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率軍十五萬反了,皇帝說:不可能,他300斤,造反能把馬累死

此人率軍十五萬反了,皇帝說:不可能,他300斤,造反能把馬累死

唐朝對於中國而言,是不可重來的最輝煌的一個王朝,它或許不是最強大,但絕對是最令周邊國家臣服的,因為它包羅萬象,在經濟、建築、文化、科技方面都領先世界。

唐朝是一個綜合打分最高的王朝,在唐代長安,活躍著膚色各異的人,長安是國際大都市,現在的紐約也無法與盛唐的長安相比較,所以真的是非常厲害。

我們都知道安祿山是讓盛唐畫上終止符的一個關鍵人物,這個人物在歷史上也令人厭惡,不僅僅是他的叛亂,他在宮廷里與楊貴妃的醜聞,也讓人對這個「雜胡」感到噁心。

安祿山是突厥人,他從小母親就改嫁了,然後他跟後父一起生活,這個後父人品差,安祿山以跟他生活為恥,所以不跟他姓,「安」是他結拜兄弟的姓,他冒充安姓也是為了抬高自己的門第,這個安祿山也是夠虛偽的。

安祿山很聰明,精通六國語言,最初的職業相當於「人販子」,後來投身軍旅,人生才算開了掛,他作戰驍勇,而且人又會來事,很快獲得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的青睞,被他收為義子,再後來安祿山也混了個節度使當。

此人率軍十五萬反了,皇帝說:不可能,他300斤,造反能把馬累死

當官之前安祿山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當官之後安祿山想:咦,原來我最擅長的是做官?

他交際能力很好,而且廣泛交往,只要是官員無論官職大小,他都以厚禮相贈,所以大家都說他好話,小官也只是在私底下口口相傳,而大官直接告訴皇帝安祿山有多好,唐玄宗很是賞識他。

皇帝也都是有城府的,他能那麼信任安祿山,與這些官員都到他耳邊吹風有關。

後來皇帝最信任的李林甫、楊貴妃也都成了安祿山的「粉絲」,皇帝對他更加深信不疑。

楊貴妃將安祿山收為義子,安祿山竟然出各種醜態來伺候「母親」,惹得楊貴妃嬌笑不已,安祿山不在乎,只要能討好主子,讓他學狗吠他都願意。

此人率軍十五萬反了,皇帝說:不可能,他300斤,造反能把馬累死

安祿山因此而得到皇帝青睞,連任三個重鎮的節度使,為他起兵造反埋下伏筆。

公元755年,安祿山起兵造反的時候,唐玄宗連說了幾個:不可能,不可能,說明對他的信任已經到達極點。

安祿山十五萬騎兵從范陽出發,一路浩浩蕩蕩,讓大家都嚇傻了,唐軍已經很久沒打仗了,也缺乏統兵的將領,唯一能打仗的已經死在南詔了,是被楊國忠坑的。

戍守京師的部隊大都是商販,他們也就掛個名,然後該做生意做生意,畢竟國家沒仗打,也不能給他們發銀子,他們得自謀生路。

朝廷只好臨時徵兵,而此時唐玄宗也昏了頭,先是殺了高仙芝,再是錯誤的讓哥舒翰從潼關正面迎敵,造成哥舒翰全軍覆沒,唐朝差點拼光最後的本錢。

此人率軍十五萬反了,皇帝說:不可能,他300斤,造反能把馬累死

756年,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叛軍開始攻打潼關,當時哥舒翰身患重病,而且守軍戰力遠不如叛軍。

哥舒翰頭腦還是清醒的,認為如果固守反而有轉機,崔乾佑為了將唐軍誘出,將精兵隱藏起來,讓老弱殘兵在城外晃蕩,造成兵力不堪重負的假象,這時楊國忠的探子報告了皇帝,說潼關叛軍才四千人,讓哥舒翰迎敵。

唐玄宗就一遍遍命令哥舒翰迎敵,哥舒翰抗議無效,結果全軍覆沒。潼關失守,長安已經成了不設防的城市。

叛軍勢頭越來越猛,唐玄宗跑路了,當他困守四川的時候,叛軍已經有問鼎天下的威力了。

很多人奇怪安祿山為啥沒追擊唐玄宗,如果他到四川殺了唐玄宗,歷史會不會被改寫?如果他直接攻佔長安呢?

此人率軍十五萬反了,皇帝說:不可能,他300斤,造反能把馬累死

安祿山最開始沒進攻長安是他作為一個政治天才的謹慎,他命崔乾佑駐守潼關,觀察唐軍動向,他是覺得盛唐有這麼多年的積累,就算兵力再弱,也不可能一下子玩完,叛軍現在勢頭強,但無論在人數還是民心向背上,都不如大唐。

不過讓安祿山真正停止攻取長安步伐的,是他的身體。當時他的身體狀況已經很差了,安祿山是個三百多斤的胖子,據說他騎馬都必須不斷換馬,不然就把馬壓死了。

他起兵叛亂後,不但長瘡癤,而且視力逐漸模糊,後來全身長滿毒瘡,這讓安祿山脾氣非常暴躁,對下屬經常亂用刑罰,導致下屬起了殺心。

殺死安祿山的人中還有兩個他最信任的人,他的兒子安慶緒和近侍李豬兒。

安祿山肚子被李豬兒剖開,腸子流了一地。

此人率軍十五萬反了,皇帝說:不可能,他300斤,造反能把馬累死

安祿山死後沒有被風光埋葬,而是用毛毯卷了屍體塞在床底的一個洞里,安祿山也算是影響歷史的一個人物,卻死得這麼慘,令人感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孫悟空墓又出土了一根金箍棒,孫悟空不但死了,還有一人陪葬
中國第一富豪,將兩億都捐給國家,無房無車,死後李嘉誠親自送葬

TAG:靜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