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文物介紹——乾隆皇帝的玉扳指

文物介紹——乾隆皇帝的玉扳指

原標題:文物介紹——乾隆皇帝的玉扳指


扳指古已有之,現在大眾說的扳指其實是指滿清時期旗人戴在手上的飾物。扳指的前身叫做韘(shè)。《說文》曰「韘,射也」,說明此器為騎射之具。韘初見於商代,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就十分流行使用扳指了。韘初見於商代(公元前17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在春秋、戰國(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的時候就十分流行使用扳指了。


戰國獸面紋玉琮(可做扳指)


扳指是一種護手的工具,帶於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同時,在放箭時,也可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傷手指。古人亦稱為「機」,意義類似於「扳機」,表示扳指的作用相當於扳機。幾千年來,扳指的形制,出現過很多種樣式。最為主要的,是坡形扳指和桶形扳指。坡形扳指出現較早,最早還有弦槽,後來取消。在我國,坡形扳指一直使用到明代。國外則突厥—土耳其、韓國至今仍在使用。期間,各種式樣的扳指都有存在。蒙古與清朝,則主要使用桶形扳指。傳統的漢族扳指兒與蒙古族的扳指略有區別:漢族扳指兒從側面觀是梯形,即一邊高一邊低,而蒙古族、滿族的扳指兒一般為圓柱體。



據考證,桶形扳指主要出土於14世紀以後,目前發現出土最早的桶型扳指為戰國時期,型制和清代的桶型扳指極為相似,現存於晉城博物館。

17世紀以後,滿族將扳指發展為首飾。拉弓時佩帶扳指,藉以保護手指並可減少手指運動量。清代以民族軍事力量奪取天下,射箭作為冷兵器時代重要的個人軍事技能受到極大重視,因此清朝軍事力量的核心武裝——八旗——對此物甚為重視,幾乎人手一枚,因而成習。初時因重實用,大小扳指皆選韌澀材質製作,寬窄肥瘦不一,因人而異,以便套帶。入關以後,舉天下以奉養八旗,不勞而獲,待遇優厚,八旗風氣日漸奢靡,扳指這種軍事器械漸漸成為一種極為時髦的飾品,八旗子弟爭相以貴重材質製作扳指,相互攀比炫耀。最終,形成了上自皇帝與王公大臣,下至滿蒙各旗子弟,以及附庸風雅的富商巨賈,雖尊卑不同而皆喜佩戴的風氣。



軍事所用的扳指,現今俗稱武扳指,皆由駝鹿角盤骨製作,取材時選用角盤骨特有的帶有髓腔孔的,位於扳指中間部位,佩戴時髓腔孔位於右手拇指關節處利於排汗。扳指中部帶有一整圈髓腔孔的最為好用,使用長久髓腔被汗液沁黑稱黑璋,黑璋環繞是名品。


滿族人入關後,大量貴族子弟不再習武,卻仍然配戴扳指,由於炫富的需要,扳指的質地亦由原來的鹿角、發展為犀角、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碧璽等名貴滑潤的原料。


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以白玉磨製者為最多。貴族扳指以翡翠質者為上選,其色渾澄不一且花斑各異,碧綠而清澈如水者價值連城,非貴胄而不敢輕易佩帶。以其大小厚薄論,又有文武之分,武扳指多素麵,文扳指多於外壁精鑄詩句或花紋。



至於戒指,又名「約指」,俗稱「鎦子」。清代,旗人男女皆喜戴上此物。式祥甚多,以光面戒指(即無花者)為最普通,或作扁圈式,或作圓筒式,或作面部(即指蓋部)之凸起式者不等。上有鑄字者,如「福壽綿長」或單個的「福」字或「壽」字。八旗子弟有其友朋之投契者,於戒指一物,多有用其表示團結精神,彼此各戴一枚,皆鑄有「二人平心」之字樣,夫妻間亦有借用此種戒指以表示心地無二者。後漢族人士亦多效此風。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著一幅《乾隆大閱圖》,畫中的乾隆頭戴帥盔,身掛鎧甲,配弓戴箭,神態莊重,英姿煥發,描繪了乾隆即位後第四年,也就是1739年,在京郊南苑舉行閱兵儀式的情景。如果仔細觀看,乾隆右手拇指上佩帶一隻白玉扳指。還有一幅《情殷鑒古圖》,畫中的道光皇帝身穿便服,左手持書,右手拇指佩帶一隻半紅半白的玉扳指,端坐在石凳上若有所思,好像沉浸在對書的回味之中。」據張廣文介紹,在清朝的多位皇帝中,不少皇帝都表現出了對於扳指的喜愛,特別是乾隆與扳指可以說結下了不解之緣,據了解單是乾隆皇帝為諸多玉扳指寫過的御制詩就不下50首。


乾隆玉扳指是清乾隆時期製作的玉器。北京崇文區金魚池挖掘出土。這個扳指應該是當年乾隆御用之物,上面還刻有乾隆御筆。故宮現存包括玉質、木質、金質等各個種類的扳指多達幾百個,單是玉扳指就有上百件。成為一種裝飾、身份以及流行趨勢的象徵。


乾隆時期各地官員為了討好皇帝紛紛進貢玉扳指。據史書記載,乾隆四十一年春,九江關監督全德敬獻了20個絲琺琅扳指,乾隆五十七年徵瑞進四個白玉扳指以及四個青玉扳指,乾隆五十九年福建巡撫浦霖分別進貢了九件碧玉扳指和白玉扳指套等等。


進貢的扳指主要是被皇帝用來作為賞賜的物件,所以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但是乾隆自己御用的扳指,則不一樣。首先,乾隆皇帝御用的扳指有固定的款式。這種固定款式主要包括膛口的大小、壁的厚薄、具體的形狀等等,都是為乾隆皇帝量身定做的。其次,乾隆皇帝對御用扳指的製作過程都是十分的關注的,每一個製作步驟,常常都要親自過問,提出自己具體的建議與要求,然後讓製作工匠參照實施。正是因為這樣,乾隆皇帝御用的玉扳指基本上都是由宮中的如意館的玉工承做的,這樣就更方便乾隆皇帝在極其細微的地方都能夠參與指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故事的翁老頭 的精彩文章:

文物介紹——南京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之一的西漢金獸
歷史故事——越國的創始人

TAG:講故事的翁老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