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為什麼要善良?科學告訴你:因為最終獲益的是你自己!

為什麼要善良?科學告訴你:因為最終獲益的是你自己!

原創編譯,轉載須註明來源!

每個人都欣賞友善的行為,但當解釋為什麼我們這樣做時,人們通常會持兩種極端的觀點之一。

一些人認為友善是完全無私的行為,我們是出於愛和關心而做出這種行為,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友善的行為只是我們利用它來使自己受歡迎並獲取利益的工具。

但是研究表明,對他人友善的確可以從多方面來使我們自己感受到真正的快樂。我們知道,對他人慷慨或者與他人合作能夠激活稱為紋狀體的大腦區域。有趣的是,這個區域會對我們感興趣的東西做出回應,比如美食,甚至是成癮藥物。從幫助他人中獲得良好感覺情緒的術語叫「溫情效應」。我們觀察到紋狀體的活動是這種感覺的生物學基礎。

紋狀體(紅色部分)

當然,我們沒有必要去掃描大腦來觀察友善行為所帶來的這種益處。最近一項心理學研究已經表明了友善和一生中的幸福感之間的關聯,而這種關聯從青少年就開始了。

事實上,即使僅僅回顧過去所做的友善行為就足以改善青少年情緒了。研究還發現,相比於把錢花在自己身上,將額外的錢花在別人身上對快樂的提升更加有效。

但是友善行為是如何以及為什麼使我們感到快樂呢?這涉及到很多不同的機制,而這些機制使我們感覺良好的能力取決於我們的個性。

1、有感染力的微笑

等等,我們為什麼又笑了? Jacob Lund / Shutterstock

友善很可能使人微笑,如果你看到別人對你友善的微笑,那麼一定很難忘。

在神經科學中,關於我們如何理解他人的一個重要理論認為,看到別人表現出某個情緒時,我們大腦中相同的區域會自動激活,彷彿我們自己也在體驗那種情緒。

你可能遇到過這種情況,你看到別人笑,所以自己也笑了,為什麼不給別人一個驚喜,把這種快樂傳遞下去呢?

2. 糾正錯誤

這種相同的機制也會使我們發現別人感覺消極的感同身受,使我們自己的情緒也低落下來。

這對於親密的朋友和家人尤其如此,因為他們在我們大腦中的表徵與我們自己在大腦中的表現在生理上是重疊的。

做出善意的舉動使感到悲傷的人感覺好起來,也能夠使我們感覺好起來,因為我們也會與他們同樣感到釋然,還有部分原因是我們認為自己做了正確的事情。

儘管這種作用對於我們親近的人尤其有用,但是它也可以被用於解決人道主義問題,比如貧窮和氣候變化。

參與解決這些問題的慈善行動能夠產生積極的作用,它能夠改善我們的情緒。

3. 建立人際關係

永遠連接?Leo Hidalgo / Flickr,CC BY-SA

友善的行為為開啟和發展與他人的社會關係帶來了非常多的可能性。比如,用心地為別人選一個禮物,哪怕僅僅是一杯咖啡,就能夠加強友誼,還會使自己的情緒得到改善。

同樣,慈善為我們提供了與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建立聯繫的可能,比如通過捐贈來改善他人的生活。志願活動也擴展了我們與他人聯繫的圈子,比如其他的志願者或接受你幫助的人。

4. 友善的身份認同

大部分人都傾向於認為自己是個善良人,所以友善行為能夠幫助我們表明自己是很友善的這種積極的身份認同,並讓我們為自己感到自豪。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即使是中學一年級的孩子也意識到,做一個善良人可以使自己感覺「更好,更完整」,並導致快樂的感覺。

當我們把友善行為與個性的其他方面結合在一起時,這種效用更加強大,也許會創造更加有意義的感覺。比如,動物愛好者可以救助一隻小鳥,藝術愛好者可以向畫廊捐款,或者退休教師志願參加課外小組的活動。有研究表明,人們對自己志願服務的組織越認同,他們得到了滿足感就越多。

5. 友善是相互的

關於善良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互惠主義是友善的幾種可能的動機之一,即友善的回報。這既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間接的。

你可能會記得,你上次幫助了某人,所以他在未來幫助你的可能性很大。團隊中的某個人很友善,也會使團隊中的其他人更加友善,而這會提升每個人的精神。

想像一下,如果你為辦公室的同事烘焙了蛋糕,而這一行為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那麼每個月都可能會有同事為大家提供烘焙食物。那麼你得到蛋糕的天數就會遠遠超過你提供蛋糕的天數了。

故事到這裡還沒有結束。友善還能夠增強你的情緒,而且有研究表明,處在好情緒中會使你更加友善。這真的是一種很好的互相促進的關係,讓我們繼續堅持奉獻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成年人神經或無法再生
研究發現雙管齊下「餓死」癌細胞新法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