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何應大力倡導和尚還俗?

為何應大力倡導和尚還俗?

佛系青年,一種消極的反抗。

社會雙重壓力下,造就了這一代的青年,很聰明,但也很壓抑。接受著文化的日新月異,社會的劇烈變化,通過低成本的網路,窺探到了高級的生活,哦,原來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可是,可是,我所在的城市,房價高得可怕,就算我在這裡拼了命,都沒辦法紮根,當一個人耗盡血液都無法企及一個棲身之所,除了降低要求,似乎別無他法。

那天和朋友吃晚飯,一直想去吃那家有好吃甜品的披薩店,碰巧掙了點外快,就約了朋友大快朵頤。璐璐凍得鼻頭紅紅,急急走過來,一秒攤在座位上。看得出,她很疲憊,我們的友誼就是她不願說,我不多問,安靜的陪伴,不覺尷尬。她塞了一大口提拉米蘇進嘴裡,突然紅了眼眶,「我不夠勤快嗎?」我怔了一下。「大榮不想找長期工作,我每天跑好幾個機構,課排的滿滿的,從小學到中考我都教,我累,我不說,但是真的要我自己來創造我們倆的未來嗎?」一通泣訴,我只能抱抱她,不語,因為她愛他,兩人是分不開啦。

這個大榮就是一個佛系青年,「都行,挺好,沒關係」確實是他的口頭語,給他打電話絕大多數時間是在網吧,在鄭州上了四年大學,因為喜歡健身,在健身房賣過卡,倒騰過蛋白粉,被同學煽動賣過一陣兒保險,最擦邊的一次是找小額貸款借了幾千塊做外賣生意,賠了不說,欠了高額利息,我們幾個人才填上這個窟窿。始終,都沒想正經做點什麼。

他不能喝酒,一次喝了一瓶啤酒,紅著臉頰和我說,我買不起房,給不了璐璐什麼,我不敢對自己有什麼要求,奮鬥出一套房,靠我自己?不實際啊,掙個廁所差不多,資本家說,窮,一定是自己的問題,世界沒錯,我他媽怎麼覺得世界那麼錯呢。璐璐說我不男人,沒闖勁,我被世界閹了,榨乾了,買不起,買不起不買了行吧,不上進,就不上進吧。善哉善哉。咚,倒在了桌上。

GIF

喪文化,連小確幸都不敢奢求?

佛系根源於喪文化,而喪文化又是從宅文化來的,宅文化的slogan是「小確幸」—小而確定的幸福,譬如吃一碗泡麵,和吃一碗一蘭拉麵的幸福感是一樣的,那我就滿足於吃泡麵的幸福感,至少,我還在追求幸福。而現在喪文化的發展,似乎人們連一蘭拉麵的味道都不曾覬覦,直接捧起一碗泡麵,食不知味,稱之為所謂的無欲無求。在我看來,走肉一般。

痴嗔貪疑慢。

看不清前方,還以為摸清了對方。比創意、比產品、比團隊,不比自己。躺著發家致富,腦子都不想動,動動眼珠子就想成為資本家。存疑於為何自己不能想王思聰一樣,帶著狗坐私人飛機,卻又對自己不作為的態度不置可否。高喊佛系口號,過著幾乎靜止的生活,狀態是靜止,可時間依舊飛速。

經過痴嗔貪,換得舍離斷。捨去什麼得自然,出離什麼可心安。

捨去的不該是自己的未來,出離的是我們無法逃避的社會。捨去對這個世界的頹廢、浪蕩、犬儒、憂鬱,出離社會的「喪」,換得在這個負能量爆棚的時代,饒有烏雲蔽日,仍有後裔附體去射日的心。

人們追求的「詩和遠方」 「有趣的靈魂」都變成「有詩沒錢沒遠方」 「有趣沒錢沒靈魂」。可是沒有靈魂和遠方,人和螻蟻的區別又在哪?困在洞穴里,是該等待重見天日,還是去逐日?憂慮,不代表不重視。不代表不去努力,任其頹然。

我更願相信眾多自稱「佛系青年」的和尚尼姑們是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預先探索,而不是還未經天命卻知天命、安天命的自甘墮落。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是青黃不接的毛孩子,先苦後甜、先甜後苦,誰也說不定,但不管現在經歷的是那個階段,都不要以為,這就是全部了。

佛系青年,下山吧,還俗吧,畢竟沒有削髮明志的勇氣。世界可能不是那麼美好,但是它需要年輕人的力量。為什麼我在指手畫腳?因為我覺得沒人是個廢物。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愛他。」 ---羅曼·羅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格物君gw 的精彩文章:

在你沮喪的時候,哪段話曾救贖了你

TAG:格物君g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