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榜樣的力量!李嘉誠妻舅庄氏家族的傳承智慧

榜樣的力量!李嘉誠妻舅庄氏家族的傳承智慧

不久前,世界級的華商巨子李嘉誠退休了。90歲的李嘉誠,工作了78年,創業60餘年,堪稱華人企業家的精彩與傳奇。與無人不識的李嘉誠相比,其已故妻子娘家、同時也是他母親的娘家——庄氏家族,在商場上則較低調;可若沒有庄氏家族,可能就沒有今天的李嘉誠!

李嘉誠說:「成功的管理者都應是伯樂,不斷在甄選、延攬比他更聰明的人才。」眾所周知,李嘉誠當年發家的塑料花廠,是他的舅父、也是岳父庄靜庵出資興建的,從某種意義而言,庄氏家族是李嘉誠成長的第一塊墊腳石,是成功的頂級伯樂!

與李嘉誠一起成長的庄氏兄弟

國際潮青聯合會永遠會長、香港中南集團主席庄學山

庄學山,是李嘉誠的表弟,香港「鐘錶大王」 庄靜庵長子。1941年,李嘉誠兄妹隨母親庄碧琴,逃避日軍戰火來香港與父親父親李雲經團聚,投靠舅舅庄靜庵時,庄李兩家人就一起生活、一起成長。

談及表兄李嘉誠,庄學山曾說,從小我們就是一家人,受到的家庭教育幾乎相同,「有了李嘉誠先生做榜樣,我就學得更好了。」

庄學山之語,多少帶有謙虛成分,其實,庄氏家族是一個潮商世家,坐擁百億工業王國,除起家的鐘錶生意外,旗下上市港股「港大零售」,在港澳台等地經營100間零售店面,擁有,英國皇室御用的Clarks、Josef Seibel等著名品牌分銷權。另外,家族企業「中南創發」, 是一家科技材料領域知名的跨國公司,在美國、瑞士、英國以及內地深圳、廣州、蘇州、湖北赤壁均設有工廠。

潮汕人有崇尚大家庭傳統,重視禮教家規,外甥娶妻,照當地風俗,酒席中母舅要做廳頭「大位」,而潮汕人的分家儀式,也是由舅舅主持,所謂「母舅看外甥,個個都一樣」,即是此理。

年輕的李嘉誠與小4歲的表妹庄月明

李嘉誠當年與小4歲的表妹庄月明結婚,屬於三代血親內的近親結婚,遭到舅舅庄靜庵反對也是在情理之中;不過,母舅疼外甥,若沒有莊家背後支持與資助,即便也會成功,起步之路肯定是艱難的。

庄靜庵,香港中南鐘錶公司創始人,李嘉誠成功的幕後推手,生於1908年,祖籍潮州潮安,是李嘉誠母親庄碧琴的胞弟。在家鄉念完私塾後,庄靜庵到廣州謀生,在廣州一家銀號當學徒,後被晉陞為經理。因轉做貿易,1935年,庄靜庵移居香港,起初在家初家製做錶帶,上世紀40年代,他創辦了中南鐘錶公司,成為香港第一代鐘錶商。

鐘錶業,成就了不少海外潮商巨子。除「香港鐘錶大王」 庄靜庵外,泰國首富黃子明家族,起家就是泰國首都曼谷唐人街「黃賢記」鐘錶行。另外,影星楊紫瓊前夫的潘迪生家族,也是從鐘錶業起步的。一個地域的家族企業集中在一個行業發力,較容易成功;彼此可以透過深厚聯繫和合作,迅速獲取並分享優勢資源,並帶動整體快速發展。

香港鐘錶大王莊靜庵

1950年,庄靜庵開始組裝瑞士鐘錶,5年後,拿到瑞士樂都、得其利品牌的經銷權,一舉在香港手錶業奠定了穩固的基礎。上世紀60年代,伴隨中南鐘錶出口的興盛,他們又建起11層高的廠房樓宇。1976年,中南公司的石英鐘面世,數年後,23層高的中南大廈建成。上世紀80年代中期,庄氏家族開始在內地投資設廠,至今天為止,其在香港的鐘錶界依舊佔有領頭地位。

庄靜庵熱心慈善,事業有成後,愛國愛鄉、回報社會,尤其傾心家鄉公益事業,對李嘉誠影響極大。潮州市綿德中學,是庄靜庵老先生1982年獨資捐建的,創辦過程頗為曲折。少年時,庄靜庵曾聽過孫中山先生的演講,深受其「立學校以育人才」的影響。1945年,當時經濟尚不闊綽,他就在家鄉捐辦綿德小學,後來,該小學曾兩次停辦,庄靜庵又二度復辦,並興建綿德中學、綿德幼兒園。

除興辦義學,1945年,庄靜庵在潮州主持「綿德善堂」, 行善積德,為窮者施醫贈葯、施粥贈衣。庄靜庵於1995年在香港逝世後,莊家二代傳承父輩的「綿德」精神,一邊將家族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一邊積極踐行父親倡導的公益慈善。

2009年,庄學山出席綿德中學科技樓、圖書館落成儀式

2008年,庄學山兄弟發起創辦的綿德社利有限公司,參照參照英國的社利企業(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建立了一種「商業+公益」模式。「綿德社利」主要運作二大項目:一是在香港屯門創辦生產高品質成衣的「綿德服裝」,為周邊社區為社區低收入家庭婦女提供就業機會;二是由「綿德」聯合李嘉誠基金等多個基金,成立「幼吾幼慈善基金」, 扶助弱勢社群兒童的成長。

上世紀90年代,庄氏家族二代庄學海、庄學山、庄學熹三兄弟陸續接手家族事業,其中,中南股份為家族產業旗艦,2013年在港交所上市的「港大零售」,是家族踏足資本市場的頭炮,從家族旗下零售版圖分拆上市。

除家族傳統的鐘錶及電子生意外,集團旗下還有從事新科技材料及精密工程業務的「中南創發」,是蘋果、三星電子、科利耳等國際品牌的重要供貨商。這家2006年在香港創辦的集團企業,其觸摸面板、金屬注射成型等核心技術,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

庄氏家族的傳承智慧

庄靜庵太太丘碧雲於2002年4月辭世,享年93歲。庄靜庵夫婦育有三子四女,李嘉誠之妻庄月明為長女,另有庄月華、庄月霓及庄月清三名女兒。其中,庄月清的夫婿甘慶林,是李嘉誠身邊的老臣,也是重臣,可以說是左膀右臂。

庄靜庵1995年去世後,家族企業由三個兒子庄學山、庄學海及庄學熹聯手接班,是一個典型的「分工不分家」傳承模式。

中南創發集團董事長庄學海(圖中)

有人說,家族企業最大的敵人是家族自己,因為家族企業中的「家」,受傳統觀念束縛,也有不講理的地方。比如重男輕女、論資排輩、「忠孝難二全」等;而企業中有家族成員、高管、員工以及客戶,是眾人的利益集中地,需要「理性」替代「感性」。因此,當家與企業結合一塊,本身就是「感性」與「理性」為一體的矛盾體,處理起來相當困難,這也是家族企業主面對傳承的終極挑戰。

李嘉誠起家,的確是靠庄氏家族的資助,否則,「超人」創業可能要多奮鬥多少年。不過,在繼承上,莊家也是依照傳統潮商的方式——子承父業,由二代庄氏三兄弟接手家族生意。呵呵,重男輕女,家也有不講理的地方。

代際傳承中,「分家」雖是常見的現象,可也是一個「忌諱」詞,外人通常會以為家族內部不合,或者說企業可能敗落,當然,這也是人們的一種偏見,「分家」與企業成長有關係,可並非決定因素。不過,從「富過三代」的海外華商家族企業看,「不分家」佔比居多,這也是華商家族企業基業長青的重要元素。

庄靜庵家族關係圖

接手家族企業後,庄學山、庄學海及庄學熹兄弟各有分工。大哥庄學山,對外代表家族形象,出任香港潮州商會永遠名譽會長、國際潮青聯合會永遠會長等職,經常出現在香港重要商務、僑領、社團等重要活動。而對內,他就像庄氏家族的「大家長」,並同時出任中南股份有限公司主席、中南鐘錶有限公司主席。

二弟庄學海、三弟庄學熹,則主要負責家族企業具體運作事務。以在國內多地設有工廠的工業王國「中南創發」為例,庄學海為香港中南創發董事長,總經理一職則由庄學熹執掌。

1996年,庄氏家族以自家商號「鞋文化」,在香港開設首家連鎖店後,陸續取得許多服裝及鞋類知名品牌的分銷權,並在香港、台灣等地開設連鎖店。而港大百貨註冊時間更早,其歷史可追溯至1974年。除了庄氏家族三兄弟外,創辦成員還有朱兆明等,2013年IPO上市時,他們同為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

2017年,內地商人商贏集團董事長楊軍旗下的商贏金融控股,以現金總代價4.67億港元,向主要股東庄學海等收購股份,自此,庄氏家族正式退出「港大零售」, 庄學海、庄學熹兄弟辭任董事會職務,轉而專攻實業。

中南創發董事總經理庄學熹

中南創發集團,目前員工11000多名,旗下擁有「維達力」、「 昶聯金屬材料應用製品」、「 中南機誠精密製品」等多家企業,專註於鎂鋁合金、陶瓷、玻璃、不鏽鋼、觸摸屏、鈦金屬材料、高級鐘錶零件等開發,這也是庄氏家族「實業報國」理念的傳承。

自上世紀90年代,庄氏二代接班以來,已20多載,庄學山三兄弟並未分家,而是繼承父志,繆力同心,合力化守業為創業,精耕內地,並成為行業的引領者。

「不分家」傳承模式,作為家族財富傳統的繼承方式,是「子承父業」的代際傳承,實質上就是將企業所有權作為家族企業內部治理結構的核心,通過「不分家」,把家族企業絕大部分所有權牢牢控制在家族手中,從而朝著基業長青目標努力。

庄氏三兄弟(持花者)參觀綿德中學

我們注意到,歷經半個世紀甚至百年的成功華商家族企業,多採用「不分家」的保守傳承模式。比如,祖籍廈門的豐隆集團郭令明家族,企業最早成立於1928年,在90載風風雨雨歲月中,依舊採用以「親緣」為主的不分家模式。另外,台灣的和信集團,歷經辜振甫、辜成允、以及家族新生代,已是「富過三代」,可至今仍是「不分家」模式。

當然,「不分家」主要指家族企業的所有權及控制權,並不一定限制及企業經營管理權,並不影響職業經理人的參與及加入。

一波說 ?傳承在中國(1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波說 的精彩文章:

據說通婚是保富秘訣?

TAG:一波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