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謀有道,得有因,鬼谷子講述奇正變通之法

謀有道,得有因,鬼谷子講述奇正變通之法

很多時候我們本來是勝利在望,卻忽然兵敗如山倒。之所以落得功虧一簣,不是本領不高,閱歷不夠,而是顧忌太多,疑心太重。因為沒有定力,所以總是敗在自己的手裡。

鬼谷子說:奇不知其所擁,始於古之所從。大意:出奇制勝是所向無敵的,從古到今都是如此。

元朝末年,趙普勝是有名的驍將,他為陳友諒駐守安慶,多次引兵到處搶掠。朱元璋擔憂不已,於是引誘趙的食客,讓他潛入陳友諒軍中去擔任使者去離間趙。趙沒有發覺,見這位使者總是誇獎自己的功勞,覺得自己有恩於陳,臉上露出悻悻的表情。

陳友諒懷疑他要背叛,便以會師為名突然來到安慶。趙在雁汊以燒羊迎接,當他剛一登船,陳友諒便馬上殺了他,然後以輕兵襲擊池州,被徐達等擊敗,參戰軍隊全軍覆沒。(陳友諒多疑,卻中了朱元璋的離間之計。)

陳友諒不僅多疑而且性情強硬,喜歡以權術控制部下。朱元璋擔心陳友諒與張士誠聯合,於是設計命陳友諒的老朋友康茂才寫信引誘他,讓他迅速趕來。陳果然率水師到達江東橋,呼叫康茂才,無人答應,才知道自己被騙了。雙方戰於龍灣,因為潮落,船被擱淺,軍隊死者無數,陳友諒又是一場大敗。(這次是喜歡控制別人而又多疑的陳友諒,反而太相信別人了。)

陳友諒眼見其疆土日益減少,十分憤怒,於是製造了數百艘樓船。朱元璋的軍隊不能仰攻,連戰三日,損兵折將,漸感不支。但是不久颳起了東北風,朱元璋便下令放火焚燒陳友諒的船隻,其弟陳友仁等都被燒死。在這場戰鬥中,朱元璋船雖小,卻輕便易行;陳友諒雖是巨艦,卻不能進退自如,故而戰敗。(這是人算不如天算,計劃不如變化快。)

朱元璋的坐船是白桅杆,陳友諒便與其將士約定猛攻白桅船。朱元璋知道後,下令將所有船的桅杆都漆成白色。第二天再戰,從早晨到中午,陳友諒軍大敗。

朱元璋又給陳友諒寫了兩封信,信的內容大致如下:「你我本各安一方,以待天命,你卻重新挑起戰端。先被困在洪都,再敗於康郎,骨肉將士被葬身於火海。你即便僥倖生還,也應當取消帝號,坐待真正的主子,不然就悔之晚矣。」

陳友諒收到信後怒不可遏,不予回信,也不敢出戰。時間一久喪失了戰機,軍中糧食漸絕,只得突圍衝出湖口。陳友諒從船中伸出頭來指揮,卻被飛箭射中,當即死去,頓時軍隊土崩瓦解。(這是朱元璋使用攻心計,瓦解對方的士氣,從而一舉徹底打敗陳友諒。)

鬼谷子告訴我們,攻其心,折其志,不戰而屈之,謀之上也。他還教導他的學生說,攻心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示之以義,服之以威。

在剛才的故事中,朱元璋為何節節勝利,而陳友諒又為何屢戰屢敗。並非陳友諒沒有智謀,也不是他的實力差,究其原因,歸根結底有這三點:首先陳友諒目中無人,狂妄自大,而朱元璋卻善於用人,也用人不疑;

其次,陳友諒一會兒盲目自信,一會兒疑神疑鬼,其實是他內心搖擺不定,根本原因是他沒有調查,也不善於分辨,更不會謀略。

最後一點,人心很重要,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拼的就是心氣。而朱元璋則善於把握這一點,鼓舞自己的士氣,瓦解對方的人心,才能攻無不克,不戰而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一語雙關,劉禹錫的兩首愛情詩意境簡潔柔婉
悲情的柳宗元,今夕少愉樂,起坐開清尊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