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斯通納》,精彩的不精彩

《斯通納》,精彩的不精彩

今日推薦

一曲普通美國人的哀歌

《斯通納》,書名不吸引人,內容似乎也波瀾不驚。就連中文譯名,封面設計,都少了點抓人眼球的東西,缺少了那個叫做營銷精神,或者現代出版經驗的包裝。但即使這樣,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去買他,讀他,評他,這是頗有意思的一件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書名由來

Stoner的「S」,《解放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中「Prometheus」單詞末尾的字母「s」;

Stoner的「t」,《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Stories)中「Canterbury」 單詞順數第4個字母「t」;

Stoner的「o」,《貝奧武甫》(Beowulf)的「Beowulf」的字母「o」;

Stoner的「n」,《李爾王》(King Lear)中「King」 的字母「n」;

Stoner的「e」,《十四行詩》(Sonnets William Shakespeare)中「Sonnets」 的字母「e」;

Stoner的「r」,《文藝復興英語詩集》(English Renaissance Poetry)中「Renaissance」 的字母「r」;

從以上六本書的英文名中各取出了一個字母,組成了小說主人公斯通納的名字,Stoner——一位教授英語文學的大學教師。

斯通納的真正來由,也許我們不得而知,只能從書的封面設計窺探一二了。

看起來,有點意思,對不對。

奇葩的銷量

第一次,銷量那是相當的不精彩。這小說第一次出版的時間是上世紀六十年代,那正是搖滾樂和頹廢派藝術橫掃北美大陸的時候。在那時看,《斯通納》顯得古板、固執,當然是不合時宜的。第一版只賣掉了2000冊,第二版也是反響平平。當然就算是在現在看,也顯得平實,沒有精彩之處。

最近一次,銷量那是相當的精彩。很慶幸,我們在半個世紀後的今天又重新讀到了曾被埋沒的它。在兩次出版之後,它突然在最近幾年獲得了巨大的市場銷量,尤其是在歐洲,銷量和口碑幾乎可以用令人震驚來形容。這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足以讓五十年後的讀者還要還它一個銷量?

也許,許多人讀這本小說的由來,或是由於最近的好的銷量,或是由於相關書評的不斷轟炸,或是本著好奇……

好的,那還是讓我們來看看小說吧。

平凡無奇的人生

小說的開頭這樣的,「威廉·斯通納是1910年進的密蘇里大學,那年他十九歲。求學八個春秋後,正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拼殺猶酣的時候,他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拿到母校的助教職位,此後就在這所大學教書,直到1956年死去。他的職稱始終沒有升到助理教授以上的級別。修完他的課後記憶猶新的學生寥寥無幾。」——一個平實的開頭,一個乏味的人生。

斯通納的一生,不精彩。斯通納是一個活得頗為憋屈的人,卻對自身生活中最具諷刺意味的悲劇保持著相對超然的冷靜。

他的生活比起中產階級以上出身的名士可謂悲慘:一個因一首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而偶然愛上文學的農家子弟,拿到文學博士之後,命運似乎也沒有因為他的努力而「有所回報」:

他娶了銀行家的女兒,卻在一個月內意識到了妻子的歇斯底里和婚姻的失敗;

因為過度堅持原則,答辯時不照應系主任門生的面子,之後一輩子在系裡被穿小鞋,到死都是助理教授的位置;

有過一場和女助教短暫熱烈的婚外情,終於也毀在混蛋系主任的手裡;

唯一的女兒也因為病態的家庭關係而早早懷孕嫁人,逃離家庭。

然而這一切他似乎都平靜地忍了下來:沒有離婚,沒有離開那座大學,沒有跟助教私奔,沒有發瘋,沒有自殺,在系主任威逼退休的戰爭中堅持到最後一刻,直到檢出癌症為止。

臨死前身邊除了老友和怨偶般的妻子,就是自己書房裡的書。這就是斯通納的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伊草家 的精彩文章:

TAG:伊草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