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藥湯劑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主要表現在這5個方面,你知道嗎?

中藥湯劑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主要表現在這5個方面,你知道嗎?

中藥湯劑一直是中醫臨床主要的劑型,但它的局限和不足往往易被忽視,那麼中藥湯劑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1.製作複雜煎服不便:中藥湯劑的最大優點是便於隨證加減,但是湯劑的製作對煎具、用水、火候、煮法等都有一定的要求,病員很少能夠按要求去做,而湯劑的製作直接影響臨床療效。特別是目前病人住院服用的中藥,中藥的煎熬人員大都是未經專業訓練的臨時人員,對何葯先下、後下;什麼文火、武火幾乎全然不知。如此,雖然完成了湯劑的製作,療效卻是大大降低了。明代我國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曾說:煎藥之法最宜深究,葯之效與不效,全在乎此。

2.危急重症:雖然中藥湯劑易於吸收,奏效較快,但這僅只是相對於有的製劑如丸劑等而言。湯劑真正用於對急危重症病人的搶救,往往難能如意。因為搶救危急重症病人需分秒必爭,如何再容將中藥慢慢煎熬,而後送服病人?因此,對急危重症病人,湯劑越來越顯出它的不足和劣勢。中醫有不治急性病之說,大抵也是指此而言,雖屬偏頗,但也不是沒有道理。

3.藥材資源:浪費較大:湯劑在煎熬過程中,一部分藥物揮發,一部分卻未溶解,而藥渣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有效成分。有實驗報道證明,家庭式的煎煮只能煎出藥材中50%-60%的有效成分,所以說藥材浪費嚴重。要知道中藥材資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目前各地普遍出現的配方難,藥物短缺現象,也表明中藥材存在枯竭的危險。

4.服藥群體:逐年減少:隨著時代的進步,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中醫藥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湯劑的煎熬費時費事,難為人們所接受。除一部分深信中醫,並有較多空隙時間的人外,相當一部分病員會放棄中醫治療,而選擇西醫藥治療。中醫臨床服用湯劑的病人中,青年人的比例越來越少。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外出學習、旅遊等的機會增多,由於中藥的湯劑煎熬不便,也不易攜帶,又不利保存,病員雖欲服中藥,有此諸多不便,也只能是另擇他法。

5.對外交流:受到影響:由於外國人對自己煎煮中藥的用藥方式無法接受,影響了對外交流,也制約了中醫藥更好地走向世界。正因為中藥湯劑存在諸多不足,討論對中醫湯劑的改進亦是經常性的話題,但歷經數載,專家們對此看法各異。而現今雖然通過不斷總結經驗,大膽創新,原有劑型有了很大的改進,並創製了許多新製劑工藝,新劑型,開闢了許多新的服藥途徑,提高了療效,但湯劑仍然是臨床的主要劑型。

而且綜觀通過新工藝開發的新劑型、新品種,大都只是停留在尋找化學成分,不脫離試驗管的做法上。岳美中先生曾對此表示憂慮:「這樣下去,中醫的方葯配伍作用和幾千年積累的寶貴經驗將會從中慢慢丟掉。」今天重溫岳老之言,誠如是。

改革中藥湯劑的使用,既需解決中藥湯劑的質量穩定性、方便性、安全性問題,同時又能保持中藥湯劑的優勢,充分體現中醫辨證施治特色,更好地發揮療效為更多的人所接受,應當說這就是在中藥湯劑改革方面需要破解的難題。目前,臨床上使用的中藥配方顆粒,就是在中藥湯劑改革方面的一個有益探索,中藥配方顆粒是對傳統中醫藥文化的繼承和創新。它是以符合配製規範的優質中藥提取為原料,採用現代高新技術提取濃縮而成的單味顆粒,其性味、功效與原生葯一致,供中醫臨床配方使用,具有不需煎煮,直接沖服,療效確切,衛生安全等優點,已越來越受到患者的青睞。

中藥配方顆粒通過配方應用,參加組成復方,並能使醫師隨證加減,病員服用攜帶方便,也有利貯存,減少浪費,同時也有利於對外交流走向世界。由於少有煎熬之不便,病員樂於接受,在防病治病方面將大有可為。中藥配方顆粒在臨床上用於中藥配方,為中藥劑型改革,特別是為中藥湯劑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雖然中藥配方顆粒在生產技術、質量控制、分煎合煎效果實驗研究以及在臨床用藥等方面都還有需進一步研究和總結的地方,但這種對中藥飲片劑型改革的探索是符合中醫藥發展需要的。

中藥配方顆粒的應用,只是為我們在中藥劑型(湯劑)改革中做出了有益探索,但中藥的劑型,還包括丸、散、沖、膏、注射劑等,如何在中藥劑型方面有更大的突破,每一個中醫人還應有更大的作為,特別是目前的中藥注射劑由於臨床使用中頻繁出現的不良反應或副作用,已為大眾所廣泛詬病的時候,中藥劑型改革的研究和探索就顯得更為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單招化解失眠!用了四味中藥,一項中醫絕技
太子參可以和什麼煲湯 很多搭配都適宜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