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童年太輕鬆的孩子,付出的代價有多大?

童年太輕鬆的孩子,付出的代價有多大?

小學生學習

專註小學教育 幫助孩子快速提分

點擊下方圖片

送您一份新學期提分資料

GIF

前幾天吃飯的時候,一朋友問老張:「老張,我看你是不是快要餓死了?」

我聽了這話,差點沒噴出來。咋這樣問老張呢,人家老張自己出來辦了一個輔導班,雖說規模不大,但也不至於餓死吧,這話聽著也太寒磣人了吧。

然後我這位朋友拿出手機一邊讓大家看最近的新聞,一邊說:「你們看看啊,現在新聞都說了要整頓教育機構,該取締的取締,該整頓回家的回家,而且現在學生都『減負』了,我看過一段時間你就要沒飯吃,要沒飯碗啦!」

老張哈哈一笑,也不生氣,反而問我們:「你們說,咱們國家現在缺不缺人才啊!」

我一學醫的朋友說:「當然是缺啊,我們科室今年都招不來重本的研究生,人家學歷高的都看不上我們這小醫院呢。」

老張又問:「那你說這些高學歷的人都是從哪蹦出來的?」

「那不就是參加高考考上去的唄!」我說。

「那你說,他們不考到好初中,怎麼能進好高中,怎麼能上好大學。現在學生作業少了,學校老師輕鬆了。那不就是我們的春天嘛!我告訴你們,餓死是不可能餓死的,這輩子都不可能餓死。」老張笑著說。

細細想來,老張說的對,雖然現在「減負」了,但是教育本來就是一種資源,優質的教育就是稀缺資源。既然是稀缺資源,自然就少不了競爭,少不了大家為此爭得頭破血流。

有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只要過得快樂、開心就行,推崇對孩子進行素質教育、快樂教育。而別人的孩子一放學就扎入各種輔導班、興趣班學習,吹拉彈唱門門精通。

殊不知,素質教育的提出,是為了提高除了學習成績以外的技能,並不是說不看重成績。

我們為什麼要讓孩子好好學習呢?

其實孩子不想學習是很正常的,因為人的本性是懶惰的,而學習則是需要刻苦勤奮的,所以說學習是一種很反人性的行為。

孩子不願意學習就不學是不行的,他們年齡小,根本不懂社會的壓力,但是我們大人卻十分清楚社會競爭法則的殘酷。

因為我們很明白,學習就是一種謀生手段。

原始社會的時候,人類為了謀生,不得不冒著生命危險去追捕野獸,不然就無法果腹。天氣不好無法狩獵,氣候炎熱無法保存食物等等問題都成為生活中的大事,所以我們的祖先就慢慢學習摸索,學會了生火,學會了飼養家禽,學會了建造房屋。只有學的最快最好的部落才能生存下來。

為了讓自己部落的孩子也學會這種謀生手段,大人們就把這些技能手把手地教給孩子,這就是教育產生的源頭。

現代社會也是如此,無論人是學習醫術還是電腦或者其他技術,都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下去。

讓孩子不「減負」,讓孩子在該努力的時候努力的家長都是明白人。

也會有人說,就算我什麼都不會,不是也活得好好的?也沒有餓死啊?

可是,我們要知道有的人找工作就像拿著一把硬幣站在自動售貨機器,不知道是選擇雪碧還是可樂;而有的人找工作就像帶著蘋果去集市上販賣,永遠生活在低三下四的討價還價之中。

前者有無數種選擇,每種選擇都是隨心所欲的;後者只有一種選擇,還是身不由已的。

北大畢業程序員的可以去賣豬肉,也可以當老師,還可以去編程;而賣豬肉的,通常也只能賣豬肉了,當然也可以選擇賣羊肉。

好好學習是為了讓我們的孩子擁有更多的選擇,讓孩子的生命變得更有色彩,面對人生更有更多的選擇。只有夢想而不去付諸實踐的人,多年後只會被社會所淘汰,夢想就成了幻想。

所謂「減負」,本來就是指減少學生學習負擔,讓學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教育部的出發點是好的,希望孩子能培養更多的課外興趣,不至於對學生身心造成太大的壓力。

不少經歷應試教育的家長以為素質教育下的「減負」是對孩子最好的快樂教育,他們沒有明白,素質教育,拼的不僅僅是學生的素質,也是家長的素質。

有的家長很聰明,利用這空出來的時間帶著孩子學習彈琴跳舞,周末帶著孩子一起看科普紀錄片、學習做科學小實驗……不僅讓孩子學會了一些小知識,增加了見識,也培養了孩子探索世界的熱情,思考問題的能力,並且讓孩子們明白了學習的意義。

這些懂得為孩子教育投資、讓孩子學習更多的家長,別說「減負」了,哪怕學校關門了。對他一點影響也沒有。因為他們知道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對孩子最好的。

不少家長對學校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誤區,學校教育只是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家長不要想著把孩子送到學校就萬事大吉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要給孩子一些自由學習的空間,讓孩子探索自己的興趣愛好,給孩子們創造深入了解的條件。

喬布斯從小就對電子學感興趣,他的養父母就讓鼓勵他多和當程序員鄰居接觸,讓喬布斯深入學習電子電路知識。

假如他的養父母當初並不支持他的愛好,也不對他的興趣加以正確指引,世界因此將會少了一個人才,同時也將挽救無數人的腎臟。

家長要做的是去引導孩子,讓孩子把興趣愛好轉變成學習的動力。

楊振寧曾在回憶錄中寫到父親請丁先生給自己「暑假補課」的事。楊振寧的父親認為學習中國古文經典一定要提前抓緊,背誦一些精彩詩詞歌賦將會一生受用。

事情的發展,恰如他老人家所預見。當楊振寧譽滿全球,回顧一路走來時,念念不忘的是就是「父親當時做了一個聰明的決定」。他感恩的是《孟子》里有很多儒家哲學影響了他後來的人生觀和為人處事的態度,對於社會結構、物理結構的認識也有很大的影響。

孩子本身是懵懂無知的,有遠見家長的適當的推孩子一把,會讓孩子走的更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學生學習 的精彩文章:

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再忙也要花2分鐘看看!

TAG:小學生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