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深情的清明 談談生死觀

深情的清明 談談生死觀

深情的清明 談談生死觀

深情的清明 談談生死觀

王陽明曾說:「人於生死念頭,本從生身命根上帶來,故不易去。若於此處見得破,透得過,此心全體方是流行無礙,方是盡性至命之學。」

生死觀,是人的根本觀念,也是生命倫理學的根本問題。面對死亡,你可能感到恐懼;但是無論怎樣,生死是我們總要面對的東西。那麼,我們應如何正確地看待生死?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當我們對於生和死的一系列固有看法受到挑戰時,是否應有所改變?

死亡是不可抗拒的

生死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我們總是要面對死亡:無論是我們自己的人生當中,或是親戚、朋友當中。如果人類已存在5萬年的話,我們有850億的人口已經不存在了。隨著現代醫學科技的發展,我們可以治療疾病,或是提高人口壽命,都是可以的,但我們永遠都不可能消滅死亡、對抗死亡。這大概也是從哲學層面的一種思考。

談論死亡時,大多數人會覺得很害怕、很恐懼;我們國家的葬禮相較於西方,也要顯得相對沉重、悲痛。為什麼我們對於死亡會覺得難以接受?

首先,從自然的角度看,絕大多數死亡必定要經歷一些很痛苦的、或是疾病的過程,這個過程確實很艱難。其次,從社會的角度看,人還是一種社會的存在。在社會當中,最重要的是親情關係。我們身邊的家族、親人去世,必定會引起很多痛苦、悲傷、畏懼。清明節來了,大家要懷念故人、祖先,也是有意義的活動,也是我們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

對死亡感到恐懼是正常的

不要以為科學發展了,經濟發展了,對死亡的恐懼就應該消除掉了,這也是不太可能的。死亡教育的目的大概也不是批判或者是消除這個東西,而是怎麼樣比較合理、理性、正確地對待死亡,看到它的不可避免性,不要硬是去對抗死亡,不要通過各種手段去延長不可逆轉的死亡過程。

從今天的現實基礎上要看到,社會還不可能去完全顛覆所有傳統觀念。因為死亡總歸來說是一種生命的結束,或是親人的離去,這樣的東西對整個個人、家族來說,都是一件悲傷的事情,這個還是要肯定下來。至於當中有些問題要變更,比如現在大家都認識到了,有很多的疾病是不可治癒的,科學再發展,人總是要死的,衰老是不可逆的過程。

生死觀沒有統一標準

中國古代對生命與死亡的基本觀點概括為:尊重生命,人命至上;樂生惡死是人之常情;死亡的價值有時超過生命;生死俱善,存順沒寧。中國古代的生死智慧有一些至今仍閃耀著不滅的光輝,特別是荀子提出「生死俱善」的理想以及莊子對於死亡的達觀態度,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獨創性。中國古代的生死觀有許多合理之處,與當今的時代潮流與發展趨勢暗相契合,經過創造性的轉換,必定能充分展現其現代意義。

不同時代、社會的生死觀有兩點是想通的,第一,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不可抗拒的。但是要儘可能讓這些臨終病人走得安詳、走得有尊嚴,不要採取過激的、不顧一切代價搶救的辦法。

第二,就是要重視「生」,重視健康。離開了健康,我們談生死好像也沒有什麼意義。不光是看生命長度,更要看生存質量,要把健康的價值提升上去。但是也不提倡過度養生,包括社會上一些以「養生」為名義騙錢的行為,這些又是另外一個極端。

「死亡教育」不宜操之過急

我們國家有忌諱死亡的傳統,特別是跟老人講死亡,他們會很反感。在其他一些國家,對死亡的認識可能比較開放一點,但是由於我們之前對於死亡的教育做得比較少,因此現在打著「死亡教育」的旗號,可能多數的老人都不能接受。我們還是講生死觀的辯證,怎麼樣讓老人走得安詳一點,有尊嚴一點,這樣大家可能比較能夠接受。我個人來說,從現實和國情出發,不是很主張馬上拉起「死亡教育」的大旗。理性的面對死亡,不意味著要高調地搞死亡教育。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而死亡教育對社會大眾肯定是會有一些幫助的。思考這個問題,對生活、生命的理解可能會更透徹。以後面對自己的死亡,或面對親人的死亡,可能會更健康、更理性。這個話題是永恆的話題,當然現在社會有它的一些新的內容、新的方面,但總的來說,思考這個問題,可能會幫助我們提高生存質量,幫助我們比較有價值、有尊嚴地走完人生的旅程。

來源/學生與健康微信公眾號

文/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沈銘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持續「不在狀態」,不止節後綜合征這麼簡單
世界睡眠日|道聲晚安前,別做這三件事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