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雷軍線下的小米之家,品牌和渠道的雙重矛盾

雷軍線下的小米之家,品牌和渠道的雙重矛盾

自小米成立以來,憑藉其線上電商的紅利,迅速成為中國線上智能手機出貨量第一的手機廠商。

而這種線上電商的紅利並沒有持續很久,便使得小米的線上出貨量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痛定思痛後的小米,毅然決然的選擇了線下的布局之路,但目前看來雖然小米之家的來勢洶洶和27萬的坪效,仍然無法解決其品牌和渠道的雙重矛盾。

一、線上紅利消失,線下布局加劇

雷軍的河南之行,體現了雷軍在目前階段對於小米線下布局的看重,早年的小米通過粉絲效應、線上紅利,去除中間商,使得小米有了充分的自信和能力去低價競爭策略來實現整個消費者性價比的體驗。

也許紅利的消失就在最近幾年,小米出貨量開始下滑,而小米麵對的是線下渠道的布局。

小米之家開起來了,就雷軍所言,小米之家的布局是小米在線下渠道的重要舉措,而電商+線下的模式成為了小米之後的渠道推廣路線。

27萬的坪效,對於小米之家而言,是重大的業績貢獻,雷軍曾透露小米之家的坪效秘訣:

(1)「雜貨鋪」的模式是增加其SKU,在單位空間內不只出售手機,也出售其他的小米的產品,實現坪效的有效提升;

(2)生態鏈的布局,使得小米在供應鏈的把握上,更加輕車熟路,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接下來的盈利業務實現鋪墊;

(3)盈利的可能不來自於硬體,而來自於「小費」,小費的模式來自於小米的互聯網業務,不論電視、音箱還是智能手機而言都是這樣。

二、品牌和渠道的雙重矛盾

小米在線下的口號是「線上和線下同價」,而正是因為這種同價的策略導致了小米品牌和渠道的雙重矛盾。

(一)在品牌方面,線下仍然是性價比為其品牌的主要策略,而性價比本身並不是品牌的實現方案。

不論華為在多品牌、多層次的輸出,體現AI、體現拍照,還是OPPO/VIVO在拍照以及明星上的巨額投入,本質上來講都是在塑造品牌形象。

而小米的性價比策略,更像是渠道策略,混同其品牌形象。

(二)渠道下沉,離不開經銷商

如果線下線上同價,那麼由於其手機的性價比高,自然給予經銷商的補貼不足,經銷商的動力也不足。

在這種情況下,出量是經銷商的賺錢策略。

在這種背景下,唯有低端手機的出貨量是小米渠道下沉的可能。

那麼,又使得品牌和渠道的雙重矛盾體現的更加明顯。

或許,雷軍已然對於國內智能手機的渠道市場採用了「自營+直供小店」的模式為主,去除經銷商。

但是雷軍的線下渠道還能否體現在其智能家居的整體布局之中,可能猶未可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朝 的精彩文章:

投資萬達商業、賣掉阿里股份,再看蘇寧與阿里的「聯姻之路」
聯想:華為——從1:1到1:10

TAG:一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