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美貿易戰升級,清潔能源也遭殃

中美貿易戰升級,清潔能源也遭殃

【無所不能 文丨能豆君】貿易戰在喧囂之後,終於還是進了一步。北京時間4月4日,美國發布建議增加徵收中國產品關稅的清單,涉及到大約1300項商品。

財政部下午發布了反擊措施,根據我方在世界貿易組織項下的權利和義務,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相關規定,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

根據美國301條款規定,美國貿易代理協會建議對清單中的中國產品徵收額外25%的關稅,這是美國特朗普總統3月宣布對價值約500億美元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關稅的具體政策建議。主要針對「中國製造2025」涉及的行業。

能源產業鏈涉及的裝備、設備則出現在加征關稅的序列,清潔能源設備風力發電機組被列在增稅名單中。美國此次清單中包含發動機、電動汽車零部件、鑽井設備、核電站、電池等產品。

美國徵稅清單還需確認落地執行,目前看能源行業直接受損很少,清潔能源被誤傷。但太多的產品都跟能源相關,有機構已經呼籲經貿分歧不要傷及清潔能源,以及能源清潔化相關的產品。

目前雙方措施都只是針對特定的產品,但在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等中國創新活躍的領域,還是應該未雨綢繆,盡量不讓經貿糾紛影響到全球能源綠色化、清潔能源創新。

風電機組在清單中,誤傷清潔能源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當地時間4月3日(USTR)依據「301調查」結果,公布擬加征關稅的中國商品建議清單,涉及每年從中國進口的價值約500億美元商品。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建議對來自中國的約1300種商品加征25%的關稅,主要涉及信息和通信技術、航天航空、機器人、醫藥、機械等行業。

無所不能(caixinenergy)注意到1300種徵稅商品中與能源相關的主要有油氣鑽探耗材、核反應堆、蒸汽鍋爐、電氣設備、電動機、發電機組、部分電池等。按照廣義能源電力範圍衡量,很多設備都可以歸到能源動力設備。

隨著電動汽車銷量增長,正在快速成長的電池有多產品被納入清單。與電池相關的商品包括:沒有外部體積的氧化銀原電池和原電池、超過300立方厘米,外部體積超過的氧化銀原電池和原電池300立方厘米、鋰原電池和一次電池、空氣鋅原電池和一次電池等。

值得注意的是,「風力發電機組」也被列入擬議清單。根據中國風能協會最新披露的數據,截至2017年底,中國風電機組累計出口到33個國家,向美國出口的風電機組容量最多,占出口總容量的17%。目前,還沒有中國風電整機商對美國關稅清單發表看法。此前美國針對鋼鋁徵收高關稅已經影響到美國風電成本,風塔由鋼材建造,NGO中外對話的一篇報道測算,鋼鋁關稅會使美國新建風電項目的電力平準化成本平均上漲2-3%。

可能對清潔能源的損害還有其他。今年3月份前,特朗普政府已經對太陽能產品進口徵收30%的關稅。NGO中外對話此前評論,美國太陽能和風能設備的進口和安裝因此會變得更加昂貴,關稅很可能會破壞國際貿易體系,而低碳能源產品能夠以可接受的價格快速推廣正仰賴這個體系。

針對太陽能產品徵稅早前已開始,因為曾有多次經歷,光伏企業通過在當地設廠等措施避開關稅壁壘。清單中的核電站,美國西屋公司三代核電技術AP1000在國內有技術合作,清單正式實行後也會受到影響。中國風電、太陽能從設備製造到裝機規模,都佔有領先地位,光伏產品被歐美、印度採取過「雙反」調查。

「301」號稱美國貿易保護的核武器。所謂「301」是美國《1974貿易法》的第301條款,該條款授權美國貿易代表可對他國的「不合理或不公正貿易做法」發起調查,並可在調查結束後建議美國總統實施單邊制裁,包括撤銷貿易優惠、徵收報復性關稅等。

中方加大能源進口可彌合分歧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擬加征關稅的中國商品建議清單後,中國政府部門第一時間響應。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第一時間發表談話,表示中方堅決反對,並將於近日依法對美產品採取同等力度、同等規模的對等措施。美方做法嚴重違反了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和精神,中方擬立即將美方有關做法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

針對美方指控中方竊取知識產權、強制技術轉讓,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表示,美方指控沒有依據。他認為商業交易都是你情我願,中國法律保護知識產權,沒有任何法律法規強制外國企業轉讓技術。

此前財政部回應美國對鋼鋁產品徵稅,自2018年4月2日起對原產美國的七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關稅,對水果及製品等120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15%,對豬肉及製品等8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25%。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表示,他將在對中國商品關稅生效之前留出60天的窗口期,今年6月前或不會開徵關稅。當被問及中美雙方是否可能通過談判來避免關稅衝突時,萊特希澤表示「存在希望。」

中國4月1日針對美國農產品進行徵稅反擊,是回應美國針對鋼鋁產品徵稅。公開消息顯示,中美雙方正在就經貿分歧進行談判。財政部4月4日發布消息,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實施時間另行發布,針對的是美國此次加稅清單。

能源,尤其是美國原油和天然氣(LNG)貿易可能是彌合雙方分歧的有力工具。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曾對彭博社說,中國需要進口很多很多的美國液化天然氣(LNG),會有減少赤字的作用。美國油氣產量都已在全球前列,中國石油公司已經有簽訂從美國進口LNG的訂單,但目前而言進口量還不是很大。

版權聲明 | 稿件為無所不能原創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帳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所不能 的精彩文章:

電池市場大熱 得鈷者得天下?

TAG:無所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