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何肺病患者常見多汗?

為何肺病患者常見多汗?

為何肺病患者常見多汗?

臨床上常有前來就診的肺病患者,除了咳嗽、咳痰、憋喘等不適外,常會說自己「出汗多」,而且一出汗就容易受風,誘發感冒,導致原有咳痰喘的癥狀加重。也有部分患者伴有夜間汗出多,一醒來發現自己汗濕衣襟。多汗給肺病患者帶來了諸多煩惱,那麼這種癥狀是如何引起的,臨床上又是如何治療的呢?

肺病患者的多汗癥狀是如何引起的?

目前臨床上,一般根據機體是否存在原發性疾病,將多汗分為原發性多汗與繼發性多汗症。繼發性多汗症,多由於應用藥物或原發疾病導致,如患糖尿病、肺結核、甲亢等或應用抗嘔吐、抗癲癇藥物等。但對於原發性多汗症的發病,目前有研究認為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但現代醫學尚未有明確的機制說明。

中醫學對這個問題的認識:

中醫學上講肺可宣發衛氣,而衛氣的作用,則是保衛肌表,調節汗孔開合。當肺氣充足,宣發衛氣功能正常,則汗出正常。而當肺氣虛弱之時,衛氣也無法正常調節汗孔開泄,導致固攝失常,毛孔大開,汗液則隨之而出。

從中醫角度分析多汗的原因

肺病患者,特別是久病、慢病的患者,肺氣多有虧虛,就會導致平日里不因熱而自汗出,而動則耗傷陽氣,故活動後汗出尤甚。這種患者常伴有畏寒、乏力、易腹瀉等癥狀。若伴有夜間汗出的患者,則可能為氣陰兩虛。汗出後毛孔開泄,極易導致風寒之邪入侵,誘發感冒等疾病或致使原有病情加重。

汗液中含有鉀、鈉等電解質,出汗過多可能會導致體內電解質紊亂,故應注意補充體液。而從中醫角度而言,當汗出過多,津液外泄,亦會加重原有的陽虛、氣虛、陰虛等癥狀。故在治療時,多以益氣固表、養陰止汗為治療大法。常選用黃芪、白朮益氣健脾,固表止汗。而當肺氣虛,衛氣不固,則易為風邪所侵犯,故用防風祛風邪。同時應用麥冬、五味子等葯養陰斂汗。此外,可根據患者具體病情,配合浮小麥、牡蠣等斂陰固表止汗之品。

重要提醒

在最後還需提醒大家,由於臨床病種繁多,大家在出現多汗癥狀時不要自行選擇藥物,建議遵醫囑用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德興說感晴 的精彩文章:

TAG:馬德興說感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