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藝術家雜誌:紙媒時代的藝術試驗場

藝術家雜誌:紙媒時代的藝術試驗場

GIF

如何將藝術作品從牆面搬上紙面?如何顛覆雜誌的結構,賦予它不同的功能?「藝術家雜誌」一直在回答這個問題。在麥克斯·舒曼(Max Schumann,紐約藝術書店Printed Matter,Inc藝術總監)的評論文章《藝術家雜誌》(Artists" Magazins)中,雜誌搖身一變,成為一個藝術展示的「替代空間」,一個集展覽、批判、記錄、檔案於一體的多元發生地。在本文中推薦的9本藝術家雜誌,就像是9個試驗場——全新的藝術理論在《藝術語言》《高能》《新觀察》等雜誌上發聲,《藝術祭》《加加林》和DU DA為當時的藝術家提供全新的呈現媒介和跨界平台,S.M.S.甚至將雜誌經營為一份份「多版限量藝術品」... ...不如隨我們一起走近這些藝術家雜誌,進入紙媒時代的藝術試驗場。

——abC譯欄

△ 圖片來源:Printed Matter,Inc

互聯網時代來臨之前,紙本雜誌曾是我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相對於普通的期刊,「藝術家雜誌」似乎並不為人所熟識。那麼,到底什麼是「藝術家雜誌」?除了作為出版物本身而言,它們或許都具有著唯一共性:均可以被視為一件「獨立的」作品。也就是說,這些相對較小規模的發行物並不那麼在乎自身的商業前景,取而代之地更注重於藝術形式和內容創新。

《另類藝術出版物:藝術家雜誌(1960-1980年)》(Alternative Art Publishing : Artists』 Magazines (1960 – 1980))中,斯蒂·芬帕金斯(Stephen Perkins)提出了幾個觀點,將它們區分於傳統的觀念:

用藝術家霍沃德納·平德爾(Howardena Pindell)的話說,藝術家雜誌實際上起到了「替代空間」的作用。這個概念破壞並顛覆了以往雜誌結構及功能,並建立了新的假設:

一是從藝術家的角度出發,他們希望用書寫來宣揚自己的政治立場,對抗已有的批評機制,削弱藝術世界中的霸權主義。

再者,以往的經驗中,無論是藝術作品、文本或是檔案都只是作為雜誌內容的一部分存在,而在「藝術家雜誌」這個全新場域里,媒介自身即為最主要的作品。

這樣一來,雜誌便搖身一變成為了集展覽、批判、記錄、檔案於一體的多樣化空間,對於那些並不需要實體物理場所來呈現的作品而言,雜誌兼顧著傳統美術館功能,同時,它也為主流之外的藝術家們提供了傳播作品的機會,促成了超越地域限制的合作發生。翻閱一本本雜誌時,紙頁被重新定義,與圖像文本相互交織,這樣的融合也深深影響著今天的藝術出版。

從上述形式、功能與歷史相似性中,我們似乎可以窺見「藝術家雜誌」與「藝術家書」的緊密聯繫,但其實,它們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下面我們將梳理9本經典的藝術家雜誌,它們在20世紀的藝術出版中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 藝術語言 》

ART- LANGUAGE

△ 《藝術語言》第4期:觀看之道

在之前的文章《你說你想要革命,看看改變美國的60年代》中,我們回溯了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文化革命,《藝術語言》(ART- LANGUAGE)同樣也是這一時代的產物。1967年,在考文垂執教的四位藝術家特里·阿特金森(Terry Atkinson),大衛·班布里奇(David Bainbridge), 米夏埃爾·鮑德溫(Michael Baldwin)和哈羅德·赫瑞爾(Harold Hurrell)共同創辦了《藝術語言》雜誌,希望將理論知識與藝術實踐結合,研究觀念藝術的表達的可能性,並著力探討語言學、哲學、象徵學與政治理論間的關係。第一期刊物於1969年11月在英國出版,對英美地區的觀念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由《藝術語言》雜誌發行的海報

《 藝術祭 》

ART - RITE

△ 《藝術祭》雜誌第11/12期

1973年,約書亞·科恩(Joshua Cohn)、埃迪特·迪克(Edit DeAk)與沃爾特?羅賓遜(Walter Robinson)將紐約市中心作為多媒體藝術實驗的集合地,《藝術祭》(ART-RITE)從此誕生。它作為朋克雜誌的先驅,用報紙的形式呈現,封面與內容由藝術家單獨或者合作完成,每一本都具有鮮明的觀點。一共十九期的發行內容就像一盒時間膠囊,使人得以瞥見80年代藝術市場大蓬勃之前,紐約當代藝術的革新與激進精神。

△ 《藝術祭》雜誌第13期

《 新觀察 》

NEWOBSERVATIONS

△《新觀察》雜誌第70期:游擊女孩

從書寫、編輯、插圖和出版,《新觀察》(New Observations)一直致力於呈現出藝術美學和文化傳統的多樣性,作為一本先鋒藝術期刊,它旨在把藝術家們的聲音帶入公眾視野。內容上,從視覺藝術、文章、詩歌到小說,每一期雜誌都有特定的主題。區別於其他的商業雜誌,《新觀察》有著由內向外的獨特視角。

△《新觀察》在線電子雜誌第130期

從1981-2001年,雜誌總共發布了128期,之後它被非營利組織「Artist Organized Art」收購,重新作為電子期刊在線發行。

S.M.S.



20世紀60年代後期,藝術開始跳出美術館的局限,尋找新的空間與形式,S.M.S.( "Shit Must Stop"的縮寫)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它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紙本雜誌。確切的說,它更像是期刊性質的多版限量藝術品(Artists"Multiples),雖然只有短短的六期,卻留下了尤為豐富的歷史檔案。


從第一期開始,超現實主義畫家威廉·科普里(William Copley)和助手收集整理藝術家們的多版作品,裝進S.M.S.匣子里,或許是一封信件,或許是一個蝴蝶結,又或許是一條被摺疊的絲巾,它們有的出自尚未成名的藝術家之手,有的則來自20世紀最為響噹噹的名字:從超現實藝術家曼·雷(Man Ray)、梅德瑞·奧本海姆,波普藝術家理查德·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羅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到觀念藝術家約瑟夫·科蘇斯(Joseph Kosuth)。但不論名聲高低,每位藝術家都只收到100美金的同等酬勞。S.M.S.匣子通過郵寄的方式到達訂閱者的手中,規避了藝術市場機制,使得當代藝術在一定程度上變得觸手可及。

△ 羅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 摺疊帽子(Folded Hat),S.M.S. (Shit Must Stop, sms) Portfolio

IRREGULOMADAIRE

IRREGULOMADAIRE第4期

讓-夏爾?德保勒(Jean-Charles Depaule)、傑羅姆?聖-盧貝爾比耶(Jerome Saint-Loubert Bie)與蘇珊娜?紗倫(Susanna Shannon)在1990年的巴黎創立了不定期出版的實驗性項目IRREGULOMADAIRE。雜誌除了每期的主題變換,還會採用不同的編輯流程和策略,不斷嘗試新穎的形式。IRREGULOMADAIRE的特別之處還在於強調製作的過程,比如第二期「在開羅街頭(Les rues des Caire )」,出版團隊將雜誌運送到開羅印刷,試圖尋找不同地點生產作品能夠帶來的不同影響;第三期則以「工具」作為話題,讓藝術家和設計師們從一家巴黎的地下商店入手,避開自己擅長的領域,提交開啟全新視角的作品,再經過編輯重新剪輯和排序,給平庸的日常之物賦予新的意義。

《高能》

High Performance


1978年至1997年,《高能》季刊以洛杉磯為中心,創立之初便專註於行為表演藝術實驗劇場,後來更廣泛地吸納各種先鋒的藝術創作,尤其是涉及到社會和政治的作品。20年來,每一期的雜誌幾乎掀起了當地前衛藝術的熱潮,在國際上也頗具影響力。

△《高能》關於英國和愛爾蘭地區前衛藝術的特別報道

《加加林》

GAGARIN

來自比利時的《加加林》(Gagarin)雜誌與世界上第一位登上宇宙的蘇聯宇航員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共享了同一個名字。它致力於收集世界各地當代藝術家們的原始文本。每一篇文章都通過分析或者傳記的形式與藝術家的作品交相呼應,除了一些必要的原始圖稿、書面標記之外,雜誌中不使用任何圖片進行註解。

DU DA

藝術家薩莉·阿拉塔洛(Sally Alatalo)在芝加哥創辦了DU DA期刊(也被叫作Dada、DoDa、doo da或者do dah),全書由一人負責手動印刷,因此常常能得到許多意料之外的效果。雜誌更是一個實驗性項目,與藝術家們合作完成,嘗試了各種各樣的形式和內容。

薩莉·阿拉塔洛寫道:「作為一名年輕的藝術家,我更著迷於那些日常中的平凡之物,相比於「藝術世界」的嚴肅與遙不可及,它們顯得更加可愛與親民。」 除了達達主義時期的出版物之外,諸如埃莉諾·安廷(Eleanor Antin)、艾莉森·諾爾斯(Alison Knowles)、埃德·拉斯查(Ed Ruscha)等藝術家,以及一些像Coracle這樣的小出版機構都給我早期的作品帶來了許多靈感,它們的出版物往往將文本、圖像、印刷等多種媒介結合起來,形成自己的體系,而免於受到美術館的形式限制……可以說,DU DA的初衷也是提供這樣一個用來「玩兒」的地方。」

《炸彈》

BOMB

《炸彈》創立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記錄了紐約最前沿的文化生活。雜誌以視覺藝術、小說、戲劇、電影、影像、音樂和舞蹈為系列主題,介紹了各類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文章來源:https://www.printedmatter.org/programs/critical-essays

/ 翻譯 /

余麗華

/ 編輯 /

劉小門、余麗華

- 下期預告 -

在下周的abC譯欄中,我們將探源藝術出版物的另一個分支——「攝影書」(Photo Book)。區別於傳統意義上的照相簿或攝影畫冊,20世紀60年代的觀念藝術家是如何將自己的作品通過相機紀錄在藝術出版物上?他們的嘗試對後續攝影書的設計與製作有著怎樣的影響?敬請期待。

/讀 更 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bCofficial 的精彩文章:

買得起的藝術?讓我們來了解多版限量藝術品

TAG:abCofficial |