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燕趙悲歌——荊軻刺秦王

燕趙悲歌——荊軻刺秦王

這是一個慷慨悲壯、流傳千古的故事。

戰國末年,秦國滅亡韓國之前,燕國的太子丹被送到秦國當人質。當還在少年之時,太子丹亦曾在趙國做人質,秦王嬴政便出生在趙國,兩人那時很交好。然而此時秦王已回國即位,對太子丹時常羞辱,形同囚禁。太子丹請求返回燕國,秦王不許,回答道:「如果你能讓烏鴉白頭,馬匹生角,我就讓你回國。」這樣的回答便意味著要將太子丹永遠困在咸陽。當年,秦昭王也曾以同樣的辦法將楚懷王留在咸陽,最終懷王便死在了那裡。太子丹不禁仰天長嘆,傳說這聲長嘆竟真的讓烏鴉白了頭,馬匹生了角,秦國方才讓太子丹回去了。然而,這只是民間的願望和對太子丹的同情罷了,又怎能真的變成現實。

燕國弱小,畏懼強秦。太子丹被送到秦國作人質,便是為了求得短暫的安寧,但太子丹被扣留在秦國,看到的卻是秦王的暴虐野心和自己的無能為力,於是太子丹想方設法,才最終逃出了秦國。

太子丹回到了燕國,面對強秦的虎視眈眈,急切籌劃復仇之計。然燕國是個小國,想要報復卻沒有力量。公元前227年,秦國統一六國的兵鋒已達易水,直接威脅到了燕國安全。

太子丹見此更加憂慮,便去請教他的老師鞠武。鞠武認為秦國力量非常強大,不贊同燕國和秦國直接硬抗。太子丹說:「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鞠武說:「讓我想想。」

不久秦國大將樊於期得罪了秦王,從秦國逃到燕國,太子丹收留了他。鞠武連忙勸他說:「秦王本來就很兇暴,積怨燕國,您又收留下樊將軍,豈不是自找禍端嗎?趕快送樊將軍到匈奴去,然後再向西同三晉結盟,向南聯絡齊國、楚國,向北與單于和好,就能設法對付秦國了。」太子丹說:「老師計劃,需要時間太長了,我心裡非常煩亂,恐怕連片刻也等不及了。況且樊將軍窮途末路才來投我,我怎能迫於強秦暴虐拋棄他?希望老師再想想別的辦法!」

鞠武不禁搖頭嘆氣道:「選擇危險以求得安全,製造禍患而祈求幸福,為結交一個新朋友,而不顧國家的大禍患。拿大雁的羽毛,放在爐炭上一下子就燒光了,何況是雕鷙一樣兇猛的秦國。如果要對燕國發泄仇恨殘暴,還用得著說嗎!燕國有位田光先生,這個人智謀深邃而勇敢沉著,你可以去和他商量一下。」太子丹說:「可以幫我推薦一下嗎?」鞠武說:「可以。」

鞠武便出去拜會田光,並希求他和太子一同謀劃國事。田光於是拜訪太子,太子丹和他商議抗秦事項。田光推說自己年老,不能成大事,便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

荊軻,衛國人,喜歡讀書擊劍,後遊歷天下,與四方名士豪傑交往。曾在榆次和著名劍客蓋聶論劍,蓋聶怒目而視,於是離開。又在邯鄲和魯勾踐弈棋,互爭棋路,魯勾踐憤怒起來,大聲叱罵,荊軻沒有和他口角,又默無聲息地離去,從此兩人再沒會面。到了燕國,漸漸和高漸離結交,感到遇到了真正的知己。高漸離擅於擊築,荊軻嗜酒,於是每天和高漸離在街市中喝酒,酒酣之時,高漸離擊築,荊軻唱歌,二人莫此為快。

其時太子丹已變賣了全部家當,廣招英才,手下有三個得意門客,秦武陽、宋意和夏扶。太子丹想任用他們,但田光卻以為不可,因為刺秦乃大事,它涉及到燕國及國君存亡,不得勇之勇者,寧可不試。而「夏扶血勇之人也,發怒時,面紅耳赤,這種人遇事衝動,不夠沉著;宋意脈勇之人也,發怒臉青,這種人遇事外剛內怯,處危險而無韌性,不能持久;秦舞陽怒而面白,骨勇之人也,雖然能沉著持久,但只是百步大王,能在熟悉環境里行事,一到陌生環境就會不知所措。刺殺秦王需要神勇之人,發怒而色不變者。」於是,他向太子丹鄭重引薦荊軻,荊軻雖然結交酒徒,但卻為人深沉,好讀書,遊歷諸侯,結交的大都是賢士、豪傑和長者。

田光推薦荊軻後,又找到他,告知已向太子推薦了他,並說:「太子與我分別時,聲稱所談極為機密,要我千萬不要傳揚。太子對我這麼說,分明是說明對我不信任。你見太子時,可以告訴他,田光已經死了,絕不會泄漏他的機密。」說完便刎頸自殺了。

荊軻見到了太子丹,向他說明了田光死因。太子大哭道:「我哪有這種想法啊!我只是告誡田先生不要講出去,讓我的大事謀劃成功。那裡是想逼死先生!」言罷下跪,痛哭不已。許久又離席向荊軻磕頭,道:「田先生能讓您到我這裡來,是上天哀憐燕國!現在秦國吞併土地,不掃平六國不會甘心。如今秦已滅掉韓國,向南攻伐楚國,北面攻擊趙國。趙國不能抵抗,一定會投降,下來就輪到燕國了。燕國弱小,即使調動全國力量也不足以抵擋強秦。諸侯懼怕秦國,也不敢合縱聯合。我有一計,想派勇士出使秦國,以重利誘之。秦王貪婪,一定想得到利益,這樣就能趁勢劫持他,讓他歸還所侵佔的諸侯土地,就像以前曹沫對齊桓公所作的一樣。這樣最好不過,如果不行,就殺了他。秦國大將都在外帶兵,一旦國內無主,立時內亂。這時諸侯合縱聯合,一定能夠打敗秦國。但我卻不知道派誰合適,請荊卿一定為我留意!」

荊軻聽罷,想了許久,道:「這是國家大事,我能力低微,恐不足以勝任。」太子丹急忙磕頭,再三請求。荊軻不能推辭,只好答應。太子大喜,於是尊荊軻為上卿,安排他住最好的屋子,每天問安,供應太牢具(牛、羊、豕三牲具備)等級的美食,車馬美女隨他享受,以便讓荊軻順心。

然而過了很久,荊軻還沒有出發的意思。秦國又攻打趙國,俘虜趙王,佔領了全部趙國土地。接著向北進兵,已到了燕國南部邊境。太子丹憂懼,便又去找荊軻道:「秦兵早晚要過易水了,不知足下打算的怎樣了?」

荊軻道:「就是太子不說,我也正要和您去說這件事情。現在到秦國去,沒有讓秦王相信我的東西,怎麼能接近秦王呢?秦王懸賞黃金千斤、封邑萬戶來購買樊將軍的人頭,如果以樊將軍的人頭和燕國督亢的地圖獻給秦王,他一定會很高興見我,我也才能有機會報效您啊!」太子丹說:「樊將軍到了窮途末路才來投奔我,我不忍心為自己而傷害他,能否再想想別的辦法呢?」

荊軻知道太子不忍心,就私下裡去見樊於期,道:「秦國對將軍太狠毒了,父母家族都被殺盡。如今聽說他們用黃金千斤、封邑萬戶來求購將軍的人頭,您打算怎麼辦呢?」 樊於期仰天長嘆道:「每想到這些,就痛徹骨髓,可是能有什麼辦法呢?」荊軻說:「現在有一個辦法可以解除燕國的禍患,洗雪將軍的仇恨,您看怎樣?」 樊於期問:「什麼辦法?」荊軻說:「我想將您的人頭獻給秦王,秦王一定會高興見我,然後我就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入他的胸膛,您看怎樣?」樊於期聽罷,站了起來,脫掉一邊衣袖,露出臂膀,雙手相握,道:「行啊!這正是我日夜切齒的仇恨,如果這樣,大仇就算報了!」言罷揮劍自刎。太子丹聽說後,急忙駕車前往,趴在屍體上痛哭,悲哀至極。然而事已至此,無法挽回,只得將樊於期首級裝到匣子里密封起來。

太子丹又花百金,為荊軻買下了天下最鋒利的趙國徐夫人的匕首,然後讓工匠用毒水淬它,用人試驗,只要見一絲血,人便立刻死去。於是就準備行裝,準備送荊軻出發。太子丹又為他尋了燕國人秦舞陽做助手,此人十三殺人,一般人都不敢正面看他。荊軻還要等待一個人,那個人住得很遠,還沒有趕到,荊軻已替他準備好了行裝。又過了些日子,荊軻還沒有出發,太子丹認為他拖延時間,有意反悔,就再次催請說:「日子不多了,荊卿有動身的打算嗎?要麼派秦舞陽先去?」

荊軻聽了非常生氣,斥責太子丹說:「太子這樣派遣是什麼意思?難道只顧去而不顧完成使命回來?況且是拿一把匕首進入難以測度的暴秦。我所以暫留的原因,是在等另一位朋友同去。既然太子催促,那我們現在就走吧!」於是決定出發。

荊軻要上路了,太子丹及賓客中知道這件事的,都穿著白衣白帽為荊軻送別,到了易水河邊。他的朋友高漸離亦來相送,早已淚流滿面。因為他知道,此行無論成敗,荊軻都不可能活著回來了,去秦便意味著蹈入死地,他們此生將永無相見之時!二人緊緊擁抱,然後揮手而別。看著荊軻遠去,高漸離忽然擊築,荊軻聽見,回首和著節拍,一起高唱。歌聲蒼涼而又悲壯,它划過時空,穿越千古,至今還在人們的耳邊回蕩:「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荊軻唱罷,義無反顧,上了車子,頭也不回地上了路,只剩下送行的人滿目含淚,獃獃地看著馬車消失,耳旁仍回蕩著那千古悲壯的歌聲。

荊軻與秦舞陽到了秦國。他們先以千金賄賂了秦王的寵臣中庶子蒙嘉,告知已帶來了樊於期人頭,並要獻上燕國督亢的地圖。秦王政感到非常高興,就聚集群臣接見荊軻和秦舞陽。荊軻手捧裝著樊於期頭的匣子,秦舞陽手捧地圖跟在後面。到了殿上,秦舞陽臉色已變得非常恐懼,群臣感到奇怪。荊軻回頭看了下秦舞陽,笑道:「北方蠻夷小人,沒有見過天子的威嚴,請大王原諒。」秦王對荊軻說:「把秦舞陽拿的地圖拿來。」荊軻把地圖拿來,秦王打開地圖,地圖展完,躺在圖中的匕首顯示出來。荊軻左手抓住秦王袖子,右手用匕首刺秦王。秦王大驚,站了起來,掙斷衣袖。想要拔劍,卻劍身太長,拔不出來。荊軻行刺未中,起身相追,秦王繞著柱子逃跑。大臣們驚慌失措,秦國法律,在殿上侍衛的群臣不能攜帶任何武器,各侍衛的郎中都手拿兵器列在殿下,除非有詔令召見不得上殿。危急時分,來不及召喚殿下的士兵,因此武士皆在殿下看著不能動,正無法時,侍醫夏無且慌忙把一個葯囊扔向荊軻,荊軻連忙伸手去擋,這時左右大喊:「大王負劍,大王負劍!」秦王趁此當機,才把劍轉到背後拔出,回頭砍斷了荊軻左腿。荊軻殘廢了,就舉起匕首投擲秦王,不中,扎進了銅柱。此時荊軻已兩手空空,毫無還手之力,秦王向著荊軻連砍八劍,荊軻自知失敗,靠著柱子笑起來,對秦王說:「我之所以沒有成功,是因為想生擒你,迫使你簽約契據來回報太子啊。」武士們衝上殿來,一起殺掉了荊軻,立在台階下的秦舞陽亦早被武士們亂刃所殺。秦王半晌沒有回過神來。

狂怒的秦王當即調動軍隊,攻打燕國,十個月後,佔領了燕國都城薊城(今北京城西南)。不久秦國找人寫信給太子丹的父親燕王喜,聲稱如果殺死太子丹,秦王就一定諒解燕王而保住燕國。燕王喜聽信所言,竟真派人至太子丹藏身之所,斬殺太子丹,並將其首級獻給了秦國。

然而秦國得到了太子丹首級,卻依然攻打燕國,公元前223年,俘虜燕王,燕國滅亡。秦王不忘荊軻刺殺他的宿怨,將仇恨轉向荊軻家庭,夷滅了荊軻七族。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荊軻刺秦王,其悲歌壯氣,千載猶存。雖然古往今來,許多人都為之議論紛紛,不少人認為荊軻匹夫之勇,逆潮流而動,加速了燕國滅亡;或認為他只是報一人之恩,實不足道,然而荊軻的俠義精神依然千古流傳。因為秦統一六國,暴虐荼毒,橫徵暴斂,以刀鋸鼎鑊對待天下,殺人無算。就在這個過程中,六國從上到下,亦涕泣相哀,戮力同憂,都進行了堅決抵抗,即使張良亦不能免其憤恨,散盡家資在博浪沙向秦始皇奮力一擊。因而荊軻那不畏強權,蹈死不顧,明知身入不測之秦極其危險,但還是毅然前往,既報知遇之恩,亦是在挽救燕國危亡。雖然這些目標都難以實現,但他同情弱小和反抗暴秦的義俠精神,千古之後,仍閃耀著其英武的光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惠君漫談 的精彩文章:

鴉片戰爭前的中英貿易戰(三)
赫德和他的《局外旁觀論》

TAG:惠君漫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