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魏根生:處世從藝中一位自在的修行者

魏根生:處世從藝中一位自在的修行者

處世從藝中一位自在的修行者

GIF

何謂修行?很多人會想到在佛門聖地常見的修行者,他們學習佛法,參悟真諦。如民國時期的李叔同先生,通曉琴棋書畫,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一曲「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傳唱至今,後入佛門修行,成為後人敬重的弘一法師。再如國學大師南懷謹先生,研究東西方哲學,又受佛法熏染,終生修行。這些都是大智大悟者。

魏根生先生鏡面作品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不為富貴盛名所裹挾,不因平凡生活所困惑,置身世內,但與世無爭,醉心於自我人生的探尋和思索,把生活過的簡單,卻不失雅趣。我有幸認識一位這樣的前輩:便是畫家魏根生先生。

魏根生先生,受深圳畫院邀請駐留3個月創作

我與先生實則是兩代人,在此允許我以先生相稱吧。他女兒本是我讀研時期的同窗,得此引見我才與先生相識,時至今日恰好一年。期間見過4次,其中三次是到先生工作室,欣賞他的畫,喝茶聊天,長此以往便相熟起來,如今已成忘年之交。魏先生非常喜歡三兩知己,或茶或酒,坐下來漫談,初見即感受到先生是一位非常親和且易相處的長者,他會以父親的口吻叮囑我們作為年輕人應勤於工作,踏實做事之類的話語。有一次在飯桌上,一開始就直言不違地提醒我們說:「我不喜歡浪費糧食的人」。這些日常點滴,只不過是我所見到的一些小片段而已。

魏根生先生鏡面作品

先生的藝術生涯始於青年時期,以西畫為主,兼顧水墨。此外,插圖、剪紙等也都非常精通。西畫顏料喜調和,掌握了其色彩間的關係作品自然變化豐富。水墨畫則多以單色墨與水浸潤,避免墨與墨之間的交染守以潔凈。魏先生的作品,卻往往既有西畫中豐富的色彩變化又有水墨畫的層層暈染。先生如今專註於水墨畫創作,題材涉及花鳥蟲魚,山川湖泊。每天唯工作室乃必到之處,幾乎不接待外客。先生說:「我每天睜開眼,就想趕緊畫畫。」那股創作的勁頭,看看他書架上曾經設計編校的一排排精美的書籍就清楚了。如今,只有攤開畫紙揮毫潑墨時的雅趣可以吸引他,每日只修此一事足矣。道家老子云:「我有三寶: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先生以長者身對我後輩仁慈,以平凡身對生活勤儉,以獨善其身不與世爭。把生活過的極簡,唯獨他的藝術不可辜負。

魏根生先生鏡面作品

倘若靜心感受,你會發現在魏先生的花鳥畫里有非淡泊無以明志的操守,有柔和貼切的情素。他欣賞自然的草木蟲魚,感悟人生,他的本性和對人生世態的真實表達都無形的融於筆觸里,清爽的表現在畫面中。先生的山水畫起筆時隨性而來,如潑墨狀異常洒脫,山、水總是自然的融為一體,果斷地丟棄了山的「硬」朗,留下它的「靜」怡;吸收了水的流「動」,放逐了它的高「冷」。觀大千世界,自然之景總是美不勝收,宇宙有宇宙的奧秘,自然有自然的法則。照物寫物,依景繪景總是少了靈秀之氣和對自我的參悟。中國山水畫自古皆講究道法自然而不同於自然。「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回。」即是避免照實而寫,只取神韻意境。讀魏先生的畫,細細感知,他已經看破了山和水的關係,將二者自然的繪於紙上,呈現出合而為一又合而不同之狀。

魏根生先生冊頁作品

在魏先生筆下,水和墨如同心同圓的輻轂,沒有生硬的衝突,竟是尊德謙和的禮遇之態,水沒有因了墨而渾濁,墨也沒有應了水而失色,都是這般恰到好處的彼此映襯著。我想,這樣的筆墨嫻熟絕非偶然遇之,而是數十年持筆操練和對古今中國畫的研習得來的。或者說,正因為青年時期歷練於繪畫,又擔任名著、藝術雜誌等的插圖繪製,手已達心,才有今日對筆墨的把握如信手拈來。讀先生的畫,其實是在面對著他這個人,輕鬆自然又頗為感動。觀時,猶如進了禪宗勝地讓我雲水禪心。觀後,又如已達晴空朗峰,心清氣爽。

魏根生先生冊頁作品

孰不知,魏先生原為《藝術界》雜誌的主要負責人,工作中都是在為畫家服務,他也樂此不倦。說是服務,他又極為苛刻,不好的作品絕不允許放進雜誌,書籍的裝幀設計也不放過任何細節。後來聽他女兒講起,先生當時做雜誌的時候全心投入,常常忙過頭也不願停手便吃睡在工作室內。他的助手經常看不下去,特意帶些零食放在他案邊。我覺得,先生今日的生活只剩下在「畫室」畫畫創作了,先生的「畫室」有兩個:其一是偏安一隅的廣州畫室,三四十平米中耐得住寂寞,繪畫著意境幽美的江山圖卷;其二是旅途中所到之處皆為畫室,他每年都環球旅行,沿途畫筆不停,將萬里江山收於心,顯於紙。幾十年製作一本藝術雜誌,閱人閱畫無數。如今,走出畫室,遊走於世界各大美術館裡,駐足思考,從中國水墨到西方油畫,從寫意到寫實,從抽象到具象,早已閱歷開心智了。

魏根生先生冊頁作品

旅途中用美景滋潤著心境,畫室內以筆墨描繪著佳作。細細品讀魏先生的作品,有時妙如仙境,雲霧繚繞;有時妙如聽雨,瀟瀟洒灑傳音來。運筆用墨皆見深厚功力,那輕靈的感覺,蕩氣迴腸。一些畫家喜歡聽到自己的作品中有某位古代大家的筆觸,或承襲了某一派別等的言辭。先生不去仿古某一畫派,總是隨了自己的性情真實表達,那筆觸是他獨有的,那性情也是他自發的。所以畫作中自然洋溢著最純粹的內涵,這是藝術較高級別的追求和境界。他在探尋自己作畫的規律,探尋著水墨畫中一種全新的藝術語言。但是,我在這裡卻想說,先生的「性情」和古代一位畫家頗為相似,此人即是清初名家石濤。「石濤在晚年所悟出的最終之道,則是一種最為極端且最難達到的起弊之法:他要畫家不再依附於既有的傳統與『畫法』,要讓『法』經由內心與天地山川的交融互動,而自然孳生出來。」石濤所追尋的「法無定相,氣概成章耳」的獨創派成就了他一代名家的地位。魏先生則秉持自我之獨特,在嘗試和創新的繪畫道路上繼續鑽研,衝破孤獨的征途,深入秘境。

魏根生先生冊頁作品

魏先生的畫作與他的為人,均洋溢著感動,且互相襯托著,相映生輝。先生的旅途不會止步,創作更不會停歇。對他的生活狀態和創作激情,我們滿懷期待。這樣的創作慾望和不為世俗的創作精神,一定能繼續在繪畫領域裡拓土納疆。最後,深感拿先生的畫來寫些文字實屬後輩對長輩的斗膽執筆,更是先生作為長輩對後生的百般信任,才容我在他瀟洒筆觸、快意人生的畫作前表達真摯的觀後之感。於是再放肆一把造詩一首表達對先生的敬意作為此文收筆:

《丁酉冬日贈魏先生詩》

亦師亦友忘年交,

杯酒茶歇話不休。

觀畫論世不爭事,

往來緣由皆藝術。

魏根生先生作品,尺寸64x64cm

魏根生先生作品,尺寸60x80cm

文章/王建明

校稿/韓雅俐

關注一塵舉公眾號

+

與我們一起

走進藝術

了解其背後的故事

+

從好奇到真正為之動情

人生才有更多可能

一塵舉,大地收。一花開,世界起。

藝術家 / 設計師推廣計劃;

傳統手工藝保護與創新;

原創設計發布平台;

專欄:一塵舉講壇 / 一塵舉專訪。

好物在中國| 匠心設計 | 藝術百家

微信號:yichenju8991

點擊二維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塵舉YCJ 的精彩文章:

TAG:一塵舉YC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