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人群中輕鬆鎖定嫌疑人?只是看上去很美

在人群中輕鬆鎖定嫌疑人?只是看上去很美

在新聞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新聞:通過智能監控的人臉識別系統,快速鎖定失蹤兒童或涉案人員,破案率大大提升。甚至有些媒體會刻意渲染「如果智能監控在全國推進,那以後就不會再有走失的兒童了。」事實真的如此嗎?

AI助力智能監控

近幾年,隨著監控設備以及感測器的數量急劇增長,海量數據對視頻監控後台計算效率要求越來越高,面對如此龐大的數據,人工智慧開始在視頻監控領域大顯神通,尤其是在晶元技術不斷成熟,視覺處理新品體積越來越小,性能越來越強的趨勢下,大量的智能演算法可以在前端完成,於是智能監控攝像機開始在越來越多的場景發揮功效,尤其是在應對人臉識別問題時,更顯得遊刃有餘。

人臉識別作為圖偵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發展,在警務實戰方面逐漸有了規模化應用的趨勢和潛力。在出入口、交通以及重點場所安裝智能攝像機,通過強大的人臉識別技術可以在茫茫人海中快速鎖定犯罪嫌疑人,排查定位犯罪分子。此外,與傳統攝像機形成明顯對比的是,智能攝像機可以自動鎖定嫌疑人,不需要警務工作者在監控面前緊盯屏幕。

隨著物聯網、5G技術來臨,結合了人工智慧技術能夠進行智能分析的攝像機,不僅僅可以改變傳統監控耗時低效的缺陷,更能促進安防智能硬體的繁榮,拓展全新的安防應用場景。這一切,至少看上去很美。

人臉識別的遺憾

從2015年到2017年,人臉識別技術經歷了從快速落地到多領域應用的井噴式發展,刷臉識別技術應用幾乎無所不在。不過從現實數據來看,人們對於人臉識別技術還是過於樂觀了。如今的人臉識別精準度還達不到100%,對相似度高的臉容易出現識別誤差。2017年國際最新的測試表明,在錯誤接受率為萬分之一的條件下,人臉識別正確識別率只有76%。

而對於監控系統而言,攝像頭監視下的行人是動態的,畫面清晰度和面龐所處的角度會大大妨礙智能監控進行人臉識別的準確率。況且還不斷有人在挑戰人臉識別的可靠性,去年俄羅斯某企業發現,只要在臉上畫幾條線,或者貼上個小紙條,就能輕鬆破解人臉識別技術。

不久前,中美兩國研究團隊公布了一篇論文,介紹了他們發現如何欺騙「臉部辨識」應用的細節。簡單地說就是在帽檐下放置紅外線LED,通過無數個紅外線光點投射到受辨識者臉上,進而達成掩蓋身份的效果。紅外線是非可見光,肉眼並無法察覺,同時貼在帽沿內側的LED 體積也非常小,甚至也可以藏在其他穿戴物中使用。

由此,想要在人群之中破解智能監控的人臉識別系統,還是非常容易的。

智能監控的難題

除了能夠被破解的人臉識別系統以外,智能攝像機在場景應用方面也面臨著諸多難題。例如很多智能監控的分析系統僅僅局限於實驗室或者單一場景下的應用,在複雜應用環境下的表現並不理想,安裝地點的環境因素會影響智能攝像機的性能,導致識別準確率遠遠低於實驗室數據,而且面對眾多的細分領域,智能監控系統往往要通過重複建設來滿足不同的應用需求。

在實際安裝調試的過程中,智能攝像機還要考慮全國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的聯網問題、系統兼容問題、不同攝像機廠家產品的介面問題、行業標準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都會大大阻礙智能監控攝像機的普及。

當然,最麻煩的事情來自於人工智慧。目前很多智能監控都是嵌入式的軟體開發模式,人工智慧軟體的更新和演算法融入非常慢,很多軟體的選擇也僅僅是滿足當前的特定需求,隨著人臉識別技術或者其他人工智慧領域技術的更新,儘管演算法的精度會不斷提升,如何能保障智能監控攝像機與時俱進,這依舊是個難題。

幫尼有話說

幫尼並不懷疑智能監控攝像機對於安防領域帶來的重大影響,也不懷疑人臉識別技術對於犯罪行為的威懾力。但是在謳歌新時代的同時,不妨去審視一下這些技術應用背後存在的現實問題,儘管生活中的人臉識別系統也許精度並沒有那麼高,也許很容易被破解,但通過智能監控可以讓人群中的所有壞人都無處遁形,幫尼希望這樣的應用可以早一天到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安信聯安防幫 的精彩文章:

詳細解讀邊緣計算的概念與發展
2018年中國智能耳機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TAG:中安信聯安防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