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際奧委會最不願提起的一屆奧運會:不是辦得太爛而是太好

國際奧委會最不願提起的一屆奧運會:不是辦得太爛而是太好

原標題:國際奧委會最不願提起的一屆奧運會:不是辦得太爛而是太好


1955年,國際奧委會迎來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60周年大慶。當時,國際奧委會發表了一份公報,對奧林匹克運動運動進行了回顧。在這份編號為44號的公報中,國際奧委會首次承認,1936年在德國柏林舉辦的第11屆夏季奧運會是不合時宜的,就當年的錯誤選擇向公眾道歉。


1936年德國柏林奧運會,這就是國際奧運會最不願提及的一屆奧運會。


是因為這屆奧運會辦得太爛嗎?恰恰相反,這屆奧運會辦得太好了,而且組織得相當成功。以至於雖然國際奧委會千方百計想迴避這段歷史,卻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


1936年德國柏林奧運會創下了多項記錄:


——在奧運會歷史上第一次進行火炬傳遞。火炬傳遞,是現代奧運會的一個象徵。但在1936年以前舉辦的奧運會,是沒有火炬傳遞的。1936年7月20日,柏林奧運會聖火在希臘奧林匹亞點燃,穿過希臘、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匈牙利、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抵達德國柏林。在那以後,火炬接力成為奧運會的傳統儀式。


——在奧運會歷史上第一次進行開幕式表演。在奧運會上,比運動健兒更能吸引全球觀眾的,唯有精彩絕倫的開幕式表演了。在早期的奧運會上,除了基本的禮儀,文藝表演完全屬於「陪襯」。1936年德國柏林奧運會第一次將開幕式表演作為單獨的儀式,舉行了大量的、高水平的文藝演出。這些文藝演出的藝術水準放到今天,都毫不遜色。


——在奧運會歷史上第一次進行電視轉播。就算在交通高度發達的今天,能夠親臨奧運會現場觀看比賽的觀眾,也實屬鳳毛麟角。絕大多數的觀眾,只能老老實實呆在電視機前面,一邊聽白岩松老師吐槽,一邊觀看精彩的比賽。而電視轉播,就是從1936年德國柏林奧運會開始的。當時,奧運會的盛況就通過電視的形式傳達全世界。沒有電視機的家庭怎麼辦?德國在柏林各處設置了25個大屏幕,使得當地人可以免費觀看比賽。



——籃球比賽第一次出現在奧運會賽場。籃球是奧運會的「三大球」之一,擁有極高的知名度。而在1936年德國柏林奧運會之前,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中並沒有籃球。直到1936年,男子籃球才被國際奧委會承認為正式比賽項目,進入德國柏林奧運會,成為奧運會大家族的成員。與籃球一樣,獨木舟和手球都是在1936年德國柏林奧運會上第一次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第一次在短跑比賽中使用起跑器。短跑比賽在奧運會上有悠久的歷史。可在很長時間以來,運動員起跑的姿勢均為「站立式」。1936年德國柏林奧運會上,首次規定選手必須採用蹲踞式起跑,並使用起跑器。此外,還劃分了跑道,確立了一套較為健全的比賽規則。


不僅如此,德國當局還耗費巨資,用花崗石、大理石等修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運動場館,能夠容納10萬觀眾。此外,德國還修建了豪華的奧運村。但是,儘管如此,為何國際奧委會還不滿意,甚至多年以後還耿耿於懷?

原因其實眾所周知。3年後,納粹德國的鋼鐵洪流,就淹沒了柏林奧運會上傳達的火炬之光。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德軍進攻的路線,差不多就是沿著聖火傳遞的路線打了回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為何宋美齡能獲青天白日勳章而張靈甫終生都未獲得?
二戰後滯留東北的日本婦女命運如何?曾遭蘇軍集體蹂躪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