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清明祭拜先人,讓孩子認識「生死」,幾歲最合適?

清明祭拜先人,讓孩子認識「生死」,幾歲最合適?

昨天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人們在這一天為親人掃墓寄託哀思,去看望逝去的親人。

清明祭拜先人,讓孩子認識「生死」,幾歲最合適?

前兩天全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公公婆婆就和老公、我討論清明祭祖的事情,時間具體怎樣安排。6歲多的兒子插話:「我們學校放假三天,爺爺奶奶我們一起回去?」「當然好呀!」公公婆婆點頭答應,能感覺到二老也很欣喜。

6歲多的兒子懵懵懂懂已有敬畏之情,有尋根之意,還主動提出參與祭祖。這也源於我們每年都帶兒子回去,已經深植於心,把祭祖當成一件必須做的事情。

前天晚上天空開始淅淅瀝瀝的下起了雨,到了早上雨是越下越大。我把睡意朦朧的兒子喊起來,拿好雨具、膠鞋等裝備,我們出發了。回老家十幾分鐘的路程,雨一直下,天氣濕冷。下車,穿過一片麥地,來到爺爺墳前,婆婆嘴裡面念念有詞:「爸,全家都到了,特別是您的重孫子專門放假回來,來看望您了。」之後,我們了清理墳上的雜草,用土添墳,拿出供品、紙錢進行祭祀。就是這樣的一個節氣,舉行這樣的儀式,讓我們發自內心的感受「祭如在」,感恩先祖們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才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

清明祭拜先人,讓孩子認識「生死」,幾歲最合適?

祭祀的時候,不遠處有一個30來歲的女性哭很傷心,撕心裂肺;婆婆是有信仰的人,就過去了。我看了公公、老公一眼,怕不妥。但我們都沒做聲,婆婆在哪停留了一會,後來蹲著的婆婆抱著癱坐麥地女性。婆婆回來,兩眼紅紅的,說:「她孩子4歲了,前段時間不在了。」和很多失去孩子的母親一樣,媽媽對於孩子的離開悲痛欲絕。婆婆傷感的說:「珍惜親人、身邊的人,不論再窮、再難,我們一家人在一起,都是幸福的。」

祭拜完畢,我們回到了村子;公公婆婆想回去看親人。一個稱呼太爺的老人心疼的責備,說:「孩子小,日後不要在帶孩子去了。咱老家的風俗習慣,3歲以下的孩子容易看到另一個世界,上墳回來,孩子會大哭,怎麼哄都不行;晚上睡覺都會哭醒。去醫院又檢查不出來毛病,吃藥打針都沒用。咱老家溝邊、山坡有艾蒿,給孩子煮水喝;口袋內再裝點艾蒿,辟邪,那些「東西」不敢靠近孩子。」

清明祭拜先人,讓孩子認識「生死」,幾歲最合適?

聽了老人的話,我在思考一個問題,孩子真的不適合上墳祭奠嗎?真的會像村裡老人說的,孩子容易受到另一世界的驚嚇嗎?關於這點,我不得而知。

那不妨換個角度來看,帶著年幼的孩子去掃墓,對於孩子而言他/她覺得有沒有意義?還是純粹覺得踏青好玩?對生與死有多少理解?......。

其實,讓孩子祭祀跪拜,若孩子對另一個世界的這位親人不熟悉,某種層度只是隨了大人的心愿,其實孩子並不知道我們祭祀的老人對在世的親人有多麼重要。另一個方面,孩子並一定能理解祭祀的真正含義,不太能懂「生與死」,就誠如,孩子竟然對點燃的「心意」(元寶、金條等)很感興趣,我們跪拜結束,孩子拿著小木棍去翻尚未燃盡的「心意」。之後跟著爺爺奶奶摘野菜,老人給孩子講著這野菜怎麼做好吃,有什麼功效;樹上的葉子泡水喝,能治療什麼病......,能感覺到孩子非常有興趣,問東問西一大堆不認識的植物,讓爺爺講解。

清明祭拜先人,讓孩子認識「生死」,幾歲最合適?

站在6歲多兒子的角度,所謂掃墓表達孝心,只是受到家人的影響,並沒有真正明白的家庭血緣的真正含義。另一方面,小傢伙覺得不學習,掃墓某種層度也算遊玩踏青。

那麼,多大的孩子才適合去掃墓呢?其實,我並不知道年齡如何界定;我認為這取決於孩子對離世老人的感情,以及對生死的接受和理解度等。

我準備在等兩年,在兒子8-10歲左右的時候;心理、思想具備一定的承受能力,能懂些生與死的含義,和孩子談談「生死」的話題,讓他明白這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現象。其實,我之前和孩子聊過這個話題;鄰居的大黃(狗)9歲多了,太老了,兒子當時很傷心。同時,我也拜託老公、孩子的爺爺多和兒子講講,祭拜太爺爺生前的事情。孩子有了心理準備和對太爺爺的血脈之情,自然會帶著對先人的感情去掃墓祭奠,豈不是更有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鴿子醫生育兒 的精彩文章:

春季早晚溫差大,怎麼給寶寶穿衣?
這些信號,讓媽媽輕鬆一眼分清孩子是否積食?

TAG:鴿子醫生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