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為何遲遲不肯立太子,背後又有怎樣不堪回首的往事?

乾隆為何遲遲不肯立太子,背後又有怎樣不堪回首的往事?

乾隆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漢學在此期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乾隆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

乾隆帝自詡「十全老人」,認為自己文武兼備、福壽雙全。然而有件事卻另他終生遺憾。這便是選定太子這件事,據說乾隆的立儲是一天艱難之路。

乾隆

清廷自雍正時期已經不公開冊立儲君,而是暗定儲君,將儲君姓名置於匣中,放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但是為何乾隆帝遲遲不願立太子,直到花甲以後才立嘉慶為太子呢?

正大光明牌匾

第一點,他認為立太子的制度弊大於利。太子的人選一旦確定,如果其他皇子中還有有野心之輩,太子會變成眾人攻擊構陷的對象,比如漢朝時的巫蠱之禍。其次,乾隆覺得立嫡立長的做法也不可取,因為諸皇子中,嫡長子不一定最有才能。如果一定要用嫡長子繼承製,選了無能的太子繼承大統,對江山是有弊無利。乾隆認為雍正發明的方法是最科學最先進的傳位方式,所以才選了這麼優秀的自己來當皇帝。

第二點也是乾隆一直以來的一個心病,為了這件事情,乾隆在很長時間裡既未明立太子,也未暗立皇儲。在乾隆剛剛登基之時,他心中早有未來儲君的人選,即嫡長子永璉。後來,年僅九歲的永璉去世,乾隆命人取出匣子,眾人才知曾立永璉為太子。後來乾隆想改立孝賢皇后的另一個兒子永琮為皇儲,但永琮更加命薄,2歲早夭。接下來,乾隆曾考慮過立長子永璜,後來又考慮立能力出眾的五阿哥永琪,但兩人都英年早逝。

五阿哥永琪

自己心中的合適人選接連死亡,導致乾隆一度心灰意冷,沒有再考慮立儲一事。一直到乾隆年過花甲,覺得確實應該留下立儲詔書,免得萬一自己突然駕崩導致皇子之間手足相殘,這才將十五子永琰的名字寫進了詔書中。

乾隆

事實上乾隆選立太子採用的是排除法,相對於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來說,乾隆的皇子除了早夭的幾位,剩下的多是平庸之輩,最終選擇永琰也是無奈之舉。

九子奪嫡

有人說秘立儲君可以有效防止皇子之間為了儲君之位自相殘殺,而乾隆正是堅信這一點。也有人說,暗立這種做法,儲君得不到特殊訓練,也會消磨從政的積極性。凡事都有兩面性,關於這種秘立儲君的做法,你是怎麼看的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和坤,一生戎馬,終其一根白綾了斷
65歲的乾隆,卻選了一個18歲的秀女,簡直不忍直視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