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零熱量≠安全:特朗普摯愛無糖可樂卻遭可樂公司批?原因揭秘

零熱量≠安全:特朗普摯愛無糖可樂卻遭可樂公司批?原因揭秘

第137篇原創文章

一天12罐無糖可樂!

川普同學自己也說了

可口可樂公司對他有意見

特朗普同學有三大習慣:看電視,刷推特,喝可樂——最後一點,曾在去年底被CNN健康頻道隆重批評!一天12罐無糖可樂!簡直就是用繩命在為米國人民樹立負面榜樣!作為一個really有良知的媒體,怎能容許老川同學如此放肆地不顧美國心臟學會的各種聲明、不顧米國年益瘋漲的肥胖和糖尿病患病率、不顧國家用於醫療保障的金庫容量……只圖自己痛快呢?!

我的天!12罐!他居然受得了?!真想採訪一下他:肚子里的氣體,夠吹幾個?

這還不算什麼,比12罐的數量更讓媒體鬱悶的是老川同學的態度:川普公開表明,不管可口可樂公司對他有多大意見,沒所謂!他就是要喝垃圾!喝垃圾!喝垃圾!——這顯然是態度不端正嘛!並且,是:非常不端正!

川普瘋了!鑒定完畢!

接下來,回答此刻你心頭的問號:無糖可樂,不是無糖嗎?為何也是垃圾?

有沒有糖,都是碳酸飲料

大量飲用?碳酸飲料(比如:可樂),對骨骼健康是沒有好處的——這件事好像不用多說了,大家已經廣泛了解,對此還一知半解的同學,請點擊舊文複習:碳酸飲料導致骨折?危言聳聽還是確有可能?

含糖碳酸飲料,增加多種疾病風險

無糖碳酸飲料,甜味劑引憂思

什麼是甜味劑呢?

能賦予軟飲料甜味的食品添加劑;

不是一種物質,而是所有能產生甜味、且被批准用於食品的物質的統稱;

根據營養價值,可分為營養性甜味劑和非營養性甜味劑兩類;後者分為人工合成和天然提取兩大類;

有甜味沒熱量」——所有非營養性甜味劑的共性;

共性之外,其他方面的性質相差巨大。

甜味劑發家史:

據說,我們熟知的糖精、安賽蜜、阿斯巴甜、三氯蔗糖——這四位有機會上演食品加工業中的網紅角色,都是因為科學家的偶然一舔……比如:1897年,某位做完實驗沒有認真洗手的俄羅斯化學家,在認真吃他的不知道什麼卷(roll)、一不小心唆了一下手指頭後,發現了著名的糖精。

美國老總統羅斯福先生就是糖精的受益者——有糖尿病卻喜愛甜食,糖精簡直就是他的可人兒小甜心。

網紅甜味劑的興衰起落:

學者們最初很開心:太好了!低/零熱量,且甜!於是,二十世紀初,環磺酸鹽(某一種有害的糖精)開始被用於體重控制和糖尿病患者。然而,幾十年後,樂極生悲的故事發生:這玩意兒被發現能讓實驗動物得膀胱癌,以及肺、胃、生殖系統腫瘤,因此而被美國FDA速速叫停。

故事並沒有終止,學者們特別敬業地持續對糖精進行研究,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又推翻了之前給它們家族集體扣的罪名,到2000年的時候,那些好糖精終於被平反(學術界是這樣的)……(屋主話外音:事實證明,如果你對一件事或一樣東西或一個人有信心,你大可堅持下去,萬一有一天美夢成真了呢——前提是不損害健康哈)

阿斯巴甜也大致經歷了類似的波折~~不過,它還是成功地笑到了最後——成為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認為研究得最徹底的食品添加劑之一,認定其安全性毋庸置疑。即便是來自歐盟的最新法規2018年1月23日不再允許將下圖中這些甜味劑(包括阿斯巴甜)用於精製焙烤製品,美國FDA依然堅持阿斯巴甜是安全的,並在其官網明確指出:歐盟沒有向FDA提供全部研究數據,而基於FDA能夠看到的研究內容,由於在設計和方法上有缺陷,FDA有足夠的理由認為歐盟說阿斯巴甜有安全問題是缺乏足夠證據支持的……(意見不統一啊?)

突然覺得今天這篇的信息量好大~

甜味劑之健康危害——營養界新憂:

其實也不算新啦,從二十一世紀初期就開始讓營養界憂心忡忡:

甜味劑並不能降低我們對甜味的喜愛與痴迷,它們雖然不會產生熱量,卻並不能帶來天然糖給人體的滿足感,甚至還會提高大腦對甜味劑的偏好臨界值(或者說是閾值)、降低人體對甜味的敏感度。

話句話說:甜味劑是個「甜(qing)感大騙子」!而身體一旦上當受騙,結果會怎樣呢?

我們的身體在嘗到這種甜味後,本以為能得到糖類和能量,然而,由於攝入的是零熱量的人造甜味劑,意味著根本不會迎來真正的糖類和能量;

人體特別聰明,一旦發現上了「假甜」的當,大腦里的「獎勵中樞」就會自動調整和校準,趨使身體攝入更多的食物;

於是,我們開始吃吃喝喝更多的食物,直至大腦覺得「滿足了」;

最終,我們更胖了!

大腦里的「獎勵中樞」是個什麼東東呢?它主要負責:將感覺到的食物甜度和身體對能量的攝入量聯繫在一起,也就是將甜味感覺與能量滿足整合到一塊兒。一旦它檢測到甜味、但未檢測到實際有能量進入身體,它就會想辦法讓糖類變得更加可口誘人,從而驅動食物攝入量的增加。——這實際上是飢餓應答的一部分,讓我們在飢餓的時候覺得食物更加美味。

正常人如此,孕婦更是這樣。有研究發現:如果孕婦在孕期攝入過多甜味劑,這種效應會讓胎兒出生後對甜味更「嚮往」、需要更多的甜才能滿足寶寶們的「心」!

所以,你會發現:喝完無糖可樂,總覺得「意猶未盡」......估計川普同學就是這樣,一罐接一罐地意猶未盡......

後來,學者們陸續發現和證實:在攝入一定量的情況下(底限量好像並不多哦,有些研究中,只要超過2罐就……),非營養性甜味劑會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女性蛋白尿的發病風險,並增加抑鬱症和痴呆的發病率……原理貌似比讓人體攝入更多食物更複雜,這裡就不一一細說了。

另外,它們似乎還會影響腸道菌群的狀況,引發一些新問題,比如:代謝損傷和糖耐量異常(這個結論目前僅基於動物試驗)。

還能不能愉快地使用甜味劑了?

看完前面的林林總總,有沒有覺得後脊梁骨一涼:呀!完了!我吃(喝)了那麼多人工甜味劑......我是不是要掛了?

屋主說:勿恐慌、有節制

其實,不用那麼緊張啦,因為,有關甜味劑的爭論,一直還在進行中,一部分學者在動物試驗中甚至得出很不一樣的結論。

但是!讓你別恐慌,不意味著同意你一邊喝著無糖汽水、一邊大快朵頤各種高熱量食物——用非營養性甜味劑作為寵溺自己胡吃海塞、熱量攝入超標的借口,是:絕!對!不!容!許!的!

美國心臟協會(AHA)官網上明確提出:雖然FDA批准使用的非營養性甜味劑「基本上是安全的」,並且,用甜味劑替代添加糖,有助於減少來自於添加糖的攝入量、幫助維持健康體重、可以讓糖尿病患者既能喝到甜味飲料又能避免血糖波動。但是,一來它畢竟是沒有營養價值的(雖然零熱量,但也不能提供任何維生素礦物質)。二來,「我們並不能確定人們會因為飲/食用了無糖飲料或食物而確保每天攝入更少的卡路里」。AHA說了:「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減少膳食中添加糖的攝入量,毋庸置疑是對健康有益的」。

上圖是AHA提出的膳食添加糖攝入限量:男性每天不超過36克,女性每天不超過25克。這個量真的沒多少,咖啡伴糖一小袋是5克、一小塊方糖是4.5克,看上去需要好多袋或好多塊,對吧?實際上,通常情況下,一聽(罐)含糖可樂或等量的其它含糖飲料,基本上就能把這點兒額度用光了。關於這個問題,咱們下次細說,今天是甜味劑的主場。

耐著性子看到這裡,你一定會嘀咕:說了半天甜味劑(和無糖可樂)的壞話,到底幾個意思?

鄭重聲明:告知大家有關甜味劑的憂思與爭議,絕不是以恐嚇為目的,而是為了敲響警鐘:任何一種天然食物或加工食品(飲料),都要全方位看待,不能因為其對健康有可能益處的某一點,就忽略其它問題並肆意過量攝入。至於如何節制,且往下看(此處感謝你愛學習的耐心):

先了解下常見甜味劑的ADI值:

ADI(allowable daily intake),每日容許攝入量——人或動物每日攝入某種化學物質(如:食品添加劑、農藥等),對健康無任何已知不良效應的劑量,單位:mg/kg體重。食品添加劑的ADI值越高,說明該化學物質的毒性越低。常見甜味劑ADI值如下:

糖精:0-5

阿斯巴甜:0-40

甜蜜素:0-11

安賽蜜:0-15

三氯蔗糖:0-15

阿力甜:0-1

以阿斯巴甜為例,一個5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天攝入量不超過 40*50=2000毫克(即:2克),基本認為是安全的(警告:阿斯巴甜的此ADI值不適用於苯丙酮尿症患者),其它類推。

參考ADI值淺嘗輒止:

首先,可以明確:太多的添加糖是不利於健康的;

對於糖尿病患者,選擇甜味劑飲料(少量)替代含糖飲料,顯然是可以避免因含糖飲料導致的血糖波動的;

在均衡飲食、全天熱量攝入≤能量消耗前提下,少量使用人工甜味劑來替代添加糖,或會促進減肥、改善機體代謝狀況,甚至還能有效保護機體免於感染期間的損傷;

阿斯巴甜是個寵兒,在ADI範圍內,連孕婦都可以合理適量使用(注意:合理+適量,不是天天累積、也不是像川普那樣一口氣兒攝入一大堆);

相對於添加糖的直接明確的危害,「甜味劑的健康隱患」還只是初步證據,我們可以視為「潛在可能」,但沒必要談之色變。畢竟,國家對此是有嚴格管控的,食品添加劑在嚴格遵守國家衛生法規相關使用範圍和使用量的前提下,是安全的;

不同甜味劑的健康效應有差別,在沒有最終定論之前,既不要以點概面、全盤否定,也不要大大咧咧、隨意大量攝入。參照上面的ADI值、淺嘗輒止,就算有可能有潛在問題,也不至於吃/喝出大問題來;

別給孩子亂喝這類飲料,關愛下一代——從嘴開始!

現在,你們知道為何可口可樂公司對特朗普有意見了吧?凡事都該有個「度」,既然可口可樂公司知道自己的產品有安全隱患,他們怎麼可能縱容自己的一國之君在健康問題上胡作非為呢?——國家形象啊!總統不做好健康表率,麾下的大米國人民豈不更難控?想想滿街的大胖子和泛濫成災的糖尿病……國家醫療,需要的可是真金白銀啊?!

另外,再次強調一件事r:耳根子不要太軟、錢包要有攻守、不要被碳酸飲料中的某些新添加成分迷惑了心智、誤以為這樣的碳酸飲料就是有健康益處的(點擊此文,你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可口可樂放大招——能減肥的「吸脂」可樂!你接招嗎?),碳酸飲料終究是碳酸飲料,小酌費錢大飲傷身……

最後,我們來聽首歌吧,安撫一下你受驚嚇的心~

甜蜜蜜

 甜蜜蜜

鄧麗君 

00:00/03:31

遂謙碎碎念

抵製得住誘惑,才是你人生最大的成功!

於人於事於食物於萬物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更是,愛的傳播

參考文獻:

https://www.fda.gov/downloads/food/ingredientspackaginglabeling/foodadditivesingredients/ucm404332.pdf

食品安全風險解析:關於「甜味劑」的科學解讀, http://www.sda.gov.cn/WS01/CL1985/154025.html

http://www.aqsiq.gov.cn/xxgk_13386/zxxxgk/201801/t20180125_511758.htm

FDA Statement on European Aspartame Study,https://www.fda.gov/food/ingredientspackaginglabeling/foodadditivesingredients/ucm208580.htm

Mark A. Pereira, Sugar-Sweetened and Artificially-SweetenedBeverages in Relation to Obesity Risk,American Society for Nutrition. Adv. Nutr. 5: 797–808

Fowler SPG,Low-calorie sweetener use and energy balance: Results from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animals, and large-scale prospective studies in humans.,Physiol Behav. 2016 Oct 1;164(Pt B):517-523.

Sharon P. G. Fowler, MPH, et al., Diet Soda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Increases in Waist Circumference in a Biethnic Cohort of Older Adults: The San Antonio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ing, JAGS APRIL 2015–VOL . 63, NO. 4.

L.Cooke, Fildes, The impact of flavour exposure in utero and during milk feeding on food acceptance at weaning and beyond, Author links open overlay panelAppetite Volume 57, Issue 3, December 2011, Pages 808-811

Mark A. Pereira, Author Notes, Sugar-Sweetened and Artificially-Sweetened Beverages in Relation to Obesity Risk, Advances in Nutrition, Volume 5, Issue 6, 1 November 2014, Pages 797–808

Nettleton JA, Lutsey PL, Diet soda intake and risk of incident metabolic syndrome and type 2 diabetes in the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 (MESA)., Diabetes Care. 2009 Apr;32(4):688-94.

Gardener H, Rundek T, Diet soft drink consum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vascular events in the Northern Manhattan Study., J Gen Intern Med. 2012 Sep;27(9):1120-6.

Julie Lin and Gary C. Curhan, Associations of Sugar and Artificially Sweetened Soda with Albuminuria and Kidney Function Decline in Women,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11Jan;6(1):160-6.

Matthew P. Pase, Jayandra J. Himali, Sugar- and Artificially Sweetened Beverages and the Risks of Incident Stroke and Dementia-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Stroke. 2017;48:1139-1146.

Jotham Suez, Tal Korem, Artificial sweeteners induce glucose intolerance by altering the gut microbiota,Nature volume 514, pages 181–186 (09 October 2014).

Jin Hong Park, Gil B., Sucralose Suppresses Food Intake, DOI: https://doi.org/10.1016/j.cmet.2017.02.011

Non-Nutritive Sweeteners (Artificial Sweeteners), http://www.heart.org/HEARTORG/HealthyLiving/HealthyEating/Nutrition/Non-Nutritive-Sweeteners-Artificial-Sweeteners_UCM_305880_Article.jsp#.WsHhZKEYxCA

http://www.efsa.europa.eu/en/topics/topic/aspartam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遂謙的營養小屋 的精彩文章:

你看上去那麼瘦,卻依舊是個「危險」的胖子

TAG:遂謙的營養小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