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萍散文】騎牛到佛山

【青萍散文】騎牛到佛山

騎 牛

屈化民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我來廣東,與眾不同。是蹲牛車,騎黃牛,從黃土地來珠三角的。當年南下之旅,傳奇卻不浪漫,搞笑而又心酸。

二叔是個牛販子,他的營生,是在家鄉收養膘肥體壯的秦川牛,碰到好價錢後,販賣給外地的餐館酒店。大前年初秋,二叔談成一筆生意——給「老廣」送一批肉牛。當時鄉下人忙著鋤包穀,不願為工錢誤農活。老闆叔一時找不到「押牛兵」,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蚱團團轉。轉到我家,我剛技校畢業在家吃閑飯,聽見大人談論此事,馬上激動起來,自告奮勇要去當差。內地孩子嚮往沿海,廣東是我心中的聖地,做夢都想去嶺南看看,去特區轉轉。

我如兵天降,叔眼前一亮。他猛拍大腿說:「你小子咋不早吭聲,讓二爸騎牛找牛干著急!」一聽這話,父母臉上愁雲密布。我爸說「一個白面書生,還敢闖蕩江湖?」我媽說「娃長這麼大,還沒出遠門哩。」我嘟囔犟嘴:「好男兒讀萬卷書走萬里路,劉秀十二走南陽,你娃二十去南方!不要門縫看人,把娃看扁啦!」全家七嘴八舌,權威一錘定音,叔總結講話:「叫娃出外見世面吧,不離爹和媽,永遠長不大。再說還有我照看哩。」二叔是大能人,在家威信高,他的話成了「會議決議」,說得二老臉上陰雲轉晴,嘴邊「括弧」變彎。

為不誤商機,叔趕緊訂好車皮。當天夜晚,吃了一老碗油潑辣椒哨子面,美美喝了半碗麵湯。吃飽喝足肚皮脹,整裝出發當牛郎,我雄赳赳,氣昂昂,背了一袋鍋盔饃(陝西大餅);叔唱著關中道情,扛了一箱大蘋果,提了兩瓶「太白」酒,押著「黃軍隊伍」,在華山站登乘貨運列車。牛通人性戀故土,哭爹喊娘不願走,幾頭母牛甚至落淚。這些特殊旅客,不用票也不願上火車,折騰好久才上車廂。

進入角色我才明白,自己找個苦差事。要陪牛群蹲車廂,一路上給牲畜飲水喂料,還要護理暈車的弱牛,既做牛保姆,又當牛隊長。這些「牛大爺」,頓頓吃秦川玉米桔,料中添油渣和麩皮。如果伺候不好,就會自然減肥,就要貶值折錢。我和叔分布在車廂兩端,按時給牛們添料供水。那時節「秋老虎」發威,天氣又悶又熱,車內又熏又臭。蒼蠅載歌載舞,蚊蟲不停「飛吻」。頭上有時雨水流,把人淋成「落湯牛」。腳下屎滾尿流,動蕩之際,行於其間,有可能一失腳而吃牛糞。人辛苦,牛心煩,它們誕生「入世」以來,從未坐火車走南闖北,顛簸引起內分泌紊亂。幾頭犍牛耍牛脾氣,犄同伴,撞車幫,活像牛魔王,挨幾「警棒」才會老實。

「服務」間隙,坐在馬紮上歇息。時間長了,屁股困痛。叔有這方面的親身體會,也有獨創的休息「專利」。他喊道:「娃,靠樹乘陰涼,伴牛沾牛光。騎在牛身上舒服一些,太累了就爬在牛背上睡覺。」老人家邊說邊翻身上牛,帶頭示範。邊騎邊補充一句:「母牛老實,騎著穩當。公牛性子大,會摔仰八叉。」

就這樣,我向「老一輩革命家」學習,攀上四蹄支撐的「沙發床」。在它上面「席夢思」,倒也別有情趣,悠哉美哉。只是胯下疼痛,中間那玩意兒又麻又困,疲軟不堪。面貼牛身背朝天時,叔愛唱《二小放牛郎》這首老掉牙的歌,我常哼《喜鵲落在牛背上》的兒歌曲調。一老一少苦中行樂,「叫花子跳舞窮開心」。

牛車常給人車讓道,一路走走停停。我和叔輪流喂牛騎牛,伴牛共度良宵白晝,走過「三千里路雲和月」。經過兩天兩夜苦熬,終於到達終點——佛山車站。叔帶著滿身牛氣,我散著一身臭氣,踏上這塊陌生而新奇的熱土。

叔從二道販子手中,接到幾沓「偉人頭像」。我見錢眼開,索要了三百元「辛苦費」和二百元「資助費」。肚大如孕的南方大款請客,我第一次邁進粵菜館,首次「親吻」生猛海鮮,飽餐了一頓「海陸空」。用餐巾擦完嘴巴,叔打著飽嗝,邊剜牙邊下達「最高指示」,命我即去廣州,坐火車打回老府。我軟硬不吃,寧死不從,

一定要逗留幾天,像鄧大人講的那樣,「在中國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歷盡艱辛到此地,何不瀟洒走一回。「革命前輩」拗不過現代後生,只好一人打道回府。我獨游佛山,先看祖廟,又逛南海影視城。

在餐館吃飯,聽說「食在廣東,廚在鳳城」。住旅館閑聊,人說順德是最早改革、先富起來的地區,是華南經濟四小虎之一,是全國經濟百強縣之首,家電、傢具、五金產業興旺,塗料、花卉、服裝暢銷全球。著名的「美的」、「容聲」、「格蘭仕」就是順德製造,那裡各類企業多如牛毛,「不同份量」的人都好找工作。眾人口碑表明,順德是淘金者嚮往的寶地,巨大的地理磁場,吸引無數個心理指針,令我魂牽神往,心熱難眠。我想,自己開機床有兩下子,做文案會耍筆杆子,搞美術能玩兩刷子,天生我才必有用,何不求職碰一碰。若能找個飯碗,多謝南海觀音菩薩保佑;即便白跑一趟,全當體驗生活,增長見識。我越想越心熱,徹夜滾床板,熬到天亮,乘頭班車來到大良。在勞動力市場,被一家五金廠招為車工。

我這個憨厚的陝西愣娃,從此在德勝河邊譜寫人生。不知不覺,時過數載,現在廠里已成骨幹,時時受到老闆關懷,每月領五十多張「大團結」。奮鬥幾年,有了房子、女人和狗,成家立業混出樣了。熬過一陣思鄉之苦,逐漸不再思戀老家,慢慢把順德當成了第二故鄉,也把「秦腔」改成「德語」。每當靜憶往事,常想起那段跨牛背,蹲牛車的經歷;想起教我學騎牛,沾牛光的二叔;想起那群行相隨,苦相依的牛友。

作者簡介

屈化民,小名峰印,網名二曲,商州腰市街人,定居咸陽市區某國防團委書記、黨總支書記、政工師,《中國電子報》特約記者,洛南縣政協委員,廣東民營企業高管,廣東省青年作家協會會員。現在新疆創業(資料由作者本人提供,《青萍文藝》編輯部整理)

往期作品精彩推薦

聆聽梵音 氤氳禪意(王奕驍/珺珺)

她在春風面前放倒了自己(雨蘭心)

敬請關注《青萍文藝》公眾號:Qpwy8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萍結綠原創文學 的精彩文章:

【青萍·海霞步月】遺憾也是一種美

TAG:青萍結綠原創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