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希望/尋找內心的力量

希望/尋找內心的力量

自己非常喜歡曾國藩,有一段時間找了大量的關於曾國藩的書籍/音頻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推薦百家講壇的《酈波評說曾國藩》,有書籍也有音頻,酈波教授的講述有趣詳細,讀來大呼過癮!曾國藩有一個優點讓後人推崇備至,雖然歷史功過褒貶不一,但這個優點卻是大家所公認,那就是寫日記!據說曾國藩一直到生命的盡頭都在記日記,有時我在想,曾國藩一生中取得如此多的成就是否和其一直記日記有關係,關於曾國藩為什麼要記日記,書中有詳細記錄:年輕時的曾國藩身上有許多缺點,其對自身要求較嚴,一直想有所精進改掉身上的惡習,但也是屢屢受挫,他在京城遍訪名家,得到一生中最重要的2件武器,一是「記日記」,另一個是「靜」!

現代社會,功名利祿皆我輩所求,名車豪宅皆我輩所望,立業興家皆我輩所責,然,出身寒門,所求何易?惟反求諸己!

人們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信息爆炸的時代,總是會在比較中迷失自己,在努力中失去方向,在絕望中一事無成,這是現代人的時代病;我們學習各種時間管理的方法而效率低下;我們讀各種催人奮進的心靈雞湯而心生焦慮;我們追逐熱點踏足一夜暴富的行業而深陷泥潭;我們看到各種致富榜樣而裹足不前;現代科技方便了我們的同時又禁錮了我們的自由:通訊讓溝通越來越便捷的同時也讓我們的心越來越遠;移動支付讓消費越來越輕鬆的同時也讓我們無所適從;交通讓我們越走越遠的同時也讓我們倍感迷茫:攬盡名山大川,心裡卻雜草叢生!即使擁有了詩和遠方,眼前仍是一望無際的荒原!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差的時代!「歷史沒有新鮮事」這是一句股票投資中的名言,說的是歷史總是在不斷上演,重複過去,原因是人性沒變,一切不同一切又相同。我們覺得自身所處的歷史時期是特殊的,自身成就有限歸因於外部環境:競爭激烈/出身寒門/資源有限....殊不知每一代人都會覺得自己身處在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這是一個叫「自我認知偏差」的理論在起作用;而每一代人都有過的寧靜幸福的和窮困潦倒的,歸結原因,惟反求諸己!→我們處在什麼時代,什麼時代就是最好的時代!

如果說:是什麼導致了人的不同?我的答案是-教育!教育應該不只是文憑,但文憑是受教育程度的一種體現;現代社會賦予了我們最大的福利→受教育的權力!善用這一權利,我們的人生肯定大不相同;現在社會上教育資源過於豐富,令人眼花繚亂,這種現象反而讓現代人容易焦慮,無從選擇。

越是處在越來越快的時代,我們越應該向先哲汲取營養。曾國藩的2大武器,我覺的最適合現代的人們,「日記」可以讓我們時時傾聽內心的聲音,「靜」可以讓我們直達內心的自我,尋找真正的力量!《日課十二條》--摘自《曾國藩家書》:

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懼。無事時心在腔子里,應事時專一不雜,如日之升。

主靜: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半小時,體驗靜極生陽來複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早起:黎明即起,醒後不沾戀。

讀書不二: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看西閱,徒務外為人,每日以十頁為率。

讀史:二十三史每日十頁,雖有事亦不間斷。

日知其所亡:每日記茶語偶談一則,分為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記日記,須端楷,凡日間過惡(身過、心過、口過)皆須一一記出。

月無忘所能:每月做詩文數手。

謹言:刻刻留心,是功夫第一

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保身:謹遵大人手諭,節慾、節勞、節飲食。

作字:早飯後作字,凡筆墨應酬,皆當作功課,不可待明日,愈積愈難清。

夜不出門:曠工疲神,切戒切戒。

這是著名的《日課十二條》,以前讀到這裡就會想起富蘭克林的「13個品質實踐清單」,這兩個人身處不同的時代,文化背景不一,都是時代之偉人,他們之間竟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可見,人類中有些東西是相同的;我們的出身無法改變,但人生仍然充滿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簡單一步 的精彩文章:

TAG:簡單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