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墉欲告老還鄉,嘉慶不允,乾隆說了句宮燈歪了,嘉慶立刻准奏!

劉墉欲告老還鄉,嘉慶不允,乾隆說了句宮燈歪了,嘉慶立刻准奏!

劉墉,字崇如,號石庵,是乾隆年間少有的清官,因為人正直,為民辦事,在劇《宰相劉羅鍋》中也是深得乾隆信任,百姓也十分愛戴他。乾隆一生文治武功,晚年自封為「十全老人」,一生都以自己的皇爺爺康熙為楷模。乾隆在即位之初曾立下誓言:假如能在位60年,當傳位於皇太子,不敢和聖祖爺康熙比肩(康熙在位61年)。估計當時乾隆在立此誓言的時候,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能活這麼久,眼看著60年之期將至,乾隆終於在乾隆60年的時候,將皇位禪讓給了皇十五子顒琰,帝號嘉慶,自己當上了太上皇。雖然皇位禪讓給了顒琰,但是大清的權力還是掌握在了乾隆的手裡,而嘉慶只是一個實習皇帝。

嘉慶繼位後,此時的劉墉也老了,身子骨也大不如前,於是在朝會之上向嘉慶和乾隆提出了告老還鄉的請求。嘉慶在聽到劉墉這個消息後,肯定是不願意的,想極力挽留,這是為何呢?此時在朝中和珅深得太上皇乾隆的寵信,勢力極大,而像劉墉這樣正直的社稷之臣並不多,雖然乾隆尚在,但此時嘉慶需要培植一些這樣的人,為他鞏固政局,說到底還是為了大清社稷。劉墉在當時有個外號叫做「劉三本」,就是說每次上朝之時都會上奏三本,而且都是重要的大事,可見劉墉的一片忠君愛國之心。當乾隆看過劉墉的告老還鄉的奏請後,問起嘉慶,嘉慶表示想讓劉墉繼續留在朝堂之上,發揮其餘熱。

乾隆豈會不知道嘉慶的心思?乾隆連忙打斷嘉慶,直接問了句:「留還是去?」乾隆說出這句話後,嘉慶頓時沒有了立場,因為此時的乾隆雖然是太上皇,大清的實際掌控者還是乾隆,嘉慶不明白乾隆這句問話的意思,擔心猜錯乾隆的心思,一時為之語塞。乾隆看出了此時嘉慶的尷尬局面,便指向一處宮燈說了一句:「顒琰,你看宮燈歪了。」嘉慶看了看乾隆所指的那一處宮燈,便說道:「沒歪啊」。乾隆笑笑,便問向朝中大臣,朝中大臣除了劉墉之外,均隨之附和宮燈歪了,其中以和珅的表現更為激烈。乾隆此舉頗有指鹿為馬的嫌疑,嘉慶這時附和到:「兒臣已看清楚,確實是歪了。」乾隆笑笑,便讓和珅對宮燈進行撥亂反正,和珅領旨後將宮燈由正撥歪,反而得到了乾隆的讚賞,而嘉慶也從中得到領悟,遂准許了劉墉告老還鄉的請求。

乾隆宮燈此舉有何用意?乾隆並非指鹿為馬,而是借宮燈一事點播嘉慶,朝中像劉墉這種正直為國為民的官員並不多,都是一些趨炎附勢之輩,尤其是劉墉的死敵和珅此時的權利越來越大,但和珅深得乾隆喜愛,所以乾隆既不想打壓和珅,也不想劉墉受到朝中死敵的迫害,落下一個悲涼的下場,乾隆此舉是為了保護劉墉。而讓和珅撥弄宮燈是為了提醒嘉慶,大清的江山就如此刻的宮燈,看著是正的,其實早已歪了,提醒嘉慶這是朝中有權臣的緣故,欺上瞞下,一些國家大事不能上達天聽,此時的大清江山已經出現了問題。嘉慶瞬間明白了乾隆的意思,所以同意了劉墉告老還鄉的奏請,而且在乾隆駕崩後沒多久就將和珅處死,財產罰沒充公。

歡迎下方留言互動,點贊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揭秘:乾隆和皇后妃子是同時葬進去乾隆墓的嗎?秘密在地宮裡!
乾隆錯失機會,中國落後挨打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