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科學養生能健康長壽,人體和宇宙世界可以陰陽調和!

科學養生能健康長壽,人體和宇宙世界可以陰陽調和!

養生一詞,最早見於周易著作。從詞面解釋:養生者,調養生息也。科學養生,就是用最科學的養生理論、方法實現自己的健康長壽。因此,從養生學學科理論中尋找科學依據,從高齡老人群體中尋找養生經驗,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科學養生準則。在陰陽學說的指導下,中醫學認為人體和宇宙世界萬物都具有陰陽的不同性質和「對立統一」的陰陽關係。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人們的經濟實力越來越強大,人們不再是單純的追求物質上的東西,而是更加註重精神方面的追求。人們想要活得更長久,更健康,來享受這個社會的美好。於是人們開始關注保健養生了。養生,所謂養,就是保養,調養,補養之意;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

稽康的《養生論》:「其自用甚者飲食不節,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致乏絕。」此語意思是飲食、色慾兩事應有節制。使之適度,以求長生。《增補遵生八箋》上曰:「……六日飲食……歸心靜然,可以永生。」也說明了節慾、節食之重要。所謂節食,就是說,餐吃八成飽,暴食傷胃也傷腸。

中醫養生學在繼承傳統中醫理論和古代哲學思想的基礎上,從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出發,告誡人們要以正氣為本,重在預防,持之以恆地用正確而科學的養生知識和方法調攝機體,以提高身體素質,增強防病抗衰的能力,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陰陽五行是中國哲學方法的核心,是對地球萬物宏觀的表述。氣血是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條件,如果飲食起居不當,則氣血生化失源,人體氣受損,而陰陽五行學說,則是與陰陽五行這個地球萬物宏觀相對的微觀。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天下無十全十美之事,知足不辱,病從憂生……」說明遇事要樂觀,要求心態平衡。否則效果不堪設想。中國最早一部醫術《黃帝內經》指出:「心是五臟腑之主」,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又曰:「百病皆生於氣。」道出了科學養生心態平衡的重要性。

老年人應根據自身情況和愛好,選擇一些適度的、柔和的項目進行身心鍛煉。早晨起床,適當步行、打拳、舞劍。稍年輕的老人可以慢跑。也可以每天堅持做保健操,動靜結合,呼吸結合,心平氣靜。還可以積极參加書法、繪畫、詩詞班學習,陶冶身心,健腦強心,延年益壽。呼吸越淺所吸收到的氧氣也就越少。」深呼吸是舒緩壓力的最好辦 法,這個方法很簡單。只要深深的吸氣,隨著吸氣而擴展胸部,然後再慢慢的呼氣,將體內的渾濁氣息排出。這樣每天重複四次就能減輕不少壓力。這對身體健康很有好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