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溥儀自述皇帝出行排場:去一次頤和園花費數千大洋,一路沿街警戒

溥儀自述皇帝出行排場:去一次頤和園花費數千大洋,一路沿街警戒

我們在讀《紅樓夢》時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賈母、王熙鳳只是從東屋走到西屋幾步遠的路程,身後卻要跟上一大群丫鬟婆子?帶著這麼長的「尾巴」行動不會覺得礙事嗎?其實,這不是個實用性的問題,而是個排場問題。而紅樓夢裡太太、奶奶們的排場與皇宮裡的太后皇帝相比,那隻能算是小巫見大巫。

末代皇帝溥儀在回憶錄里曾詳細寫過他出行時的陣仗排場。溥儀小皇帝每日先是在毓慶宮讀書,再去給太妃(同治帝以及光緒帝的后妃們)請安,然後到御花園走走。但即便是這樣不出宮門的日常活動,也全是要有一條巨型「尾巴」的。

最前面的是一位敬事房太監,作用相當於車喇叭,走在前面警告「閑人」迴避。在他身後大概二三十步遠的是兩位總管太監,分列兩側踱著步子,沒什麼實際用途,或許只是身份的象徵。再往後十步遠的地方就是正主了,也就是皇帝(或太后)。如果坐轎子,除了轎夫還需有兩個御前小太監扶著轎桿隨行,以便隨時聽候皇帝吩咐。如果是步行呢,則是要由兩位御前小太監扶著走,雖然主子並沒什麼腿疾腳病,要的就是這個范。

在皇帝的身後,則是長長的「尾巴」。首先,有一位太監撐起一把大羅傘,這個我們在清宮劇里大都見到過。傘後則是一群各有分工的太監宮女了,有捧衣服以備溫度變化時更換的,有拿著雨傘旱傘以備天氣變化時使用的,也有拿著馬扎躺椅以便隨時休息時坐著的,這些都是近身伺候的御前太監。而御前太監後面則是御茶房太監,顧名思義,就是捧著各類點心茶果和熱水茶具的,以便皇帝要茶要果時隨時供應。再後面的則是御藥房太監,他們捧著的是藿香正氣丸、金衣祛暑丸、避瘟散、燈心水、菊花水、竹葉水等幾十上百種常用藥和急救藥,雖然這些葯可能幾年也用不上一次。隊伍最後面的則是帶大小便器的太監了。要知道,紫禁城內是不設廁所的,即便是有廁所的地方皇帝也不會去,一來是身份的象徵,不能與凡人「共廁」,更重要的則是安全考慮,以防刺客在皇帝如廁時行刺。

以上排場還僅限於在宮內行動,如果皇帝要出宮遊玩,那陣仗就更大了。所以乾隆劉下江南才會那麼勞民傷財。且不說康乾盛世,即便是清朝滅亡後,清遜帝溥儀去一趟頤和園也是興師動眾,不僅要有幾十輛汽車護航,還要民國政府派出大量警察沿街警戒,這走一次就至少要花掉幾千塊大洋,這在當時絕對是一筆巨款。

我們從電視劇里看到的只是簡化版本,真正的皇家排場則更甚,即便是大廈已傾,也奢侈不減,難怪百姓都要痛恨封建王朝的腐朽統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白兔日記 的精彩文章:

青幫往事:張嘯林靠妓館發家,手下如雲美女爭當花魁

TAG:小白兔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