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健康百歲:古今中外長壽明星

健康百歲:古今中外長壽明星

前一篇文章討論了「人到底能活多久?」當科學家正在用各種方法測試人的自然生命極限時,我們不妨先匯總一下從古到今有關長壽明星的傳說和真實信息。可以先把目光聚焦在活滿「百歲」的壽星上。

第一個「百歲」壽星就是我們的老祖宗「黃帝」。《史記》作為中國第一部偉大的紀傳體通史是從「五帝」開始的。《史記》只說「黃帝崩,葬橋山」,未說「崩」時享年幾何。但後世卻有許多有關黃帝的傳說,認為黃帝在位整整100年,可見壽命在100歲以上。傳說他不是病死的,而是自己認為到了「上天」的時候,選了日子「乘龍而去」。

黃帝死後,孫子顓頊(號高陽氏)即位,傳說在位79年,合理推算,其壽命也當滿百。顓頊死後是由黃帝另一孫子高辛氏即位,稱帝嚳。帝嚳也是傳說在位70年才死,高壽自不必說。帝嚳死,先由兒子帝摯即位,不善於管理才又讓位給他弟弟放勛。放勛即位便是帝堯。堯在史書上有詳細記載。《史記》說:「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於天,堯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可見堯是當了70年領袖後才覺自己「老」了,於是命令舜來代他執政;堯從「得舜」後重用舜,一直到逝世,共28年,可見堯的壽齡應是98加即位時年齡,大大超過了100歲。

舜姓姚,名重華。《史記》載:「舜年二十以孝聞,年三十堯舉之,年五十攝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堯崩,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舜是在堯崩後三年正式稱帝的,當時61歲,又過了39年才逝世,其壽齡正好100歲。

從古代傳說中知道有一名相伊尹,是商初三朝元老,活了100歲。有人說他最後得到了「善終」,也有人說他因專權而被殺。

還有一個人值得一提,那就是在《楚辭》、《列仙全傳》、《神仙傳》、《素女經》、《御女損益篇》等古書中反覆提到的中國第一「人瑞」——彭祖。

對於「彭祖」有兩種傳說。一種傳說他是三皇五帝中顓頊的孫子。他從夏代一直生活到商代,到了商代末年,當商王派人去向彭祖討教長壽秘訣時,彭祖已壽高800歲。據說商王用的是美人計,派了一個年輕貌美而又能說會道的「采女」(原是商王的宮女,由於派她去「採訪」彭祖,故得此名,可說是中國最早的「採訪記者」)去與彭祖軟磨硬泡。由於經不住「采女」的糾纏,最終透露了不少養生的訣竅。原來彭祖長生不老一是由於堅持練功,即懂得「導引之術」;二是注意營養,善於烹調,能燒一手好菜,尤其是他燒的「野雞湯」鮮美無比;三是根據需要吃點補藥;四是選擇有利健康的居住環境。

那「采女」打聽到彭祖的長生之術後即如實向商王彙報。商王自以為已獲長生秘訣,又生怕別人仿效彭祖,便派人去殺之。哪知彭祖早已不知了去向。所以只知彭祖壽高800歲以上,到底活多久仍是個謎!

應該說,這隻能是個美麗的傳說,可聽而不可信。但另一種傳說卻很近乎情理。說「彭祖」實有其人,原名鏗,是中國烹調的鼻祖,壽長一百多歲。

據《漢書》記載,漢武帝劉徹有個弟弟叫劉余,封地于山東,曾在拆毀孔子舊宅時獲得一大批古代竹簡後譯成當時的「今文」,方知這批竹簡上記載了有關彭祖的故事。

故事大意是:遠古黃帝執政時聽說有個叫「錢鏗」的人善於烹調,就把他叫來燒菜做飯。錢鏗曾為黃帝做了一道「野雞湯」,黃帝覺得十分鮮美可口,高興之際就賞了鏗一大塊封地——即古之「彭城」(今之徐州)。於是後人稱錢鏗為彭城人之祖,即「彭祖」(據說老子也是彭城人,孔子曾稱老子為「老彭」)。又因為「烹」與「彭」同音,所以「彭祖」即「烹祖」,是中華烹調之祖的意思。

據此竹簡文字記載,錢鏗活了800多「甲子」,或767個「甲子」。後世人即稱彭祖壽長800歲(也有人傳說「彭城」作為小國,前後800年)。其實按上古人習慣,這「甲子」不是指「年」,而是指「日」,即以60天為一「甲子」,如此說來,彭祖至少壽長126歲,也還在可信的範圍。他善於烹調又注意養生,壽命較長是可能的。

現在浙江臨安地區是宋初吳越王錢鏐(liú)的故土,在那兒的錢氏宗族至今一致認定「彭祖(鏗)」是他們的先祖。「錢」是古姓,即今之「錢」的古體字。因此,在臨安民間又有不少關於「彭祖」的傳說故事。

總之,彭祖,如真有其人,即使只活了126歲左右,也足以稱得中華第一「人瑞」。

古之「人瑞」大多有些傳奇色彩。例如,周初周文王擔任周族首領50年,相傳活了97歲,其子周武王據說也享年93歲(漢之王充在《論衡》中提到周文王曾對周武王說:「我的壽命是百歲,你只90歲,我給你三歲吧!」這近乎神話),他們還算不上「春秋皆度百歲」之人,但有關「姜太公八十遇文王」的故事家喻戶曉。《史記》明確記載「太公之卒百有餘年」。另有周武王的兩個兄弟,一為召公,一為周公,據說都壽高百歲有餘(見[漢]王充《論衡·氣壽》)。

自周、秦以來,在歷代君主中惟一壽高百歲以上者,只有西周的穆天子,他在位55年,終年105歲。關於他西巡至昆崙山下,與「西王母」相會的故事詳見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穆天子傳》。(王充《論衡》中則說周穆王與商君武丁一樣「皆出百三十四十歲矣」)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說:「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益壽也。」並說老子見周王朝已衰,便出了函谷關而西去,「莫知其所終」。到底活了多少歲,一直是個謎!《史記》中說老子出函谷關時應關令尹喜之請求,留下了一篇五千言的論著(《史記》:「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即今之《老子》(一名《道德經》)。

綜合各種史料,有關古代百歲以上的「人瑞」還有下列諸位值得一提:

一是據漢·桓譚《新論·中·玄蔽》記載:漢文帝時有個「樂人竇公,年百八十歲,兩目皆盲」。人們總結其長壽經驗有兩條:一為因「少盲,專一內視,精不外鑒」;一為「恆逸樂,所以益性命也。」

二是據班固《後漢書》卷八十二《冷壽光傳》記載:「冷壽光年百五六十歲」,「鬚髮盡白,而色理如三四十時。」

三是東漢末年創立「五斗米道」的張陵(34—156),虛年齡123歲(中國人主張把十月懷胎作為生命之始,習慣用虛年齡計壽)。因其為中國「道教」鼻祖,故後人常稱其為「張道陵」。他修道練功得法,長壽而令人信服。

四是三國時神醫華佗(?—208)。他為曹操醫頭痛病時主張開刀動手術而被疑為謀害,下獄後死於獄中。所以卒年有記載而生年不詳。據晉人陳壽《三國志·華佗傳》說他「曉養性之術,時人以為年且百歲,面貌有壯容」。

五是曹植《辯道論》提到三國時有「甘始、左慈、郗儉」三個「方士」。有的善於行氣導引,有的通曉房中之術,有的能辟穀,「悉號三百歲」。

六是據《魏書·羅結傳》記載,東晉十六國時期有個鮮卑族的北魏大臣羅結(317—436)壽長120歲。

七是中國佛教禪宗創始人,被尊為「西天」(印度)禪宗二十八祖和東土(中國)禪宗始祖的「菩提達摩」(?—528或536)。相傳他是南印度人,於南朝宋末航海到廣州後即在中國傳教,成為中華文化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名人。達摩生年不詳,而人們普遍認定其壽長一百五十餘歲。

八是元人趙道一所著《歷世真仙體道通鑒》中提到不少因修道而成百歲以上老壽星的「真仙」。如尹通(399—499)101歲;陳道沖(534—647)114歲;雖屬傳說,尚在可信之列。

九是在佛教書籍普濟所著的《五燈會元》中,記載禪宗二祖慧可(487—593)壽長107歲,以及隋唐時高僧慧安(582—709)壽高128歲等也都真實可信。還記有唐人儀晏開明禪師(876—990)壽長115歲。

十是《南史》卷52中提到有個張元始活了116歲,有個顧思遠活了119歲;《舊唐書》卷192記載有個師承陶弘景(456—536)的茅山道士名王遠知(510—635)壽高126歲;《舊唐書》卷191《孫思邈傳》中則記載了著名的「藥王」孫思邈(581—682)的事迹,此老壽長102歲。還有宋人贊寧著的《高僧傳》中記有不少百歲以上的高僧。《宋史》卷457《陳摶傳》記載陳摶(871—988)精研《易經》,潛心修鍊,壽高118歲。《宋史》卷461記有道士蘇澄隱,「年僅百歲而卒」。而《明史》卷299《張三丰傳》則記載武當派的開山祖張君寶,號三豐,生於1247年,卒年不詳,但從南宋活到明初永樂年間,少說也有150多年。

以上所錄歷代「人瑞」資料,僅供參閱。因隔朝隔代,至今已無法一一核實,不過假如這些記載大部分屬實,則可以說明兩條大的道理:①當代許多科學家計算人類自然壽限時十分保守;②只要注意養生,享盡天年而高壽者大有人在。

新中國成立以後,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百歲老人3384位;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百歲老人4900位;「十年動亂」曾使百歲壽星數字下降,新時期開始後又直線上升。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百歲老人3765位;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百歲老人6434……據2014年媒體報道,全國的百歲壽星已近六萬。

以上海為例,上海的百歲壽星在1953年普查時只發現1位;1964年普查時連1位也沒有,1982年是20位,1990年80位,1996年170位,1998年208位,1999年235位,2000年306位,2001年372位……2013年增至1251位。2014年,1631位……2017年首次突破2000人,達2163位。

1993年10月,中國老齡委「93中國愛老行動組委會」出面組織過一次「中國百歲壽星排座次」活動。「長壽之王」是貴州省務川自治縣茅天鎮仡佬族人龔來發,1848年出生,時年146虛歲。有關方面給他頒發了「中國長壽之王(頤春榮杯)金座椅獎」(1995年3月12日,因患急性黃疸肝炎而去世,享年148歲);另一位壽星是廣東省懷集縣的孔英老太太,時年122歲,給她頒發了「中國長壽王后(仁和杯)金手杖獎」。當時全國排出100名百歲以上壽星的座次,上海有位家住常熟路的曹建新老太太,時年107歲,排名第57位。2015年上海「十大壽星」揭曉,滬上第一壽星116歲的李素清老太太、最高齡男壽星113歲的秦茂堂老先生繼續領銜上海市最長壽男女人瑞榜首。「十大壽星」中男壽星有2人,女壽星有8人。

當代知名人士中「春秋皆度百歲」及百歲以上者有全國政協委員任芝銘、原北大校長馬寅初、原復旦大學校長蘇步青、象棋大師謝俠遜、書法家孫墨佛、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許德珩、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羅章龍、女作家冰心、蘇雪林、楊絳、書法家蘇局仙、國畫大師劉海粟、朱屺瞻以及舉世聞名的張學良將軍和國民黨政要陳立夫、宋美齡……可謂是不勝枚舉。

關於國外百歲壽星的資料難以收集完備。根據有關報道,壽命最長的男人是英國的弗姆·卡恩,活了209歲。據說他連續經歷了英國12個王朝。壽命最長的女人是南美洲的瑪卡蘭珠,203歲。而被《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正式認可的長壽記錄是一個姓「泉」的日本男子,生於1865年6月29日,死於1986年2月12日,壽長120年7個月零22天。另一項記錄是法國女壽星讓娜·卡爾蒙,生於1875年2月2日,在1993年時曾慶祝誕辰118周歲。

據前幾年的報道,巴基斯坦有位男壽星伊拉尼,已經158歲;泰國有位女壽星娘頌,已154歲。還有一位厄瓜多的老太太,1998年去世時139歲,有六個孩子健在,最大的已超過110歲。

以上國內外的實際情況可以表明以下幾點:

① 長命百歲不是夢;

② 打破120歲記錄的大有人在;

③ 如果那些能活到150歲以上甚至超過200歲的報道屬實無誤,即可說明當代科學家發明的那些計算人類最高壽限的方法還不夠精確而且相當保守;

④ 收集長壽者的生活經驗,深入研究他們生活的客觀環境和主觀心理,將大大有利於生命的開拓;

⑤ 人類最高壽限確定的高度,影響到目前有關高齡層次的劃分標準。按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65歲以前算中年人,65~74歲算年輕老年人,75~90歲算正式老年人,90歲以上算高齡老年人。如果人的最高壽限確定在150歲以上,那麼,即使活了75歲,也只走完人生道路的一半,至多算個「中年人」。可目前,許多75歲者早已鬚髮斑白,領著老人優待證退休養老,不管生理機能狀況如何,如果倚老賣老,便是在心理上屬未老先衰現象,此乃養生之大忌!

文章配圖:

梁啟德《古代神話人物白描畫譜》(廣西美術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壽 的精彩文章:

做到這幾樣,你一定是長壽者!
男人想要健康長壽 可以學學家裡的老婆

TAG:長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