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中醫醫生的自我修養

一個中醫醫生的自我修養

記得剛參加工作時,整天忙忙碌碌,完全沒有當醫生的感覺,臨床好像多為對症處理。中醫院的醫生與西醫院不一樣,因為我們肩負著振興中醫的歷史職責,但是現代醫療已經以西醫為主了,所以兩種醫療我們都需要掌握。一種醫學就夠難學的了,更何況兩種思維方式完全不同的醫學呢!就像大多數的中醫院醫生一樣,我剛開始更傾向於西醫的學習,應該它更加直觀、客觀,更加容易掌握,臨床需求上也更加迫切。經歷了臨床上的一次次的搶救和強化學習,我對於神經病學有了較為深入的掌握,對於常見的急重症和一般疾病的處理更為成熟。但是總沒有一種得心應手的感覺,因為臨床上有多問題西醫還是解決不了,西醫在很多方面還是很有局限,試試按照中醫的思路處理有時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原來中醫確實有用。有和同學談論到這個問題,想起一句話---我們應該回歸中醫了。

但是中醫博大精深,如何學習呢?前面我們在學校里已經系統學習了中醫的課程,現在該拿出精力來研究研究它了。於是從中醫內科學、方劑學、中藥學、診斷學、基礎理論反過來再次學習,一些現代醫家的中醫論述能夠給與我們以啟發。至此很想下定決心學好中醫,但是不學習中醫經典如何能夠學好中醫?不願意天天喊口號,不願意常常立誓言,那就發揮螞蟻坑骨頭的精神,慢慢讀吧。

時間一天天過去,學習在一天天進行,思維也在慢慢轉化。人體的五臟六腑及氣血陰陽好像都能感知了,經絡也不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了,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好像可以在大自然中找到模型了,我好像也能在辨證與用藥中去推敲推敲了,每有收穫則倍感欣慰。

在戰略上藐視中醫的學習,古人已雲學中醫實在容易,唯陰陽而已;在戰術上重視中醫的學習,一本本的學習,一點點的積累,要像脾臟一樣將胃腑中受納的水谷運化為我所用的精微東西。也許有一天,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真堂 的精彩文章:

TAG:易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