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乍雨乍晴,輕暖輕寒,漸近賞花時節

乍雨乍晴,輕暖輕寒,漸近賞花時節

我在春天等你

 遇江南

楊鈺瑩 

00:00/03:39

春花秋月,夏雲冬雪。

風物輾轉,花事未了。

不賞花,簡直辜負四季的造物弄化、當真成了」不懂風情「的人。

在這乍雨乍晴,輕暖輕寒,雨霧繚繞的清明,讓我們一道,解密那些鍾情的花兒,以及花兒鍾情的那些風流之地。

【梅花】

梅花,雖然和寒冬的白雪更搭配,但因其至靈至性,我更願把她當做春天的第一個使者。

《聊齋》里嬰寧手中所拿,就應該是一支梅花。只有梅花才配她。

觀賞梅花最佳去處,有南京梅花山,還有極品杭州。



西湖孤山。我更喜歡來這裡,是因為這裡有真正的梅魂。孤山的梅花幾乎完全是因為林逋。林逋另一個千古傳唱便是隱居孤山之時不娶妻,亦無子,惟喜梅鶴,曾在孤山繞屋植梅養鶴,人稱「梅妻鶴子」。

林逋結廬西湖孤山,不娶無子,多植梅畜鶴,因謂妻梅子鶴。

——《宋史·隱逸傳》

孤山放鶴亭,林逋隱此,蓄二鶴,每泛舟湖中,客至,童子縱鶴飛報,即歸。後人題句雲,種梅花處伴林逋。西湖志,至元間,儒學提舉余謙復,補植梅數百本于山,構梅亭於其下。

——《花史》

林逋僅存的幾首詞中有一首《霜天曉角》:

冰清霜結,昨夜梅花發。甚處玉龍三弄,聲搖動,枝頭月。

夢絕,金獸熱,曉寒蘭燼滅。要卷珠簾清賞,且莫掃,階前雪。

南宋樓槃有一首《霜天曉角》:

翦雪裁冰。有人嫌太清。又有人嫌太瘦,都不是、我知音。

誰是我知音。孤山人姓林。一自西湖別後,辜負我、到如今。

說到這位寧波人樓槃,他的另一首詞是我本人非常喜歡:

」月淡風輕,黃昏未是清。

吟到十分清處,也不啻、兩三更。

曉鍾天未明,曉霜人未行。

只有城頭殘角,說得盡、我平生。」

【櫻花】

櫻花,是遊玩日本最不可錯過的一道風物。無論是東京、古色古香的京都,或者可以近距離接觸溫順小鹿的奈良公園,櫻花都增添了浪漫和清新的氣息。

而事實上,櫻花,起源於中國。據日本權威著作《櫻大鑒》記載,櫻花原產於喜馬拉雅山脈。被人工栽培後,逐逐傳入長江流域、西南地區以及台灣島。秦漢時期,宮廷皇族就已種植櫻花,唐朝時櫻花已普遍出現在私家庭院。

白居易詩云:「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掘山櫻滿院栽,上佐近來多五考,少應四度見花開。」以及「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枝便當游。」,

明代於若瀛的詩中提到櫻花:「三月雨聲細,櫻花疑杏花」。

還有時年僅16歲的周恩來的《春日偶成》, 「 櫻花紅陌上, 柳葉綠池邊。燕子聲聲里, 相思又一年。」

櫻花花期較短,又因其柔、軟、輕而易凋,近些年武漢大學因為櫻花每年都要由櫻花節成為很多人心中的「櫻花劫」。但事實上,除了武大,武漢東湖磨山櫻花園也值得一看。除此,北京有玉淵潭,無錫有黿頭渚,南京有雞鳴寺,西安有青龍寺,杭州也有半山和太子灣等多處,皆可賞櫻。

其實,賞花,從來沒有純粹的賞花,加了建築、地勢、風情,紅磚青瓦間,小橋流水旁,雨巷撐了傘的美人,才更顯花的嬌柔和美麗。這也是我為何鍾愛這首詩的原因: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蘇曼殊 七絕《本事詩 》

【桃花】

春光燦爛,桃花美艷。

《詩經》中《周南·桃夭》篇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唐人吳融「滿樹如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陶淵明《桃花源記》有詩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華鮮美,落英繽紛

白居易堂弟白敏:「千朵濃芳綺樹斜,一枝枝綴亂雲霞。憑君莫厭臨風看,占斷春光是此花」。

還有著名的崔護的《題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以及唐寅的桃花庵。

桃花的美艷,使得它無論有無青磚紅瓦映襯,哪怕只是田間牆頭斜斜伸出一枝桃花,都足夠美。所以,觀賞桃花之地,不再羅列。

【牡丹】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最好看牡丹的地方,自然是洛陽。陽修曾作《牡丹譜》,說的就是洛陽牡丹,也是我國第一部關於牡丹的專著。詩也太多。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賞牡丹》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唐徐凝《牡丹》

閨中莫妒新妝婦,陌上須慚傅粉郎。昨夜月明渾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唐 韋莊《白牡丹》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李白《清平樂》

【瓊花】

瓊花又稱聚八仙、蝴蝶花,牛耳抱珠。4、5月間開花,花大如盤,潔白如玉,也是揚州、崑山的市花。

瓊花的地點記載大約是最為明確的一個,即揚州瓊花觀。古稱后土祠/后土廟,後改名蕃釐觀,後再改瓊花觀。野史里說隋煬帝下江南看瓊花,看的也是這一處。

揚州后土廟有瓊花一株,潔白可愛,歲久,木大而花繁,俗目為瓊花,不知實何木也。

——宋《澠水燕談錄》

此處另有一地標,曰無雙亭。故詠瓊花也有「無雙亭下萬人看」之句,其實是一個地方。

如今瓊花在很多公園和園中很多見,並不只揚州有。

【芍藥】

最好的看芍藥的地方,也是江南繁華之地——揚州。宋朝王觀曾作《揚州芍藥譜》。也有典故說當年有揚州太守瞅准了這個機會,興辦「萬花會」,藉機搜刮民脂民膏,百姓苦不堪言。及至蘇軾上任,問及民間疾苦,就把萬花會給廢了。

但他老人家也不得不說一句:揚州芍藥,為天下冠。

後來人寫揚州,寫芍藥,總互為表裡。還記得讀書時念姜夔的《揚州慢》,末句就是「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

千葉揚州種,春深霸眾芳,無言比君子,窈窕有溫香。

——王十朋《芍藥 》

瓊簾入夜卷瓊鉤,謝女懷香倚玉樓。風暖月明嬌欲墮,依稀殘夢在揚州。

——賽爾赫《白芍藥》

【海棠】

海棠是蘋果屬多種植物和木瓜屬幾種植物的通稱與俗稱。植物海棠花和木瓜都是薔薇科的灌木或小喬木,園藝變種有粉紅色重瓣者和白色重瓣者。

宋代劉子翠詩云:「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盡顯海棠的柔和媚。

陸遊詩云:「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形容海棠艷美高雅。

蘇東坡有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因此海棠有雅號「解語花」。

四川的重慶、樂山一帶。古稱昌州、嘉州,有「海棠香國」的說法——古人非要說只有這裡的海棠花是有香氣的。

四海應無蜀海棠,一時開處一城香。睛來使府低臨檻,雨後人家散出牆。

——薛能《海棠》

但江南的海棠也很厲害。尤其杭州西湖,至今也是賞海棠的佳處。

【荷花】

觀荷之地,頭一個自然也是西湖。

前兩日教女兒讀兩漢的那首樂府詩,「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腦子中直接就浮現了一副活色生香的畫面:

西湖,因為她的靈秀,千百年來無數風流人物在此地留下了妙曲絕句:

西湖藕花,雲錦燦爛,香氣十里。

——徐建成 《客越志》

西湖夏夜觀荷最宜,風露舒涼,清香徐細,傍花淺酌,如對美人倩笑款語也。

——田汝成《熙朝樂事》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西湖》

【桂花】

如今桂花的品種和栽種地都多了去,但最有香氣記憶的仍是杭州。「滿隴桂雨」,想想看都活色生香。

杭州靈隱山多桂,寺僧曰,月中種也。

——宋《南部新書》

子墜本從天竺寺,根盤今在闔閭城。當時應逐南風落,落向人間取次生。——東城桂 唐·白居易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憶江南 唐·白居易

微雲澹澹碧天空,叢桂香生細細風。百頃西湖一明月,此身已在廣寒宮。

——西湖 明·沈之琰

【最後】

最後,附送大家兩張圖片,教您一招辨別那些花兒(圖片來自《節氣手帖》作者蔓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對比QQ飛車的成功,這款經典遊戲真的被毀了……
亂彈!周星馳與《四進士》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