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次,我對「慈善」有了新的認識

那次,我對「慈善」有了新的認識

喵嗚桑還在上家公司工作時,經常會跟繆哥去各個大學,聽他分享成長經歷,分享南北極的故事,分享他的工作他的歌,還有水木的歌。

那些似乎都成了稀鬆平常的日常,那些故事甚至我都如數家珍。除了那次,他關於「慈善」近乎憤怒的表達。

他說他也參加過許多慈善演出,幫助的對象也是方方面面,但是對於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的關愛與慈善演出,是他一直都不認同的。

他問,我們給予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的幫助,到底是在幫他們,還是在讓那些離家的青年可以更無後顧之憂的離開家?讓更多的老人兒童,變成留守老人、留守兒童?!

當時我是震驚的。

我都淚點一直很低,看不得像是感動中國那種故事。也一直都知道,有太多太多的人還生活的並不好,每次看到那些獨自生活的孩子,都會難過。可我卻從來沒想到,造成這樣的情況,到底是什麼。

繆哥一直從事的公益活動之一就是一個叫做「農夢成真」的團隊,這個團隊最打動我的地方是在於他們做的事情是幫助一方水土的一方人。真的,太多青年壯年離開家鄉,密集得湧進北上廣深,湧進大城市,而家鄉呢?那麼多愛心人士不斷地給留守兒童提供幫助與關愛,無非讓他們更加「放心」地離開家鄉而已。而如果家鄉有足以實現自我價值的地方,又怎麼會有這麼多人離開呢?

邊寫邊想到自己,其實也是這樣。

都說北上廣容不下肉身,三四線放不下靈魂。如果可以,真的希望資源能夠再對等些啊,大城市的輻射面可以更廣,偏居一隅也好,追逐繁華也好,太極端了終究不好。讓哪裡都容得下肉身,哪裡都放得下靈魂。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鼓勵什麼農村電商,繆哥做的簡單說是組建一支專業的電商隊伍幫助他們,讓不同的人從事自己所擅長的事,讓小鎮青年也有實現自我的土壤。

這樣的慈善,既沒有「升米恩,斗米仇」的寒心,又有給予尊重的體面。

其實,文章開頭應該有首歌的,可惜QQ音樂的審核一直出問題,放一個網易雲二維碼鏈接在這兒吧,畢竟這首歌,我第一次聽完便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希望所有帶著愛與期待的孩子

都可以等到媽媽回到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喵嗚娛樂說 的精彩文章:

TAG:喵嗚娛樂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