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把太極練到極致原來這麼簡單,一切都源於心……

把太極練到極致原來這麼簡單,一切都源於心……

【太極】中國最受歡迎的太極文化類公眾號

圖文 | 網路

編輯 | 立夏

清香幽泉

 空花梵行

巫娜 

00:00/04:42

把太極練到極致

人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

太極練到極致,也是大道至簡

大道至簡

有個大道至簡的故事:一個行者問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麼?」老和尚:「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問:「那得道後呢?」老和尚:「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老和尚:「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

老和尚和行者的對話讓我們開悟,許多至高至深的道理原來都蘊含在一些極其簡單的思想中。大鋼琴家霍洛維茨說:「我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樸素原來最有力量。」練太極,也需要我們用一生去理解其極簡的內涵。

練太極,一開始是站樁打拳,有了內功後仍是站樁打拳,最後神乎其技了還是站樁打拳。雖然同樣是站樁打拳,但隨著領悟加深,層次和境界卻不一樣了,正如哲學家黑格爾所說:同一句話老人說來就比一個孩童說出來,富有更多的含義。

追求素與簡,聽起來並不難。難的是付諸行動並堅持。沒有堅持,一切美德和神聖都脆弱不堪。長期過極簡生活的人明白,要做到極簡,非得有一番苦行僧般的修鍊。好在堅持練太極,就是一長期回歸極簡生活的過程,因此不必刻意求簡,專心練拳就好。

一開始練太極,你會發現師父的要求很嚴厲。無論站樁也好打拳也罷,師父總會挑出這樣那樣的毛病。初學的你可能就此斷定:太極拳太難學,不適合我。這真是天大的誤會。

不是太極難學,而是我們早已把自己搞得太複雜。學生時,我們就習慣於不停地刷難題,雖然成績還不錯,卻很少滿足,我們總認為還有更難的題等著我們去攻克,如果沒有拿到理想的名次,考得再好也常耿耿於懷;工作後,我們得應付紛繁的工作和人際,在我們成為職場達人後也不會有多滿足。比起滿足,憂慮更符合我們實際的生活狀況。為了在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我們始終把這個世界想得很複雜。倒是簡單成了奢侈。即使一無所得,一貧如洗,我們依然習慣於以複雜之眼觀世界。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這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處境。我們什麼都考慮,卻似乎唯獨不考慮簡單生活的問題。現實中最可悲的是,我們的內心明明呼喚著真誠,卻又常常陷在人情世故的套路里。說要專心練拳,許多時候還是放不下。

跟人心之複雜相比,太極簡直算不了什麼。練太極一開始或許有些吃力,長期來看卻是為了幫助我們走好極簡之路。老子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練太極,正是秉承老子為道日損的精神。所謂太極大道至簡,皆不過陰陽虛實而已。太極拳縱有千門萬法,皆不出自然法則。所謂太極內功,也不過是幫助我們找回嬰兒般的先天真氣。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修鍊太極,要敢於走自己的路,要相信慢工出細活,要保有靜水流深的信念。哪怕各種健身達人的大塊頭大胸肌刷爆了朋友圈,主導了運動話語權,太極人依然會靜靜地站樁打拳。真正的太極人深信,智慧屬於少數人,流行的多不長久。倘只是追風滿足虛榮,則為天下君子所不恥。

太極人的自信源於內心的篤定和靈魂的充盈,不管你怎麼看,他都安於自己的角落,靜靜地站樁打拳。他沉浸在太極的時光里,不需要靠曬各種嗨皮美圖來找存在感,也不需要整天抱著手機來消遣,如無必要,他們寧願獨處。他們的信念是:寧要高質量的孤獨,不隨無聊低俗的社交。因此,你很少見到他們出現在公眾場合或聚光燈下。即使在大庭廣眾之下,我們也能明顯感到他們與眾不同(通常是鶴立雞群)的氣質。

把太極練到極致的人,他必定遵循本性,過著自然的生活。他熱愛自由,同時也能遊刃有餘地面對人情世故。走極端是他要避免的,恪守中道才為他推崇。他不是沒有七情六慾,更不是不食人間煙火。他堅守公道,不會因過分講求慈悲善良而喪失理智。他具有男性氣概,也不失赤子之心。對於得失,他看得很淡,對於細節,則始終保有一顆匠人之心。

把太極練到極致的人,他精於心而簡於形。他把一切都看在眼裡,卻一聲不響地生活在人們身邊。他不是怯場,相反,如有需要,他總會挺身而出,但平時,他情願默默地生活著,力求自我滿足而不打擾任何人,好像他只是個隱形人。他看起來可能有些嚴肅,說話可能不會妙語連珠,但他說一句是一句,毫不含糊;如果你注意聽就會發現,在他平淡的語調中,總流淌著一股生活睿語的冷幽默。

把太極練到極致的人不會像苦行僧一樣克己禁慾,他早已越過這階段,現在他已達到了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因此任弱水三千,他依然只取一瓢飲。由於充滿智慧,他可能早已大富大貴,但如果遭遇不幸,他也能像顏回一樣在陋巷破屋的簞食瓢飲中不改其樂。

把太極練到極致的人,他已經不再拘泥於一招一式。他洞穿了本質,技藝又已經出神入化,所以對一切故弄玄虛、嘩眾取寵的行為敬而遠之。由於他已經不需要那種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勤奮,一般人看來他似乎懶於練拳。殊不知,太極拳的精髓已經融入他的血脈。與人搭手,微微松肩松腰,就能將人擲出丈外。他打人時分寸拿捏恰好,並不會傷人絲毫。實際上你幾乎看不到他動手,因為不必要。不過只消看看他的精氣神,就知道他的境界已非比尋常。

把太極練到極致的人,雖然只是罕見的少數,歷史上也許只有楊露禪、孫祿堂、陳發科等寥寥幾位大師無限接近過,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把它作為追求極致的理念。作為「小老百姓」,我們不必追求大師出神入化的技藝,能夠擁有太極拳精髓的三分之一,就足夠我們終生受益。

把太極練到極致是一個動人的奮鬥目標,也是一種引人向上的智慧理念。這種理念之於我們的重要性,正如茫茫大海上指南針的作用。達到極致或許永遠不可能,但不要緊,它是一種信仰,一種把真正想做之事做到極致的信仰。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taichi 的精彩文章:

別光顧著練技術,這些小細節同樣不容忽視!
初學者看過來,這是給初學拳友的七點建議(下)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