說,血型如果不是"O"型的話,患上述兩類疾病的風險就會增高。

通過對130萬志願者進行血型分析以及對他們心臟病及中風的發病風險進行分析,研究者們發現,血型是非"O"型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相比"O"型血的人群要高9%。但研究者們並不清楚其中是否存在因果關係。

這意味著,直到我們了解的足夠深入之前,我們還不能說哪一種血型會增高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畢竟相關性不代表因果關係。不過,這一事實是基於大量的樣本得出的,因此值得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我們的血型是基於血細胞表面特異性的抗原抗體的類型決定的,由於血型是通過遺傳得到的,因此這在我們出生之前就已經被確定了。

"O"型血在眾多血型中最為常見,美國有45%的人屬於O型,但這意味著更多的人屬於非"O"血型,例如"A"、"B"或"AB"。此前研究表明非"O"血型與患心臟病的風險之間存在相關性,2015年的一項研究表明,A型血的人相比其它血型的人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要高。但其中的生物學機制並不清楚。

為了更好地搞清楚其中的機理,來自荷蘭的研究者們對來自11個不同的研究中的130多萬志願者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在這些人中,有771113人為非"O"型血,519743人為"O"型血。

有意思的是,他們發現其中1.4%的"O"型血人群患有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中風、冠心病以及心臟衰竭等等。而非"O"型血的人患各類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則為1.5%。"我們發現,非"O"型血的人群患冠心病的風險相比"O"型血人群高9%,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幾率也要高9%",研究者之一Kole說道。

雖然這一差異並不明顯,但基於人群的龐大基數,這一差異也不可小覷。研究者們目前正在試圖研究清楚這一相關性背後的因果關係。其中一個可能是非"O"型血的人群體內凝血蛋白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的含量相對較高,而這一因子被認為參與了凝血的過程。此外,"A"型血人群體內高膽固醇的現象也會對此有一定影響。但究竟其中的原因是什麼還有待於進一步深究。

8. JAMA Cardiol:限制飲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或能明顯降低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

doi:10.1001/jamacardio.2017.0491.

關於中風,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AMA

Card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相比居住在反式脂肪不受限制地區的人群而言,居住在限制反式脂肪地區的人群或許很少因患心臟病發作和中風而住院,相關研究結果表明,限制人們反式脂肪的攝入或對人們的健康帶來廣泛的效應。

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常存在於多種食物中,比如薯片、餅乾、油炸食品和焙烤食品,少量攝入反式脂肪酸往往和個體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直接相關,而心血管疾病是誘發全球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近些年來,像美國紐約等很多地區都頒布了相關的政策限制餐館和其它飲食店中使用反式脂肪。2018年,FDA也宣布在食物中禁止添加部分氫化油,而這幾乎會消除飲食中的反式脂肪,從而給人們健康將會帶來一定的健康效應。

為了研究限制反式脂肪對機體健康的影響,研究者Eric

Brandt及其同事通過研究對比了居住在紐約地區和其它不限制反式脂肪區域人們的健康狀況;利用2002年至2013年國家衛生系統普查的相關數據,研究者重點對人們因心臟病和中風入院的情況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當反式脂肪被限制後的3年甚至更長時間裡,居住在限制地區的人群因心臟病和中風的住院率顯著下降了,當考慮和多種複合狀況後研究者發現這種住院率下降了6.2%。

Brandt說道,這是一個具有實質性意義的下降,我們的研究強調了政府政策對人們心血管疾病的明顯有益影響,反式脂肪對於心血管健康非常有害,而且在食物中減少或者完全消除反式脂肪的添加會對明顯降低人們心臟病和中風的發作帶來實質性的意義。本文研究同時也指出了FDA所頒布措施的廣泛意義,FDA所頒布的限制反式脂肪在所有食品中添加的政策將會在2018年生效。

儘管目前很多公司都明顯降低了食品中反式脂肪的添加量,當前FDA標籤指南中的每份食品中0.49克的反式脂肪量將會被貼上0克的標籤,從而就能夠促進消費者尋找一些隱藏的反式脂肪,通常部分食品都會貼上氫化油的標籤;隨著接下來FDA的監管,消費者們將會不需要再警惕了,未來全國性的反式脂肪酸的禁令或許會明顯降低數百萬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生物谷Bioon.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谷 的精彩文章:

微生物菌膠團形成與調控分子機制研究獲進展
Neuropsychopharmacology:驚奇發現!兒童多動症藥物或能增加健康人的積極情緒!

TAG:生物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