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秋時期,這幾個君臣組合,後世罕有人可以匹敵

春秋時期,這幾個君臣組合,後世罕有人可以匹敵

一,齊桓公與管仲

齊桓公:對內:不計前嫌,任管仲為相,君臣同心,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對外:尊王攘 夷,存亡續絕,九合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實現春秋首霸。可惜晚年昏庸,任用小人,導致悲慘 的結局。

管仲:推行改革,選賢任能,制定人才選拔制度,實現軍政合一,使齊國國強民富,兵強馬壯,國力大振,提 出"華夷之辨"與"尊王攘夷",助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諸侯霸主。乃是齊國第一頂樑柱。

二秦穆公與百里奚、騫叔

秦穆公:廣納賢士,任用客卿,知人善用,三定晉君,晚年擊敗晉國,兼并西戎二十國,擴地千里,稱霸西戎, 春秋五霸之一。

百里奚和蹇叔:秦國二相,內修國政,實施變革,興利除害,教化民眾,開啟民智;外圖霸業,制定向西發展策 略,開地千里,稱霸西戎,助秦穆公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

三晉文公與狐偃

晉文公:對內勤於修政,勵精圖治,施惠百姓,獎勵墾殖,降低稅收,信賞必罰,精兵強民;對外出兵勤王,逐 鹿中原,擊敗楚國,主盟諸侯, 為春秋五霸之一。

狐偃:對內革新內政,選賢任能,廢除繁重徭役,減免苛捐雜稅,鼓勵農耕,救乏振滯,改動軍制;對外勸文公 發兵勤王,擴大疆域,智勝楚國,文公稱霸第一功臣。

四楚莊王與孫叔敖

楚莊王:「楚之大鳥,不鳴則已,鳴必驚人」對內平定內亂任用賢臣,重視生產,發展經濟。對外北上爭霸,觀兵 於周疆,飲馬黃河,問鼎中原,春秋五霸之一。

孫叔敖:施教導民,寬刑緩政,發展經濟,以民為本,止戈休武,休養生息,興修水利,增強國力,可惜英年早 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春秋戰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與封建生產關係的產生
古人有智慧之:逆行順成有奇謀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