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學經典》大學1

《國學經典》大學1

《大學》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南宋時,朱熹認為《大學》是孔子及其門徒留下來的遺書,是儒學的入門讀物,所以將其列為「四書」之首,成為後來文人的必修書目 。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為秦漢時的儒家作品。全書分為「經」和「傳」兩個部 分。其中「經」一章,是孔子的原話,由孔子的學生曾子記錄;「傳」十章,是曾子對「經 」的理解和闡述,由曾子的學生記錄。

《大學》以「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為修養的目標,又提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八個實現天下大治的步驟,對幫助我們理解個人修養與社 會治亂關係方面有重要意義。

【原文】大學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親民③,在止於至善。(經計一章)

【譯文】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原文】知止①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②。

【譯文】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穫。

【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經計一章)

【譯文】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①;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②;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③;致知在 格物④。(經計一章)

【譯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

【原文】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經計一章)

【譯文】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原文】自天子以至於庶人①,壹是皆以修身為本②。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③。其所厚者薄, 而其所薄者厚④,未之有也⑤!(經計一章)

【譯文】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原文】湯之,《盤銘》①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②《康誥》曰:「作新民。」 ③《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④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⑤。(傳二)

【譯文】商湯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說:「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 康誥》中說:「激勵人棄舊圖新。」《詩經》中說:「周朝雖然是舊的國家,但卻稟受了新 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無處不追求完善。

【原文】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①無情者不得盡其辭②。大畏民志③。 此謂知本。(傳四)

【譯文】孔子說:「聽訴訟審理案子,我也和別人一樣,目的在於使訴訟不再發生。」使隱瞞真實情 況的人不敢花言巧語,使人心畏服,這就叫作抓住了根本。

【原文】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①物而窮②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 天下 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③,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始學者即凡天 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④,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 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傳五)

【譯文】說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是指要想獲得知識,就必須接觸事物而徹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靈都具有認識能力,而天下萬事萬物都總有一定的原理,只不過因為這些原理還沒有被徹底認識,所以使知識顯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學》一開始就教學習者接觸天下萬事萬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去進一步探究,以徹底認識萬事萬物的原理。經過長期用功,總有一天會豁然貫通,到那時,萬事萬物的里外巨細都被認識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內心的一切認識能力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再也沒有閉塞。這就叫萬事萬物被認識、研究了,這就叫知識達到頂點了。

【原文】所謂誠其意者①,毋②自欺也。如惡惡臭③,如好好色④,此之謂自謙⑤。故君 子必慎其獨也⑥!(傳六)

【譯文】所說的意念真誠的意思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喜愛美麗的女人一樣,一切都發自內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

【原文】小人閑居①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②,掩③其不善,而著④其善。人 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⑤,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傳六)

【譯文】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裡無惡不作,一見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閃閃,掩蓋自己所做的壞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別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見你的心肺肝臟一樣清楚,掩蓋有什麼用呢?這就叫做內心的真實一定會表現到外表上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

【原文】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①,德潤身②,心廣體胖③。故 君子必誠其意。(傳六)

【譯文】曾子說:「十隻眼睛看著,十隻手指著,這難道不令人畏懼嗎?」財富可以裝飾房屋,品 德卻可以修養身心,使心胸寬廣而身體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 真誠。

【原文】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NE233①,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 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傳七)

【譯文】之所以說修養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為心有憤怒就不能夠端正;心有恐懼就不能夠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夠端正;心有憂慮就不能夠端正。

【原文】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傳 七)

【譯文】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樣:雖然在看,但卻像沒有看見一樣;雖然在聽,但卻像沒有聽見一樣;雖然在吃東西,但卻一點也不知道是什麼滋味。所以說,要修養自身的品性必須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原文】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①,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 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②而辟焉,之其所敖惰③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 ,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④。」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 其家。(傳八)

【譯文】之所以說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養自身,是因為人們對於自己親愛的人會有偏愛;對於自己厭惡的人會有偏恨;對於自己敬畏的人會有偏向;對於自己同情的人會有偏心;對於自己輕視的人會有偏見。因此,很少有人能喜愛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點,厭惡某人又看到那人的優點。所以有諺語說:「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壞,人都不滿足自己莊稼的好。」這就是不 修養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原文】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①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傳九)

【譯文】所謂的治理國家,必須先要在家族裡面實行平等,他的家族裡的人不可以教育好而去教育別的人,這樣的人是沒有的。所以君子不出家族之外而能成就教育於國家。能繼承先人之志的人,可以侍奉君王。懂得長幼次序的人,可以侍奉長輩。有慈愛之心的人,可以役使大眾。

【原文】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傳九)

【譯文】《康誥》中說:「如同保護天真無邪的兒童一樣,」心裡真誠地求保人民,雖然不偏不 倚,不上不下,但也相差不遠了。自古以來沒有見過先學會養育孩子而後再出嫁的女人。 

【原文】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①事,一人定國。(傳九)

【譯文】一個家族裡實行仁愛,一個國家也會興起仁愛;一個家族裡實行謙讓,一個國家也會興起謙讓;一個人貪婪違逆,一個國家就會犯上作亂。其時機就是這樣的。這就是一句話可以亢奮其事,一個人可以定出國家的基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揭秘百億美金挖礦產業,探索挖礦產業生態現狀
時尚絲巾圍巾搭配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