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花田節氣養生】——話清明!

【花田節氣養生】——話清明!

清明,含天清地明之意,為冬至後第108天。

按時序,清明為仲、暮春之交,江南已是「拆桐開盡鶯聲老」。

然而二十四節氣為古時生活在北方的周人所定,清明時節的北方,冬日盡,始轉暖,氣清景明,春意盎然,「冬藏」百日之久的先民遂由「穴居」恢復「野處」,於大自然呼吸天地間的清新陽氣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歲時百問》

在上古先民看來,這15天時間,無論風、雨、水還是陽光,都很乾凈,這一時期的太陽是清新的太陽,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所以這段時間一定要多出去走走,踏青賞花,摘食野菜,讓身體沾染上天地之間的清新之氣,有助於護陽生髮,排毒發陳

寒氣生濁,熱氣生清

清明是清氣上升的時節。《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寫道:「寒氣生濁,熱氣生清。」從立春到清明整60天,其間經過雨水、驚蟄、春分,大地漸暖到了清氣上升的時候。

春日行走於大地間,細心的人會發現,和其他季節不太一樣,能感受到腳下的暖,伴隨著春深,這股漸漸向上走的暖意會越來越明顯。

這是地氣(陽氣)由地下漸漸上行至地表的結果,也正是這股強烈的由下向上行走的地氣,催動了自然界的生命向外奔發、生長。行走在大自然中,便可接收大地初出的「清」氣

天清地明,人與自然同氣相求,陰陽平衡

清明,含上清下明之意,天空清,大地明。中醫把人體分為三焦。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膽腎,膀胱大腸小腸。上焦如天,中焦如地,下焦如江河。

清明時節養生,重在與自然同氣相求,人體各部位隨清明之時與大地草木推陳。

「天清」對應人體的心清、肺清「地明」則對應脾胃升降功能,同時「明」由日和月組成,日月分別代表陰陽,因此「明」也含有陰陽平衡之意。

清明養生,重在疏肝氣、清膽濕、健脾胃

清明時節,多有寒、熱、風、濕夾雜,身體也會格外敏感,稍微有些不潔凈,亦或毒素的淤積,都會被「清明氣」感知到。

▲根據清代著名醫家黃元御先生的一氣周流理論,上心下腎,左肝右肺,脾在中央,上下左右構成一個圓,五臟六腑的氣機運行遵循左升右降的模式,進行升清降濁,則身體康健。

肝主生髮,主疏泄,喜條達

宜早起,多踏青,借天地之氣,生髮肝陽

清明之後為暮春,人的氣血從內往外走,整個自然界也是萬物生髮。《黃帝內經》講,這個時節要「夜卧早起,廣步於庭。」

意思是說,早睡早起,多到外面散散步,動則生陽,胸中便會有清氣升起,感受大自然萬物生髮的氣息,才能很自然的和天地大自然構成一種和諧的狀態。

肝主情志,性喜條達,若情志不暢,則易導致肝鬱血虛。所以在春天,自然界活力之「氣」最為充盈的時節,更須保持開心豁達,舒緩形體,以使神志隨著春氣而舒暢怡然,肝陽便會生髮暢達,這是養生的自然法則,違背了就會傷肝。

膽主少陽,子時(23 - 1點)當令

子時須入眠,護髮陽氣,身體「清凈」

一天中,白天主陽,夜晚主陰,睡得好,便可斂藏陰精,培補氣血。

所以入眠時間不宜超過夜裡23時。膽主少陽,膽經活躍時間為晚上23點到凌晨1點,這個點正好是身體剛剛生出陽氣,還很微弱的時候,需要靠睡眠來保護,同時膽經可以在這段時間的深度睡眠中排出濁氣,恢復身體「清凈」的狀態。

現代人長期久坐,膽經多有瘀堵,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大腿外側以及臀部脂肪過厚。不妨在下午5點到7點間敲打膽經,這個時辰為腎經當令,氣血流注腎經,而腎屬水,膽屬木,水生木,可提昇陽氣,助力身體排毒發陳。

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

多吃酸味食物會使肝陽偏亢,故春季的飲食調養宜選辛、甘、溫之品,少酸澀之品。

如今,清明節和古時候的「寒食節」合二為一,有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禁火吃冷食的習慣,對於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吃冷食,脾胃不佳者,不妨多吃些紅薯、蘿蔔、芋頭、山藥等秉承「土氣」而生的食物,可溫胃祛濕、補中和血、補精益氣,但要少吃「發物」。體內濕氣重者,可選藿香、陳皮煎水內服,有芳香化濕、行氣消滯的功效。

此外,五穀雜糧這些種子多多益善。比如小米,無論土地多貧瘠,都能茁壯生長,因而生髮力特彆強,可謂得土氣最厚,還有些節令野菜,也能幫助身體與自然之氣相溝通,比如踏青時候看到的菠菜等,非常養脾胃肝血。《本草綱目》說菠菜「通血脈,開胸膈,下氣調中,止渴潤燥,根尤良」。如果冬天沒有收藏好,春天肝火較旺、肝血較虛的話,不妨多吃點菠菜。總之,植物會在相宜的時令長出來,趁清明時節踏青,多採摘些適合自己體質的新鮮野蔬食用,也不錯的養生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田美荷國際養生會所 的精彩文章:

TAG:花田美荷國際養生會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